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脏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茂林之家 2016-12-15

肾脏问题看似和高血压好像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实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又是高血压肾脏损害的主要器官之一。肾实质和肾动脉是继发性高血压最易产生的”居所”,而肾实质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其发病率仅次于原发性高血压居于第二位;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1%-3%,这也是能够治愈的最主要的高血压类型。

肾脏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我们都知道,肾脏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毒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当肾脏出现病变时,因尿液产生的环节受阻或各种激素的协调被打乱,以上稳定血压的机制受到破坏,高血压便乘机而入。这时,肾性高血压可以分为两种: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和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当肾实质受到损害,肾脏处理水、钠的能力减弱,这时如果人体摄入超量钠盐,就会出现水钠潴留,当水分和盐分在血管滞留,血容量增大,便会发生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医生在治疗时,常常会开利尿药物,以达到增加尿液排出,控制水钠潴留,较少血容量,控制血压的效果。

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当肾脏内分泌紊乱,肾素大量释放,血管紧张素活性提高,导致全身小动脉管壁收缩而产生高血压。这类高血压通常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来对抗血管紧张素的活力。

肾脏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而肾动脉病变是如何引起高血压的呢?当肾动脉狭窄,肾脏的血流量减少,肾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判断是人体血压下降导致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发出信号使血压升高,因此导致肾动脉狭窄患者的高血压。

通常,老年患者多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肾动脉狭窄,年轻患者常见病因则是肌纤维发育不良和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通常的治疗手段是经腹的肾动脉重建手术和经皮腔内肾动脉形成术,通过使原来狭窄的肾动脉变通畅,使肾脏的血流量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样肾脏就不会因判断错误发出升高血压的信号,也就能治愈高血压了。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想免费咨询专业医生,可以下载“好心舒冠心病管家”,足不出户即可与众多慢病专业医生交流。如果您觉得本文有什么不妥之处,欢迎您在评论区里指出,您的建议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您也可以把您关心的高血压问题发在评论区,小编会整合后做相关分享,期待您的留言与意见!所有涉及用药、症状等信息共性为多,个性为少,读者朋友们请一切以专业医生指导为准,不随意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