分享

明代的孔子家族

 佑航1 2016-12-15
李鹏程 王厚香
    可以说,明太祖朱元璋对孔子后裔的优礼,奠定了孔氏世袭封建大贵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朱元璋以后的皇帝,又对孔子后裔进行了某些方面的优礼:

    第一,继续抬高衍圣公地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又赐孔子第五十九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彦缙正一品服,麟袍玉带,给三品银印一颗;天启四年(1624年),明熹宗加封孔子第六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孔胤植“太子太保”;崇祯元年(1628年),明毅宗朱由校加封孔胤植“太子太傅”(《明史·儒林传三》)。

    第二,继续赐田,并蠲免租税等。

    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二月,“赐赡亩田七十三大顷”。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八月,“户部奏准存佃户五百户,凑人二千丁,专以办纳籽粒以供祭祀”(《阕里文献考》卷二十六)。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孔府名下“续买民间征粮地一百十六顷五十六亩四分,蠲免税粮三分之二”。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孔氏子孙并免差税”。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孔氏税粮尽行蠲免”。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均地孔氏续买民田征七免三”(同上)。

    第三,以衍圣公弟袭封五经博士,主子思子祀事。

    明武宗正德三年(1058年),衍圣公孔闻韶以尼山、洙泗二书院及邹县子思子庙各有祀事,奏请以其弟孔闻礼主持之。皇帝授予孔闻礼《五经》博士,主持子思子祭祀之事。从此以后,世代以衍圣公之弟为之。两书院各设学录一人,推荐族人中之贤者充任。王世贞《衍圣公爵、系表》称:孔闻礼卒后,由其弟孔闻诗继承,孔闻诗卒后,孔闻韶之子孔贞宁袭之。而《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元年(1506年)四月己卯,授孔闻诗翰林院五经博士,之前衍圣公孔弘泰卒,爵位归于孔闻韶,孔闻诗充任三氏学生,孔闻韶援引文臣荫录之例以请,于是有了这个任命。此两处记载有所不同。

    第四,赐衍圣公宅。

    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后,孔彦缙进京朝见。明仁宗对侍臣说:“外国贡使来朝都有公馆,衍圣公老朝却借居民间,这不是崇儒重道做法,“遂赐宅东安门外”。英宗朝,孔弘绪每岁入贺圣寿,皇帝听说前朝赐给他的宅第狭小,重新赐以大的宅第。

    其他方面,比如永乐十五年(1414年),阙里文庙修成,明成祖御制碑文刻石。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年),孔彦缙将遣使到福建去买书,咨询礼部,礼部大臣将这件事告诉了皇帝,皇帝下令买了书送给孔府。后来孔彦缙又上奏,言阙里雅乐及乐舞生冠服敝坏,皇帝又下诏令有关部门修治。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皇帝驾临国学,孔彦缙率三氏子孙观礼,赐坐彝伦堂听讲,并形成定制,皇帝每幸学必先期召衍圣公前往观礼。

    对于衍圣公所犯的过失,明政府也尽量予以庇护。例如,孔彦缙与族人不睦。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族人孔克籧等人与孔彦缙相互攻讦,皇帝置之不问。

    衍圣公孔弘绪依仗其岳父大学士李贤之势,所为多“过举”。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孔弘绪因非法用刑,乱杀无辜,被南京科道所弹劾,按大明律当斩,却只被夺爵为庶人,以其弟孔弘泰袭爵。孔弘泰卒后,仍以孔弘绪之子袭爵。

    孔闻韶,字知德。建庙逾制,朝廷没有追究。

    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衍圣公孔尚贤庶母郭氏上奏,状告孔尚贤滥用女乐,受贿船户,以及岁贺入京骚扰驿递等事。皇帝仅仅“切责而贷之”,革去供奉女乐二十六户,令孔尚贤三岁一朝。十七年,孔尚贤仍请求每年入朝,皇帝也同意了(见《明史考证捃逸》)。

    孔彦绳,字朝武,衢州西安人,孔子五十九代孙。宋建炎年间,衍圣公孔端友随皇上南渡,因家衢州。高宗命以州学为家庙,赐田五顷,以奉祭祀。五传至孔洙。元至元年间,命其回到曲阜袭封。孔洙让爵位于住在曲阜的弟弟孔治。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衢州知府沈杰上奏说:“衢州圣庙,自孔洙让爵之后,衣冠礼仪,猥同氓庶。今访得洙之六世孙彦绳,请授以官,俾主祀事。”又说:“其先世祭田,洪武初,轻则起科,后改征重税,请仍改轻,以供祀费。”孝宗准其奏。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授孔彦绳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并减其祭田之税。孔彦绳卒,子孔承美(字永实)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承美卒,子孔弘章(字以达)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弘章卒,子孔闻音(字知政)于万历五年(1577年)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闻音卒,子孔贞运(字用行)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