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西安想看真正的古建筑,应该去哪里?-野史大全的回答

 iys小菊花 2016-12-16

  西安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也是我们西安人最自豪的地方。西安市内随处可见仿古建筑,当然我们都知道那并不是真正的古建筑。那么,在西安如今所保留有的百年以上的传统民居都在哪呢?

  西安市传统民居目前主要分布在三学街、北院门和七贤庄3片历史文化街区,代表了各自不同的风貌特色,其中蕴含了自隋唐以来的历史文化信息,弥足珍贵。

  曾是官衙集中的地方:北院门

  在三处历史文化街区当中,北院门是当前保存较好的古民居了。在热闹繁华中,可能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鼓楼北街道口的一块小小的路牌——“北院门”。但说到“回民街”肯定人人都知道,没错就在这里。

  北院门曾是西安城里官衙集中的区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北院门位于鼓楼北侧,唐代属皇城范围,尚书省即位于此地。宋元明清时的京兆府、奉元路总管府、西安府等均设在此街及其周边。清代因街北巡抚部院署与今西大街以南总督部院署分称“北院”、“南院”,遂名此街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曾居北院,称“行宫”,当时各省所贡银两物品均在此聚集,银号店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

  西侧的大学习巷内最早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当时西域的回纥族帮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从甘肃回长安时,带回了200多个回纥将领和随从,他们住在这个小坊附近学习唐朝的法令和汉人的文化,所以这个地方取名为“大学习巷”,并逐渐扩展成为西安的回坊。

  北院门144号的高家大院,是西安市保护最完整的汉族民居院落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高家大院的主人高岳崧,明崇祯年间曾中榜眼,后官至太司,从崇祯皇帝手中受赐此宅。

  同时作为影视取景地,高家大院曾拍摄过《大红灯笼高高挂》《西安事变》《家族》《聊斋》等大量知名影片。

  这座古宅被隐藏在回民街热闹的人来人往当中,在嘈杂的商贩叫卖中,这座古宅显得特别与世隔绝。

  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原是清代满族居民区,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如今的七贤庄已经带上了“红色文化”的标志。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就在这里。如今已是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的重要场所。

  之所以叫做“七贤庄”,一是因为附近已有一德庄、四皓庄、五福庄、六谷庄、八仙庄等这样的街名。二是此处文人雅客较多,加之当时社会环境极为恶劣,一些知识分子感到无所适从,如鲁迅所揭示的那样,普遍陷于“彷徨”之中,“归去来兮”,志在竹林。故取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竹林七贤”之典名之。

  三学街位于文昌门内西侧之南,东起柏树林西至书院门。在三学街周边几百米范围内,有不少历史古迹,如碑林,文庙,关中学院等等均在此地。

  何为三学街?原来是当年的咸宁学府、长安县学府,西安学府都位于此,故有了三学街之称谓。

  当然书院门的名字也是源于此,只是名称不同。

  同样的地方不同的时代,

  曾经官衙聚集的北院门成了现在西安著名的回民街;

  曾经清代居民的住宅区七贤庄成了现在红色教育圣地;

  曾经是太庙的三学街现在也成为了现代多元文化融合的旅游宝地……

  能保留下来是幸运的,

  当然也有随着历史一同消失的西安古宅……

  较著名的夏家什子17号、民国时期陕西第一任督军陈树藩宅和甘露巷7号赵寿山故居等。

  如今我们已经看不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