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管专栏|保险资管财大气未粗,市场化之路怎么走

 知临妈妈 2016-12-16

时任保监系统的一位重量级领导,多年前曾在一次行业闭门会议上心生感慨——“只有成为市场上的最大买方,人家才会请你喝咖啡,成为座上宾。”台下近百家保险资管及保险公司的投资掌门人应声点头齐表赞同。彼时的保险业总盘子尚不及现在的一半,因为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收益基本上与股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急寻新跑道。
 
不过几年光景,形势巨变。保险行业的资产规模在这三四年里翻了一番,投资渠道的任督二脉被全部打通。作为近14亿保险资金的大总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难掩心中“我称第二,谁敢称第一”的自豪与优越。
 
但这种丰衣足食的优越感稍纵即逝。这个市场最大买方的大总管地位第一次受到了挑战——保险资金委外模式开闸,不断遭遇券商、基金来势汹汹的业务争抢,眼看肥水一点点地流入外人田。保险资管公司很快被逼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显然已不能再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田”绝无出路,必须要转换思路争取新的竞争优势,“允许别人把手伸进来,也要敢于把手伸到别的行业去。”
 
于是,我们看到了保险资管公司这两年来由买方向卖方的坎坷转型之路,高举“市场化、产品化、投行化”的转型旗帜,跳出行业找机会,试图去虏获更多非保险客户的芳心,重点拓展第三方资管业务,创造新的利润空间,寻找市场化的影子。
 
前景虽然美好,现实问题却有些堪忧。至少从目前来看,保险资管市场的集中度仍然较高,部分保险资管公司“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严峻,还有发展目标摇摆、经营独立性欠缺、人才激励制度不够市场化、项目深挖能力和主动营销能力不足,这些与券商、基金的差距就摆在眼前,不能因为一些小成就就选择对它们视而不见。我们财大,气也要粗。

已小有成就,但离摘掉“保险”帽子尚早

时代变了,政策藩篱被一一击破,过去资产管理市场的各自为政,银行、证券、基金各管各、各做各的分工经营限制被逐步淡化。大资管时代的竞争结果,绝对不是市场对于“你死我活”的片面解读,而应是交叉性金融产品爆发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方竞合融合格局
 
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不同类型机构可以全产业链参与资产管理业务。券商、基金、信托都可以受托做保险资金的“管家”或是合作业务,同样保险也可以去申请公募牌照去做更多第三方业务。保险资管已经意识到完全依赖打理集团内部资金,既吃不饱也吃不好。一方面,集团保费增速总有大起大落的一天,不能完全保证每年都有稳定的资金托管增量;另一方面,坦白说,在集团内部的委托模式下,他们不可能拿到市场化的费率水平,利润空间在讨价还价的内部力量施压下变得越来越窄。
 
“市场化”便成了一个很难逃避的问题,先决条件是,保险资管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否则第三方业务形同纸上谈兵。从行业公开数据可窥,这几年保险资管公司在开拓第三方业务上确实下了功夫且小有成就,目前保险资管行业发行的六类产品注册(备案)规模已达到1.8万亿,占行业总资产的比例接近15%。但与证券、基金、信托等以产品为主体的资产管理机构相比,产品化率仍比较低;保险资管公司受托管理的资产中仍有近八成来自于保险业内部,非保险资金仅占两成。所以,现在来谈摘掉“保险”这个帽子还为时尚早,保险资管在转型为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差距在哪里,市场化绝不仅仅是发产品

作为大资管行业的市场化新兵,落后并不可耻,但要知道与领先者的差距在哪里,往哪个方向追。
 
来看两组数据,截至2015年末,银行理财资金规模23.52万亿元、基金资管规模21万亿元(公募 专户)、信托资管规模16.28万亿元、保险资管规模14.76万亿元(保险 第三方)、券商资管规模11.89万亿元、私募基金5.21万亿元;证券公司共计125家,公募基金100家,商业银行91家,保险资管公司22家。可以看出,无论是主体规模和管理规模,在与其它类资管机构激烈的肉搏中,保险资管并不占优势。
 
数字差距的背后,被掩盖的是内部流程中的各处短板。从研究能力、投资能力、销售能力,到产品设计、人才储备、激励机制,处处凸显出与真正市场化的距离。行业发展、创新驱动根本要靠人才,但目前保险资管从业人员仅为6000人左右,证券、公募基金分别有29万人、1.45万人,在从业人数与管理的资产规模这两项数据上是严重倒挂不匹配的。
 
“根”在于人才激励机制不到位。在保险资管尤其是国企背景浓厚的机构,你要加薪提职,主要靠论资排辈,但编制有限,晋升通道狭窄,譬如在一个部门,只有一正一副两个负责人,作为责任管理岗位,这两个位子没有空余,你干得再好,也只能在高级经理等非管理岗位徘徊。无法保证员工获得确定的上升通道,在增员与留存上自然就会碰壁。毫无疑问,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要摒弃原有的用人机制,转换为市场化的激励制度,比如可以效仿在券商中较流行的MD制度,薪酬水平不按行政级别而是按业务水平划分。当然,市场化不仅仅体现在薪酬对接市场,必须约束与激励并重,保险资管普遍缺乏市场对标、能上能下的自我约束。
 
谈及市场化,过去保险资管行业内部一直存在这样的理解,认为市场化就是增加人手、开发产品、调整薪酬,但这样的理解着实片面与肤浅。市场化是一个涉及业绩端、销售端、产品端、研发端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缺一不可
 
如果不加快创新,保险资管的结局将是被边缘化,在市场上获取金融资源的能力也会逐渐弱化。这并非危言耸听。已经领先好几个身段的券商、基金、信托,也都在不遗余力向全面财富管理人转型,他们在发行资产证券化等产品上也都在发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未来的肉搏之战只会更激烈、更残酷。

突破的方向:上面要搭桥下面勤练功

未来突破的方向在哪里?行业已经凝聚了几点共识。
 
一要上面搭桥,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相比券商专项资管产品等,保险资管产品的主要劣势体现在缺乏交易流通、抵押融资等功能。以一直被保险资管公司引以为豪的传统债权投资计划为例,流动性不足、二级市场不发达已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产品流动性的盘活必须要有类似的资产登记交易平台,随着上海保险交易所的设立,这一愿望有望加快实现。
 
二要勤练内功,投资、研究、风控等能力都要大步快赶。保险资管公司过去几年在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等固收、另类投资领域积攒了经验与份额,但这些拳头产品目前已经处于一个饱和状态且同质化竞争加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纯粹在比收益率。加上国内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下“资产荒”、“项目荒”形势较严峻,将倒逼保险资管公司去开拓新的战场、开启多元化配置策略,要练就“走出去”的能力,产品创新上也不能再随波逐流陷入高度同质化的死局。
 
自主研究能力相对薄弱,也是保险资管行业的一个瓶颈,研究力量亟待加强与整合,必须要强化宏观研究对行业研究的指导作用。过去保险资管公司的研究部常被当作是投资部的一个附属部门,研究人员片面地认为:“我只要把投资经理服务好,就是对我能力的肯定”,典型的投资驱动研究。但在公募、证券等其它资管机构,研究部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更突显,保持了主动性、独立性,更多地是研究驱动投资。如果研究部门没有话语权,甚至不能去引导投资的话,就会存在以下两大风险:投资业绩风险和道德风险。
 
站在当自强的角度,我们自省了部分保险资管机构在市场化过程中的不足及有待改进之处,但不能因此抹灭整个保险行业在参与大资管市场竞争中的努力与作为,不能因为是后入场的新兵,就给予“同市场竞争,非市场待遇”的脸色。
 
不少保险资管业人士私下都会提及,其资管机构的身份并不被广泛认知,特别是交易所、登记公司、银行间市场等相关业务资格、开立账户、业务信息系统等对保险资管机构仍有一些限制或尚未开放,还有商业银行委托资产时仍然要考虑保险资管机构的注册资本,而同等规模的基金公司则不存在类似问题。往长远了说,保险资管行业若要形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要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证,但目前规范保险资管产品的规范性文件法律层级并不高,亟待顶层设计和上位法的支持,为行业创造有利发展环境。
 
自身硬才能挺起腰杆说话,相信随着保险资管行业的壮大,这些在政策、经营环境等方面的障碍迟早会被通通击碎。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