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见 · 展望周上这些不得不看的大宗商品投研逻辑和交易策略

 梦回唐朝0ony8a 2016-12-16



为期五天的线上展望周圆满结束,在这里,对冲研投就将全部五期活动中,嘉宾的核心逻辑以及策略推荐进行梳理,希望能帮助您在接下来的商品投资中梳理研投思路,捕捉交易逻辑。

黑色金属

分享嘉宾

刘源      远大物产钢铁外贸部     投研总监

马用功   CCI 凯思尔顿商品贸易  副总裁

王兵     上海固利资产  总经理

李俊松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总监


螺纹钢

1. 供应端:持续下降。季节性+供给侧改革(含环保因素)+利润未修复。中频炉关停加速供应萎缩。


2. 需求:进入淡季,但对明年上半年预期好。

3. 库存:连续三周增加,但仍处于低位。是否冬储,取决于价格高低。

4. 利润:目前处于低位,后期有回归空间。

5. 政策:供给侧改革依旧是重心,若行情有像样的调整,后期有较大的爆发。

6. 关注卷螺价差套利



铁矿石

1. 港口库存持续高位,供大于求格局没变。


2. 矿石上涨动力不是源于自身供需,而是成品材推动+人民币贬值+海运费上涨。 



焦煤焦炭

1. 焦化厂开工率高,供应难增;若明年刚才高位运行,原材料也不会差;05 合约大幅贴水。以逢低做多为主。 

2. 焦煤开春后钢厂补库是个契机,高点可能会在明年 4、5 月份,价格比现在高 100 元左右。 



动力煤

1. 明年煤炭价格主要受政策驱动,预计政策偏保守,因此价格窄幅震荡。现货的价格区间是 475 到 625,而期货的区间在 450 到 600。明年 3 月底政策到期,后续如何演变,对煤炭市场非常关键,目前揣测将实行部分 330 部分 276。


2. 对 2017 年动力煤市场的判断,前期高点已现,更多是维持窄幅波动,先跌后涨。


3. 维持反向市场结构,近月升水,远月贴水。目前 59 合约偏平水的情况下,有一些买近卖远做多价差的机会。 



能源化工

分享嘉宾

范燕文   上海成俊橡塑期货部  研投总监 

权姝文   冈地集团  研投总监 

殷晨洁   安迅思   煤化工信息总监

陆长林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研投部经理

戚明之   弘则弥道投资咨询   分析师


天然橡胶

1. 价格已经达到此前收储时的成本价以上,是否轮储需要注意。

 

2. 保税区库存偏低,交割库库存流出市场流通,仓单压力减小

 

3. 2017年是替换车市场的高峰期,对下游需求有利

4. 明年橡胶价格目前的情况来说,摸底相对比较困难,从图形上来看,应该说两万六到两万八还是有点压力的,取决于明年整个需求和供应端的情况和天平的情况,如果继续保持需求大于供应的背景的话,拿了明年上三万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甲醇

1. 上半年短缺仍然严重,价格大概率上涨


2. 现阶段安全边际也是比较有效的,因为有进口成本的支撑。2900-3300左右。

 

3. 煤炭制甲醇的成本端的支撑位置应该在2200左右。

 

4. 2017年甲醇主要逻辑也会逐渐由供给转为需求端。



L/PP

1. PE基本面从11月开始偏紧,目前来看偏紧状态继续保持,总体库存继续下降。

 

2. 后期PE需求预计较好,今明年是换膜大年,利好价格。

 

3. 总体来说,工厂生产并没有太多变化,需求有偏好预期,整体维持偏紧预期。

 

4. PP进入建库存阶段,库存从低位开始堆积,未来供需面更加宽松。



PTA

1. 明年偏中性预期,明年产能增加大概在5%到6%,产量增长仍然预估在4%到5%。

 

2. 我们整体预计PTA明年的新增产量可能是在6%到7%之间。 

3. 明年的PTA价格重心大概率还是振荡上行的过程,总体买比卖更加安全

4. 策略上,建议关注反套,逻辑上除了刚才讲到的宏观上的对远月乐观的预期来说,明年可能会出现持仓成本上升的情况,包括仓储费,包括资金成本的情况,特别关注一下91反套的机会,因为9月合约可能是需要强势注销的,可能会增加91套利的成本。

5. 股票上,推荐PTA产业链的相关股票,特别是聚酯类,如桐昆股份,因为聚酯在目前这个产业链中增产的幅度是比较小的,而且价格又相对来说比较低的情况下,可能业绩的弹性也是比较好的。


有色金属

分享嘉宾

李岚     北矿力澜科技咨询   创始人

王宏飞   阿拉丁  铝事业部经理 

夏丛      安泰科  铅锌部分析师

李良琨    国泰君安证券   大宗商品主管


1. 特朗普当选长期利好铜价,美国铜消费预计大幅增长。2017年基础建设仍然是铜消费的主要推动力,但是预计建筑行业对铜的需求会下降。

 

2. 2017年的矿山供应量大概给了1%左右的增长幅度,电铜产量的增长大概是0.4~0.5%的幅度,预计明年铜的生产和平衡相对有点略微过剩,实际基本是平衡的状态。

 

3. 2017年,随着价格的上涨,废铜的供应可能会有望得到一个恢复,所说的恢复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进口下滑的态势,可能会被缓解。

 

4. 由于铜精矿的供应偏紧,加上对于硫酸的供应也比较紧张,所以我觉得很多的冶炼厂可能应该会重新开始增加废铜的使用量。



1. 从供需的静态数字来看,全年我们觉得会出现严重的供应过剩,这个对铝价来说是最大的利空。但其中因为价格剧烈波动和成本上升,可能导致的减产和投产放缓,也需要动态来观察

2. 运输问题,在煤炭的冬储结束之后,会逐渐的好转。明年一季度的时候消费淡季又是产量的高速释放期,库存的大幅回升是大概念事件,因此价格的压力会更突出,如果不出现重大利好的话,我们觉得2017年铝价的走势将明显的弱于2016年。

3. 预计明年价格将围绕成本上下两千元每吨来波动



1. 沪锌的价格波动可能在1.9万到2.65万样子,均价在2.15万左右,LME在2400~3150元,均价在2680左右。

2. 消费增速,因为今年增速比较高,包括交通运输部公布的4.7万亿投资,到今年1~10月份已经有2.3万亿,到2017年1.2万亿,2018年1.1万亿。这个投资的增幅会有所回落,包括汽车的产量,我们也觉得可能增速不会像今年这么强劲。所以总体我们对于2017年新的消费,预计有2.9%的增速。

 

3. 生产这一块,刚才我也提到了2017年一季度可能将是国内原料供应最紧张的一个时期,冶炼厂从原料供应的局面,将从今年的南紧北松这么一个结构性的紧张转为普遍的紧张,加工费可能还要继续下跌。尤其在一季度冶炼厂可能会有一部分的被迫的减停产。但总的考虑到价格刺激下有一部分新增产能的释放,我们对2017年精锌的产量维持了一个0.8%的微幅的增长。总的来讲,2017年精锌市场的缺口将比2016年更加扩大。

 

4. 对于2017年,对于价格来说,原料供应紧张这个话题还将在2017年继续主宰国内市场的情绪还有对趋势的判断,从基本面上来说,我们觉得价格还是有利用保持这么一个涨势的,明年2017年可能会维持前高后低的走势。


油脂油料&玉米淀粉

分享嘉宾

马法凯    豫商物产   总裁

蔡能斌    邦成粮油在线   总经理

张一帆    远大物产   农产品研究总监

刘国良    中纺油脂有限公司    粮贸部研发主管


油脂
  1. 明年上半年棕榈油仍看好,豆棕价差扩大更多需要豆油的上涨,目前缩小可能更稳妥,如果豆棕扩大趋势出来跟进也来得及。(传统2月后扩,9月后看缩)


  2. 关注政府对房地产调控和险资管理的政策影响,春节后消费需求出现下降的幅度。通胀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商品市场仍趋涨。事件驱动下的急跌仍是寻求买入的机会。


  3. 在明年棕榈油没有出现建库存的情况下,包括整个油脂还是偏紧的情况下,粕的蛋白消费出现放缓的情况下,逢低做多油粕比可能更好一些。



玉米&淀粉
  1. 玉米短期看空,长期是深跌之后反弹,东北售粮压力充分释放之前,应该会有一拨比较大的下跌。预计可能会在春节后的3、4月份底部会出现。4月份之后,可能因为全年度的供需缺口比较大,所以后期还会大幅的反弹。预计明年玉米现货价格应该是在1300~1700的区间。


  2. 春节之前市场的关注焦点应该是南方港口的库存和东北农民是不是会出现严重的低价惜售情绪


  3. 长期看,操作策略上应该做缩淀粉和玉米的价差,在玉米价格见底之前可以单边做空玉米价格,但需要留意贴水结构以及价格跌的特别低的时候会不会催生出一个新的需求来。


棉花&糖

分享嘉宾

陈    涛    路易达孚(中国)    董事长  

梅    咏    中国棉花信息网    总经理

陶    子    混沌天成期货白糖研究所    所长



棉花
  1. 期货价格已经构建了底部:1.今年棉花产销缺口300万吨;2.新疆棉质量好于2015年,产生的仓单升水约800元;3.刚性成本支撑:今年新疆棉按公重测算,成本在15200-15300,算上质量差和仓单成本,在15600左右。


  2. 2突破上涨难度也较大:1.新棉集中上市;2.美棉销售刚刚过半,后面依旧任重道远;3.3月6日后抛储带来的国内供应压力;4.5月的仓单压力。


  3. 春性的不确定性。



  4. 今年抛储和去年抛储政策的变化以及执行力度问题或是将来市场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变化在于:1.去年政府已经失信于市场,今年会总结经验,准备预案等,预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2.资金趋利,棉花作为价格洼地的代表提供了炒作空间,而今年相对是一个中等偏高的水平。



白糖


17/18榨季:

  1. 印度扩种增产潜力:(1)休耕恢复种蔗面积约增加8%;(2)种植方式和种植技术提高的话,单产还有上升空间。17/18榨季增产比较确定。


  2. 建议减持在原糖上的资金配比,从产量增长来看,已经到牛市尾巴。平衡表上所有的利好已经被25美分消化了,做多的风险收益比不高。1703和1705合约如果要做就是赌一赌印度的库存问题,仓位要轻甚至规避,因为受印度进口政策影响浓厚。


  3. 如果要做的话,只能基于题材炒作,寻求短期的供求矛盾。比如可以跟踪明年印度降雨的情况,如果马邦降雨量在长期均值95%的话,1707合约上就可以建空仓,目标价位可参考巴西和泰国的综合生产成本15美分左右。


  4. 如果印度的增产跟全球的熊市起点是契合的,那么17/18榨季就是牛转熊的拐点。



活动前针对用户的问卷调研结果公布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