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是一个世界的终结。 |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去

 casgb2006 2016-12-16

我们都恐惧死亡,逃避悲伤,即使每个人都知道这是逃不开的结局。

德里达说:“死亡,是每一个世界的终结。”

死亡终结了一个人的生命,却开启了他身边人的悲伤。既然死亡无法改变,我们该如何更好面对?

1/

我的朋友在几年前失去了她的丈夫。用她的话来说:从他离开我的那一刻开始,我的生活就万劫不复了。

她曾经尝试求助心理咨询师,对方建议她去学习一下冥想。咨询师说:你需要学会活在当下。但在第一次冥想课程之后,她说她真的做不到。“我一直在克制着自己,否则我无法安静下来。可是最后我还是失败了,哭得歇斯底里。”我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只能让她再坚持一下。后来的事情是我们所有人都希望的。在第N次的坚持下,她慢慢地从冥想中获得了一些正能量,最起码她可以控制住自己不再是沉浸悲伤而是征服。

我也忘了今年是她丈夫去世的几周年了,对于她来说,噩梦般的悲伤旅程已经结束。而当她回顾这一段经历的时候,也发现朋友们的关心和冥想的练习才是让她走出痛苦的重要部分:这些东西会一直成为丈夫去世之后,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了。

不能说冥想是改变我们的唯一方法,但是我们要承认它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2/

面对病重的亲人,我们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挽留。我们都希望他们可以永远和我们一起生活下去。所以,在面对医生一次次询问治疗还是放弃的时候,我们都会毫不犹豫的说:治疗。

那么,如果你的心脏停搏,你希望做心脏复苏吗?你愿意采取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吗?你愿意使用抗生素来维持生命吗?如果不能自行进食,你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注射吗?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希望医生做些什么呢?

假如有人问你:“你会鼓励病危者活下去吗?”应该没人会反对。鼓励病危者活下去不是应该的吗?

我们绝对不会对任何人说:算了,你还是别活了。可是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教授却认为:这些看似人道主义精神的做法对患者而言不一定人道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整个决定救或不救的过程中,我们从来没有问过真正在忍受着病痛折磨的人,他们最担心什么?如果情况恶化,他们有什么目标?他们愿意做哪些取舍?

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亡。恐惧、沮丧、忧伤是人之常情,再坚强豁达的人在死亡面前也很难维持他们的高傲和从容。

我们应该永不言弃,还是适时放弃?什么时候应该努力救治,什么时候不选择积极救助?这些都是横亘在医生心头的人文难题。

葛文德的新书《最好的告别》中说:高技术、高代价的条件下屡屡发生无效医疗。美国25%的医疗保险费用花在5%的生命终末期患者身上,却没有任何效果,反而降低了病危患者的生命质量。美国抗癌协会的报道指出:生命终末期入住ICU的癌症患者,或者使用呼吸机、除颤器,心脏复苏等方法拯救的病人,他们最后一周的生命质量远比不上没有经历这些干预的病人。去世前6周,照料者严重抑郁症的比例大了三倍。可以这样说,绝症患者离世不是医疗失败也不是医疗事故,患者生命的最后没有得到悉心照顾才是医疗的失败。

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才是是每个人需要修炼的最后课题。

3/

中篇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里,托尔斯泰写道:“伊万·伊里奇最痛苦的是在他知道自己可能已经没有生的希望的时候,他想要得到同情,可是没有一个人给予他这样的同情,在经过漫长的挣扎之后,某些时刻,他最渴望的是有人能够像对待一个孩子一样地同情他。他渴望得到宠爱和安慰。但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公务员,胡须都白了,所以,他知道他的渴望是徒劳的。然而,他仍然这样渴望着。”在我们看来,伊万·伊里奇周围的人没能给予他足够的陪伴与抚慰,也没有承认他的状况,这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缺陷。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往往只关注如何治疗,期望拯救这个人的生命,却忘了他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全身插满各种管子,整日戴着的呼吸机让他说不出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他的儿子前前后后地忙碌着和医生商量着如何治疗,可病床前却只有护士在观察仪器。生命末期的病人不仅是因为各种治疗降低了生命质量,更多的因为我们总是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渴望。

人的生老病死是阻止不了的。对于已经走到末路的老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多的是想再多看一眼自己的孩子,想再多嘱咐一句,想在自己离开的那一天到来之前,好好的和家人一起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死亡可能已经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恳请大家可以在面对着亲人病危时,好好地看看他们,作为最亲近的人,我相信我们可以从眼神中读出来他们心中最渴望的事情。有时一味的挽留,并不是最好的结果。

4/

在最新的纽约时报中,考特尼 · 马丁把焦点放在了旧金山一个非营利组织里,他们尝试把禅宗的冥想练习应用到临终关怀的项目里面,旨在帮助垂死之人专注于当下的时刻。

'对于一个快死的人来说,回顾过去太复杂,未来又无从得知。'马丁写道。'禅宗则认为,着眼当下是最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哪怕下一刻就已经离开了世界。'

这个项目希望濒临死亡的人最后时刻能够更有意义地生活。居住者,一般至少已经在这里住了六个月,他们做饭、 听音乐、 画画和参加一些传统医院的治疗计划里不会有的活动。

尽管只有六张床,但该项目的领导者希望他们的哲学将影响社会关于死亡的思维方式。'我们正在改变卫生保健领域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模型,'该项目的执行董事,B.J.米勒博士告诉马丁。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种重心的转变将会将彻底改变我们如何提供关怀照顾的方式以及和疾病、 痛苦和死亡的历程'。

以上。

(ID:fo569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