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中医为何不能算是科学

 新華書館 2016-12-16

中国的文化中,事物的分类是其特色。我们熟悉的五行、四季、三辰,都是分类的理念。这种观念,五行是最有代表的一套分类法,早在新石器时代,浙江的良渚文化,有一些人造的土山,作为礼仪的中心。其中有一处土山,山顶上就有一个筛过的细土形成的平台,平台上,有青、红、黑、白、黄五个颜色的泥土,各占一方,黄色占在中央,这个也许就是中国五行观念的开始,四方再加上一个中心。

春秋的晚期,以及战国,有一个所谓五行学派出现,将世间的事物和变化,用金、木、水、火、土的特色和彼此关系,来解释宇宙间的许多现象。这一个学派,究竟和良渚文化代表的古老传统,有如何的关系?我们很难确定。至少,这一个学派,和另一个所谓阴阳学派,都尝试以形上论建构的观念,以驾驭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现象。

此处,我们先讨论关于五行的观念。尚书《周书》的《洪范》篇,假借商代贤人箕子提出《洪范》九畴的理论,说明商代建立的文明系统,如何将世界的运转和个人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规律,这九个项目之中,大都是以“五”为基础,来解释什么叫做“五行”——

第一就是五种事物,第二项是五种人类的行为和能力,第三项是八种管理的工作,第四项是五种祭祀的方法,第五则是说明五种好的治理的型态,第六是三种不同的性格,第七是十项占卜的方式和解释的规律,第八是五种纪时,第九是五种福泽。

这九类将政治、社会和天人之间的关系,都列入今天成为范畴,“范畴”这两个字,就是洪范九畴简略而成的名词,用英文来解释就是categories。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春秋正是一枢轴时代,人类开始进入以抽象的思考,和超越的观念,来解释四周围各种现象。在其他的文化系统中,他们的枢纽时代,也有类似以抽象与超越的思考来解释宇宙。例如,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有专论来讨论事物的分类。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也常看见各种的分类,说明宇宙的变化和人间的系统。

在中国,长期以来,上述范畴提出的一些名词和观念,始终传而不断,到今天,中国传统的医药,所谓“中医”,和中国式的烹饪,还经常以五行观念,作为运作的依据。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将宇宙万物分成可见的天然因素,其中“金”一项的出现,正是说明,中国当时已经进入铜器时代,才有“金”的观念。相对于中国,印度只有风、土、水、火四个观念,没有“金”。

在洪范之中,已经列出五行的特色。九畴中的第一畴,就列举水、火、木、金、土,水的特色是润湿,水或是往下流动或是往下渗透;火的特色是,火焰上冲;木的特性是有曲有直,但曲的可伸成直,直的可弯成曲;金是不断地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变化;土是最重要的,乃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洪范之中,也将这五种味道,分别配属在五行之中,水是咸的,这一观念大概是海水的咸性得来;火是苦的,碳的味道是苦涩的感觉;木是酸的,究竟怎么得到木是酸的观念,我们不知道,我们可以推论,水果没有很熟之前,都是带酸的;金是辛辣、冲鼻的,我想在铸炼青铜合金 时,发出刺鼻的味道;土长出来的庄稼,却是我们生活最重要的资源,无论大米或是小米,咀嚼之时,都有甘和的味道。

五行不仅是一个生一个,所谓“五行相生”,也有彼此相克,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这一系列的相克,我们不必解释,就可以理解。相生相克,互相配合,才能得到五行各种元素的协调。(与生克现象类似的易经八卦变化,将在别处讨论。)可是在相生相克的过程中,还是会有彼此强弱的差异;理想的情况是,强弱相当,恰到好处。例如,金能生水,但是强金要得到水,才能有锋口;木碰到金,是金属的工具,可以砍伐木材,砍得太多,又损害了木材;水多土少,不免泛滥;水土相合,才能种植。这种种的解释,大都是从日常生活之中,体验而得。

在传统生活中,农业耕植、收获庄稼;居住的房屋,木结构、瓦顶、土墙;土堤防水、深井取水;日常烹饪,土灶、木炭、铁锅、水火相济,烹茶煮饭:这一串的日常生活条件,就是五行的互相配合。

在传统时代,五行的观念,的确是和人生密切相关。甚至于在前几年,我和曼丽在西湖休闲;北山路湖边,一个小茶座,主人准备桌椅,又有个小炭炉,支锅煮水,锅中挂了铜罐暖酒,另有一个竹勺,随时取锅中滚水 ,倾注小茶壶中泡茶。近处树枝上,悬挂几个风铃,叮当作声。这么一个简单的日子,一点小小的享受,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俨然五行具备。

到了汉代,显然五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以中国的文字而说,《六书》之中,形声字最多。所谓形声是以他的分类部首为归属,而以发音和归属的部首合而成“字”。许衡编着的《说文解字》,那是中国第一部字典。他的编排,“物以类聚、方以群分”,将整个的文字系统,分成二百多个类别。

这部字典,不仅是字书,而且具体地反应了他们那个时代的宇宙观。凡是在“木”部之下,不是各种树木,就是各种以木制作的工具和器材。在“水”部之下,有各种河流、各种水流、湖泊、池塘,也有各种液体状态的事物,与水气有关的现象。诸如此类,我们不必细说。这也许是中国文字的特色,如果是拼音文字,就很难用具体的形象,呈现各种事物和现象。

《说文解字》中,形声字的比例,超过其他五类,应当具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清代的康熙字典,是中国最后一部传统方法编制的主要字典,所收的字数,有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分别归属在二百十四个部首之下,其中最多部分是形声字。

我自己将主要部首的字数,稍作统计,得到的结果:属于金、木、水、火、土,五个部首,再加上附属的部首,例如,三点水,或是四点火,金、木、水、火、土,五类的字数,总计一万二千七百九十一个字;这些字归属的部首,五个正项加上三点水等类的部首变项,共占有十个部首;这十个部首,只占了部首总数的百分之四不到,却占有总字数的四分之一,其集中的程度,在比例上超过应有配额六倍之多。相对比较,牛、马、羊、鱼、鸟、禾、豆,这一类常见的动、植物,每一部首之下,字数不过数十到百数而已。五行观念在中国人的宇宙事物分类之中,其影响之大,由此可以瞻见。

五行观念,在今天中医的医学理论之中,还是最主要的形而上论依据。黄帝内经是中医最重要的理论典籍,其主要的理论,就是将五行和身体的器官,和各种力量的强度,都放在五行之下。身体之中的肝、心、肺、肾、脾,都归属在木、水、金、火、土之下,又分别说明主观的性质,是温、热、凉、寒、平;根据四季和四方,四方的中央是个土,四季中间,中医在夏天的后段硬切出一个仲夏,这种作法相当勉强。同样相当勉强的,就是冬天的寒、夏天的热、秋天的燥、和春天的温,如何处置?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身体,其实就是一个小宇宙,外面大宇宙的变化,对小宇宙是有一定的影响。中医就以这些理论,说明每个器官,具有本身应有的特性,季节的转换,会引发器官本身变化,许多器官之间的变化,彼此牵引,就会发生疾病。在中医的系统之中,春季发生温病(今天瘟疫的“瘟”,还是从“温”的观念转化而来)。夏季容易发生热病,与我们日常说的中暑,就是如此观念。秋季天凉,冬季寒冷,也是疾病常发生的时候。

在季节变化以外,人的情绪,和因为饮食、环境等等引发的变化,也会造成和某个器官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变态,就是中医所谓疾病的所在。中医调治身体,基本的原则,又是将引起变态的偏差,加以矫正,过寒的,以温补,过热的,以凉泻……诸如此类。

中医的诊病,讲究望、闻、问、切:望其颜色,闻其味道,问其经过,切其经脉,以判断身体内部的偏差。中医的下药,以草药为主,加上一些天然的化合物。每一种药物,根据经验,都分为温、凉、寒、热、和,五类。每一个药物本身,在中医看法中,代表某些特性,如果直接用来克制或补足,药性可能太强或太弱,太强的必须用另外一种药,来削弱一些强度,太弱了,用另一种药来加强其强度:这两种药,代表一“君”一“臣”。如果中间还是会有矫正过度,或是不足之处,又要加两味药,补足微小的特性。第三种辅助是“佐”, 最后一项微调的部份,则是“使”。除了君、臣、佐、使之外,还有“药引”,也就是用来下药的水、油、蜜、酒等类。

中医的方济,君、臣、佐、使,是四个重要的项目。

每一位中医的医师,有自己的判断,斟酌处方。中医医学,并没有定性分析;药方中,诸项药物的强弱,只能由医者凭经验和直觉,加以衡量。中国医学,有“医者,意也”的说法,亦即“只能意会”。

于是,每一位医者,君、臣、佐、使的配方,并不会完全一样;种种微调过程,也未必完全遵守“君、臣、佐、使”四项的观念,往往必须以五、六项,七、八项目,配合成方。

特别精密的医生,在“君”这一项就可以有四、五种,“臣”这一项,也可以有四、五种。“名医”的处方,列入的药味往往很多。中医的药材,从唐代以后,以《本草》作为记载药性的专书。《本草》包含的项目,以草药为主,加上一些其他辅助药品,可说是药材的分类学。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成为中国药典最完整的结集,讨论一切方剂成分的经典。

中医的医书,在《本草》以外,有所谓“方剂之学”,收罗标准的“验方”;列代医者参考的验方专书,有葛洪的《肘后方》、孙思邈的《千金方》、和清代汪昂所著,民间医师最常用的《汤头歌诀》等等。这些“验方”,聚集了常用的、有效的药方,传流于各处。每一位医者,都会参考这些“验方”,经过使用后,又加以修改,并将修改的过程,注入正文。经过一代又一代不断修改、不断增添,一个“验方”,可能衍生为一串不同的药方。中国传统医药,也有一些“成药”,例如,保济丸、诸葛行军散、桔梗枇杷膏等等,他们的成份,就非常复杂,在君、臣、佐、使之外,又添加了许多药剂。这些添加,都是医生与药局,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

如此过程,乃是实证的发展,用今天的术语说,是临床经验的纪录。

传统医学的理论,根据五行变化,只能说是一种哲学的思维,将人体当做一个小宇宙,和大宇宙相配平行的理论,并没有经过对于药物的化学分析。因此,传统医药,并不能算是科学,然而,经过长期累积的经验,发展为一套有相当功效、也有一定局限性的医疗方法。

和传统医药平行的另一套医疗方法,则是针灸之学。早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曾出现,用尖锐的石器,作为医疗用具的遗迹。在日常经验之中,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身上某一处如以尖物碰撞,就会发麻。这一现象,当然是因为偶然,以尖锐的物体,碰撞了某处神经的节点,产生了痛感或麻感。针灸之学也许就从这条线索,逐渐开展的医疗方法。

中国针灸之学,虽然也依据五行观念为基础,然而,其理论假设,则是所谓“精、气、神”的观念。自古以来,对于这三个名词,有不同的理解,此处,我们无法在此仔细讨论。王阳明的观念,在《传习录》中,认为精、气、神,只是一件事:“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简单地说,我们可以理解为:“精”是生命的本体,“神”是生命中呈现的理性和感性,“气”则是将生命之力量,有些人称之为能量,分布于各处。人身体各处的生理反应和人的行为,其实都与神经系统有关。另一方面,血液和淋巴液,周流全身各处。人的整个身体,是几个大的循环系统迭合,才有各种器官之间,许多结构性功能的配合。

中国的针灸,主要就是要认识和控制,各种流转的“气”。今天研究针灸的现代学者,大多数认为,针灸的穴道系统,与神经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也有些学者,认为淋巴液的周流,与血液的周流,也是针灸处理的对象。我们至今还无法确认上述诸说孰是孰非。尤其,淋巴液并没有一定的管道,如何认识淋巴液的所在和流动的路线,其实相当困难。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