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俄罗斯航空发动机都存在着寿命过短的诟病。近日,有媒体报道称,AL-31F发动机标称第一次维修前的使用寿命可达1000小时,然而使用过程中根本达不到,实际上AL-31F的总寿命仅为900小时,大修寿命仅为300小时。普遍认为,这款发动机被用于我国歼—10和歼—11战斗机上。按照每年约240—300小时的训练和值班飞行时数来计算,通常每经过4年时间就需要更换全新发动机。 经过粗略计算,对平均寿命可达到20年之久的战斗机来说,如果4年更换一次全新发动机,就需要约5台发动机,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浪费。 发动机工作寿命即发动机寿命,是指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从开始使用到最终报废所应该达到的累积总工作时间或工作循环次数(完成一次起飞到降落的过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次数)。首翻期寿命也称第一次或初次维修前使用寿命,是指全新的发动机从开始使用到首次维修时的工作时间。翻修(期)寿命有人也叫大修寿命,是指发动机在两次翻修之间的工作时间;没有大的技术改进或重要修复的情况下,多次翻修寿命之和应该等于工作寿命,因此它会越来越短——经几次翻修后到达工作寿命时发动机也就应该寿终正寝了 美国F-100、F-110军用航空发动机工作寿命和首翻期寿命一般都可达4000小时和1000小时。有媒体还曾报道,美国新一代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寿命甚至超过了10000小时。而俄罗斯与美国比要差一大截,拿与美国F-100、F-110同代的AL-31F军用发动机来说,其工作寿命只有900小时,首翻期寿命也就是300小时左右。 不过,俄罗斯稍微新一些的航空发动机有了较大改进,据说作为AL-31F深度改型的AL-41F(117S型)军用航空发动机工作寿命可达2000至3000小时,首翻期寿命1000小时左右,这基本接近了西方同类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水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