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欺凌与暴力,也是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

 风中麦穗 2016-12-16

 

1

 

中关村二小作为被卷入舆论漩涡的当事学校,肯定很委屈,与之前媒体报道的全国各地发生的严重校园欺凌事件相比,这次带有“恶作剧”色彩的事件恶劣程度有限。很明显,那篇有所煽情的文章,以及中关村二小作为全国名学的知名度,以及学校老师和领导的言论和反应,使得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越来越敏感的公众非常关注,在同理心之下,借由名校、教育者认为是玩笑、校领导训斥家长等新闻要素叠加,而使得一件发生在小学校园学生间的事发展成现象级的公共事件。

看看与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内容相关的微博下面,会发现大量网友留言讲述当年自己或同学被欺凌的故事,关键词都是诸如委屈、痛苦、抑郁、辍学、转学、绝望、以暴制暴……中关村二小发出的声明绕开事实到底如何,充满了官话和威胁,仿佛更加坐实了家长所述的一家之言,危机公关和应对简直糟糕透顶。

公众印象中,中关村二小这样的顶级名校,连学区房都要达到十万多元一平米的程度,孩子想要进去读书难度可想而知。公众会认为,家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得罪学校的,因此归罪于名校的傲慢。

前些年听到北大一位大教授讲,孩子小在上中关村某小学,因为一点事情教授被孩子老师叫到学校,他说“被一通狗血喷头地训斥好长时间”。这些林林总总都会让人怀疑,名校的傲慢在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认同上,很难说是与其盛名相符的。一位资深媒体人在转发中关村二小声明的微博时说:这是最后一道移民广告。

这样的一件欺凌事件,虽然看上去不大不小,但是学校的舆论应对姿态,难免让人猜想:学校以往的类似事件都是如何处理的?学校领导者的教育观念是不是真正“学生为本”的?如果学校领导和老师真正爱学生关心学生会这样去看待学生受伤害问题吗?学校是不是更重视自己的声誉而不顾学生?学校的教育是不是唯成绩论,而其它方面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名校尚且如此,其它学校是不是更不可信任?

无论是否属于欺凌,但有一点可以讨论的是,校园里的坏事往往是通过累积而由小变大的,对教育者来说“教育无小事”是提醒我们要及早着手,否则成为不可挽回的大事时,教育就早已失去时机了。

 

2

 

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接触、互动甚至摩擦与矛盾,特别是在人口密度更为集中的校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内外都要有更为深入的联系和合作。况且,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心智上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学校的压力在于人群活动密集和高度紧张中,很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一些突发情况。不仅是中国,国外也如此。

特别是在当下应试教育背景下,家校关系往往非常微妙而复杂,这都给教育者带来挑战和难题。

孩子之间打闹甚至产生殴斗,这样明显的冲突比较容易看到和采取应对措施。但是,我们往往很难区分孩子们互相开玩笑、搞恶作剧与欺凌之间的不同。因此,问题容易被隐藏而累积成为突发问题。

开玩笑,往往是根据情境进行幽默的、善意的、短暂且适可而止的言行互动,一般让对方容易接受,特别是自嘲性质的玩笑更是娱己娱人,利于调剂交往时的气氛。但也有恶意的玩笑让人心生不快,而经常性的带有一定程度挖苦贬损意味在其中的开玩笑,则是以开玩笑为名义的一种有目的的羞辱。

如果说开玩笑多还是言语方面的,而恶作剧多是行动方面的。特点是具有突然性,以造成巨大反差或意想不到,让被动承受者惊讶乃至目瞪口呆,明白过来后往往很尬尴,没有太大惊吓或伤害的还能让人接受,但若让被动承受者有不适或反感,甚至体验到被讥讽和恶意捉弄时,会造成冲突。施加者应表示歉意。无论是善意嬉闹或恶意取笑,一旦造成身心伤害都应负有责任。经常针对某人的恶作剧而造成对方不适,可视为欺辱。

语言暴力、失了分寸带有恶意羞辱的行为,应该说都有欺凌和暴力的倾向。

但是,没有幽默互动的校园,会是冷冰冰的。每个人都碰不得,开不起玩笑,这样的人际关系是缺乏一些生气的,这样的环境不一定有利于身心发育。因此,对偶尔的开玩笑和恶作剧,对双方身心没有伤害都无可厚非。

当然,无论开玩笑还是恶作剧,都要有度和适可而止,否则含有“恶意”以贬损他人为目的的都是不良的,都可能发生冲突,升级为欺凌。

孩子们有时会开些过分的玩笑,虽然不好区分,但是如果老师根据一个时间段的观察和分析事件的因果去判断,是可以判断出来的。当一件突发的欺凌事件发生后,其实往往是浮在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头了,水下其实长期埋藏着大量的未暴发的事件,有时是微弱得淹没于教育生活中,有时是没有当回事而忽略了。

其实,孩子之间互相推搡打闹,部分孩子受到过家庭或其他人的某些身心伤害,或成人的不当行为影响等等,若没有适当的教育介入,都会促使孩子之间的言行恶化升级至欺凌,伤害程度会渐渐加深,乃至相互间逐渐缺乏良性互动而更多恶意暴力对待。

正如心理教育工作者钟秉颖对记者所谈的那样,小孩之间以“玩笑”“恶作剧”之名发生相互推搡摩擦时,一般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一方在无意推搡后进行了道歉,另一方及时表达不愿被这样对待,双方的矛盾得到化解;二是在一方推搡后哪怕说了“对不起”,另一方也要反推回来以牙还牙,矛盾不断升级,并种下一些“恶与恨”的因子。“在这些小事上,老师与家长往往会以为是孩子间正常的打闹,但在孩子心中会不断积累委屈与不公,又没有成人的干预,等下次一方找到另一方的弱点时,就会进行有目的的报复。”

对孩子与伙伴相处走向恶意冲突甚至欺凌,更多不是孩子的问题。社会的不良影响,家庭教养的失败,学校教育的忽视,丛林法则在背地里盛行,让校园欺凌滋生漫延。各方不重视及缺乏预防机制与应对策略,是目前最值得思考的。

其实,只要学校对学生的各种倾诉和交流渠道畅通,教师和学生家长能够留心,学生间的冲突乃至欺凌是容易被提早发现的。虽然有些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舐犊之情可能会夸大问题,但是,如果学校真正以学生为本,端正态度,互相信任,真诚促成几方良性沟通,一般来说家校间不会冲突升级。否则,成为对立面而恶化事态是很容易的。

 

3

 

事实上,中国中小学的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现象,确实事多少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属于隐藏于教育之中的顽疾。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仅2016年5月至8月,各地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有多少没报上来的就很难说论。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公布的一份针对10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报告则显示,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而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浙江大学一份针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显示,49%的青少年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而87%的青少年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学校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校园挑战。校园欺凌事件无论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其实顽疾已久。

越是边远县镇乡村学校,越是那些教育观念落后、法制意识淡薄到地方,校园欺凌现象越严重。而眼下北京中关村二小的“学生欺凌”事件,很多人都会觉得和我们小时比简直算不上什么大事,好在我们那时的孩子属于野蛮生长状态的,情感没现在孩子这么细腻,这么娇嫩。

我由此想起,当年老家同村有一位当时低我两届的男生小孙,个头不太高,很沉静的男孩,家里有几个姐妹,他是他家里唯一的男孩,考到乡里初中后,学习很卖力,梦想着将来能考到县城读高中。

后来突然有一天,听到了一个消息,说他被学校停学了,接着他索性就辍学不念了。

细打听才得知,个头不高沉默寡言的小孙,被班里一位家住乡里的丁姓男生欺负上了,每天非打即骂,甚至经常威胁他去买东西吃,稍有不从就一顿打。找老师就根本屁用没有。那个长得高大的丁同学家里有几个叔表哥哥,听说也都是说打就伸手的主儿,估计老师们也不敢惹。

忍耐时间越来越久了,小孙终于难以承受。他谎称班级要收费从家里要到了几块钱,到乡里供销社买了一把菜刀,用纸包好装在书包里。一天中午,他终于得到机会,看到总欺负他的那个丁同学在学校绿化带小树林里躺着午休,小孙悄悄靠近,拿出菜刀突然爆发,“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那个欺负他的学生被送去医院了,小孙则一直沉默不语,任凭处置。辍学回家种地去了。家里人一直对他其实抱着很大期望的,多病的父亲没过两年就死去了。

记得有一次我为了备考什么考试,还去他家管他借过他已经用不上的各科复习资料册。那时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小孙在家里依然是沉默不语,让人看了很难过。

事实上,这样的一个报复校园欺凌的故事虽然走向了极端,但是没有发展到这一步的同样故事,其实那时每天都在上演着。

想想自己读书时,在乡村读小学、初中,到县城读高中,很倒霉的是无论怎样都会遇到班级里有一个长得高大凶狠欺负同学的男生。小学前半段因为叔叔哥哥们都在学校上学没受到欺负,还经常看他们和欺负人的同学经常打斗,等他们纷纷辍学后,我也有过被比我壮的学生欺负的经历,弱小的同学几乎都会被欺负。当轮到自己被欺负的时候,倔强而弱小的我还总是想要反抗,但几乎都是失败告终。回家不敢告诉家长,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恐惧和厌倦。

当家长听说后,父亲告诉我的办法是,有人欺负的话,“就给我狠狠地打,打死我负责!”可我毕竟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从来没有杀心,不会也不敢“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好在中学阶段埋头读书与脾气志向相投的同学交好,避免了很多与痞子学生的接触,虽然偶尔也难免会被为难要胁被打两下。

找老师一般情况下都是没什么用的,“打小报告”反而会招来更加变本加厉的报复。到高中虽然埋头学习很少跟打架斗殴的学生接触,但是也经常会受到一些威胁,大家对班上横行霸道的痞子学生也是不敢怒不敢言的。校园内的欺凌仍不鲜见,而且常常涉及到勾结外面社会痞子乃至黑社会的人。经常会有学生上完晚自习不敢从校门出去,而要翻墙逃走才行。学校很多老师其实也是毫无办法的,只能告诫学生老实点儿少惹事。

学校和老师,乃至社会对校园欺凌的忽视和无法解决,让学校生态沦为丛林法则盛行的地方。很多学生字校园里要傍“老大”以免受欺凌之苦。看过太多因为只学校被欺负而辍学回家的学生,他们对学校和教育没有什么好感。

那时孩子多,大人整天顾不上,于是孩子们都是被摔打羞辱出了金刚不坏之躯,以及强大无比的内心。但是,童年青少年时期的伤害中骨子里多少都还存在着,忘不掉,特别是忘不掉那些欺凌者令人讨厌的脸孔。

 

4

 

在学校里,教师的介入往往会避免一些学生问题蔓延和升级。

我儿子是在苏州读的小学,在五六年级时也被欺负过,而老师也是持不当什么大事的态度的,我曾让儿子多向班主任老师反映情况。儿子告诉我没用的,往往得到的是老师的训斥,诸如“一个巴掌拍不响都有问题”、“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要再来烦”之类。所以孩子也不想再去麻烦老师了,只能忍,不愿去上学。我每次回苏州呆的时间很短,为了快捷地解决,只好趁放学时在校门口严肃警告总欺负人的同学才解决的。

之前为此写过一篇《儿子的烦恼》,这次重新转发出来,很多朋友在下面留言说,我这种解决办法是很多家长都采取过的做法,他们说确实很管用。我知道,这与“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以暴制暴相比,虽然文明很多,但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好办法,但是没办法。

很多人的经历让人发现,只有以牙还牙、“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才好使。甚至出现一个班级出个“痞子学生”,全班学生都要纷纷去学跆拳道什么的,这很可怕!教育面对这样的问题竟然束手无策。

所幸的是,儿子回北京后则十一学校上学,学校从校长到老师眼里只有学生,推行系列教育改革考虑的着眼点都是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选课走班、课程分类分层以及分布式领导全员育人背景下,学生在学校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非常强,学生之间关系也特别友好。

儿子走在校园里不断主动与选课走班一起上过课的同学热情打招呼,这个从前在外面显得很内向的小男孩像变了个人一样。每天放学天都快黑了还在校园里也不愿回家,儿子说太喜欢学校了舍不得走呢。问他喜欢学校哪里,他说,最主要的是十一学校里的人都很好,“特别是老师没有令人讨厌的。”有一次儿子和爷爷在电话里聊天,儿子暂停电话转过来问我:爷爷说你说的我们学校比较好?是吗?他跟爷爷继续说:“怎么能说比较好呢?应该是特别好才对!”听了儿子这些话,让我们当父母的非常放心,也非常欣慰。

学校老师对学生好,处处从学生身上考虑问题,就会让很多问题得以减弱甚至避免。

事实上,校园打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学生之间争取强势地位,渐渐升级到校园欺凌,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缺乏教育介入是很危险的。

此外,学校、老师、家长不去合力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也是无法根治的。我非常认同一位专家朋友在我微信上的回复,她说:“欺凌的教育和干预真的是要从教师、家长和孩子三方同时进行!如果只有家长本能地意识到,状况无法改变。教师和欺凌者如果无法感知被欺凌者的痛苦和伤害,被欺凌者的困境将永无休止……校园欺凌问题先从感知力开始唤醒。”

 

5

 

很多教育人士担忧公众对教育问题指手画脚,会不利于问题对解决。其实,于公众来说,高度关注这样的事件,一方面是表达关注,就事论事;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个案关注促进对校园欺凌与暴力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在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参与并非是坏事。

事实上,政府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重视也确实不够。近几年媒体报道的恶性欺凌事件多了,才引起相关部门都关注。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联合九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于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

有法律法规固然是好事,但毕竟是教育问题,不只是有了法律法规就万事大吉了,就完全足够了,不是的。只依靠法律法规通过程序性的流程去冷冰冰处理,失去了教育该有的功能,也许还会有问题。公众关注和法律法规的强力实施,也有教育者担心如此教育问题会上升为一种新的“政治正确”,让教育者噤若寒蝉,从而伤害教育本身,以及撕裂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教育界很多老师会觉得委屈,是的,很多热爱学生踏踏实实做教育的老师当然会很伤心,学校和老师的苦衷也不少。但是没有办法,其中的教育之责还是要承担,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得不直面诸如校园欺凌这样的教育现象,去研究如何破解。

同时,学校在处理类似事件应该有比较完善的机制和措施。学校处理不当,就会引起家长和社会的“讨伐”。因此,校园欺凌事件既然发生论,就不应草草平息了事,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都应深入研究和思考。中关村二小这次事件,至少能够唤醒我们对家庭教养责任、校园规范学生人际相处等给予深入研究,对校园欺凌与暴力的治理从萌芽状态开始进行关注和预防,作为教师也应该了解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产生的深层原因并研究应对策略,开发相关课程等。国外的一些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公益机构也应该对这样的教育问题给予关注。

校园的事情,不一定是社会和公众就不能参与,家长的参与就更是重要。但属于教育性质的问题,不去在教育上进行深层考量和研究,就很难避免问题会无限循环地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