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p债权拆分为何信披不明?

 随风客遥 2016-12-16

从网贷监管以后,大部分p2p系统平台为求合规又或是规避监管,纷纷进行转型升级,有转道消费金融的,也有抱团集团化的,还有转道金交所的。越来越多从事大标的网贷系统平台开始通过参股、自建金交所,或成为金交所会员等方式探索合规之路。

但是此前地方金交所对接的多为机构投资人,随着通过网贷系统平台嫁接C端市场后,相应的合格投资人制度却尚未建立,信披不清晰、底层资产不透明、债权拆分等争议问题频现。

业内人士表示,在网贷平台规避大额限制而涌进地方金交所的这波行情中,需要警惕二者结合可能酝酿的新风险:

一、在金交所尚未纳入全国统一金融监管系统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加强适合C端市场的信披和风险教育尤为重要;

二、由于针对互金平台和金交所的合作规范并未清晰,甚至存在灰色地带,因此机构为资产“换马甲”的方式是否能践行监管层希望的“小额分散”原则目前仍需观察。

底层资产不透明

调查中发现,网贷系统平台与金交所合作,大多涉及到债权转让、债权收益权转让、定向融资计划等业务类型。

双方的“借道”流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融资方、网贷平台、金交所。挂牌后,网贷平台再把挂牌资产放到平台上完成转让或销售。而资金的流转则是通过平台进入金交所后再流转到借款方。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关系中,风控仍是底层资产的持有机构来进行,平台和金交所只是通道,是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其实就是资金在金交所里过了道水,资产还是平台之前的资产,也仍是通过平台的用户进行融资。

目前部分金交所的产品,采用协议转让、拍卖等方式进行交易,该种方式下的信息披露是针对指定投资人的,所以不在该指定范围内的投资人,可能无法查阅相关资料。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金交所和网贷系统平台代销的金融产品多有私募属性,更需要对客户的资产、风险承受能力等做出评估。除了形式上的风险揭示说明,并不能在了解客户财产收入状况、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的基础上评估其购买金融产品的适当性。

因此,晓风网贷认为,p2p网贷在转型金交所的路上还需彼此多方摸索,研究出一条互惠互利的方案来。同时,对融资方和借款方的债权利益拆分也需要披露透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好披露工作,真正的做到三方都了解的金融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