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 ,是元气储存的地方,其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跟人的骨骼血液、皮肤乃至牙齿、耳朵都有莫大的关系。肾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已是天下尽知,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但究竟什么样才算是“肾虚”呢? “肾阴”亦称“真阴”、“元阴”、“肾水”,指肾脏的阴精。肾阴有滋养脏腑的作用,为人体阴液的根本。《景岳全书》称:“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 肾阴虚症状:舌质红、舌形瘦,舌苔少、舌苔薄;燥热不安,易发火;怕热,出热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消渴;腰膝酸软、足跟痛;两颧红赤,眼脸呈绛色;睡眠不好,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 肾阳亦称“真阳”、“元阳”、“命门之火”。指肾脏的阳气。肾阳有温养腑脏的作用,为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阳与肾阴相互依存,两者结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肾阳虚症状:舌质淡嫩,舌形胖,舌苔白,舌苔厚;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气短懒语,抑郁不欢,疲惫,爱哭泣;怕冷,出凉汗,手脚发凉;腰部冷痛,遇寒加剧。阳虚者,面色青白无光。 平常可将双手搓热后,经常做按摩头部、面部、耳朵、腰腹、脚心等运动。 为足少阴肾经井穴,位于脚掌前部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凹陷处,有开窍、泻热、降逆,排毒的功用。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通淋止带,理气和血,强壮身体的功用。 属肾经,在脚踝部,内踝尖后方,跟腱与内踝尖之间的凹陷处,具有调养元气,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功用。 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具有健脾利水、通利三焦的功用,可治疗腹胀,水肿,腹泻,黄疸,小便不利,痛经,遗精等症。 每个穴位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闲暇时就可以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可以,但一定要坚持。 ![]() 中医讲“恐伤肾,”人能心怀敬畏,行事谨慎,固然可取,但遇事过于小心,甚至恐慌,则必然伤肾伤身,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切勿病急乱投医,其实健康的根本,还是要保有好的心态,凡事少想多做,没事学学经络,按按穴位,不用花钱,何乐不为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