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P资金存管已定稿,或年内公布

 用珠宝装饰自己 2016-12-16

近日,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已定稿,预计年底前将正式公布。本次征求意见稿,是从业内资金存管实际操作出发,对已施行的具体操作层面的若干条款做出了修正。

网贷平台只许一家存管银行,不允许多家存管

定稿中明确提出,一家平台只能选择一家存管银行,不能进行多头存管。此前,一些网贷平台虽然接入并上线了银行存管,但资金存管只覆盖部分标的,或者接入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银行进行资金存管,以此规避银行对平台资金交易的全面监测。

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银行方面并不鼓励多头存管。比如徽商银行就明确表示,本行资金存管目前不允许平台与多家银行进行联合存管。

此外,定稿也明确了银行存管责任边界。此前,征求意见稿中第十一条第八款提及,“存管银行应对客户资金履行监督责任,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对此,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定稿中所称“不应外包”,并不是指技术不能外包,而是指“银行存管责任不能外包”。也就是说,之前的联合存管模式就彻底行不通了。

地方商业银行主导网贷银行存管

据网贷之家统计,此前,包括富友支付、汇付天下、中金支付等多家支付公司均已与多家银行开展合作,推出了联合存管模式。比如汇付天下和恒丰银行就推出了联合存管模式。对照即将施行新的监管要求,与上述第三方平台合作的网贷公司无疑将面临整改。同样,第三方支付机构亦面临转型。

据盈灿咨询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初,共有74家平台完成银行直接存管系统。其中华兴银行、江西银行和浙商银行较为积极。三家银行中,华兴银行以26家平台直接存管居首,江西银行则以19家平台直接存管居其次,浙商银行直接对接了12家平台位居第三。相比之下,最初表现踊跃的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今已经搁置了银行存管进程。截至目前,民生银行进行直接存管的平台仅有3家,而中信银行尚没有一家直接存管的平台上线。

存管指引正式下发后也不能改变现有的银行存管格局。将来,存管市场将是是三四家银行为主导,而且是以地方商业银行为主。对大型银行业而言,其认为风险还是存在的。明确责任边界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大型银行担心的是,风险事件发生后,对银行声誉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大。因此,从风险收益比来看,不值得为此冒险。这样一来,也正好给了城商行差异化竞争的机会。

目前行业内平台数量庞大,产品形态各异,风控模式和质量更有千差万别。实际上,具体就存管业务而言,每家平台业务流程不同,需要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大银行响应反而会比较慢。

因此,一些大平台在选择存管银行时,并不要求一定是大银行,关键是看存管银行的响应速度、能不能与平台业务进行匹配,是否支持平台的发展来进行选择。比如,有商业银行为了提升客户体验,由银行提供银行通道、第三方支付通道甚至是多通道并行的方式供平台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