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50幅经典泼彩山水,如梦如幻!

 高山仙人掌 2016-12-16


1968年作 张大千自画像


导读:泼彩山水画法是张大千在海外总结中国传统笔墨后,对中国青绿山水表现技法上的一大创新。



张大千  《爱痕湖》


1956年,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

试以泼墨法作山水画后,

又在泼墨的基础上泼以大青大绿,

获得了更为新奇清丽的效果。

并以其天纵之才,

在几年的时间里

使惊世骇俗的“泼彩”迅速成熟。

同样,泼彩也使这位大画家

放出了异样灿烂的光辉,

其浓丽、新奇、清艳的中国泼彩画,

也震撼了整个中外画坛。



张大千 《桃源图》

成交价 HKD 270,680,000(约2.25亿人民币)

香港苏富比(拍卖时间2016-04-05)


泼彩的技法则是先将颜料在小碟中调至所需要的色相及浓度,然后泼洒在画面上,利用其自然流淌渗化的性能,形成画面的大体结构,再利用色彩渗化的形迹和肌理效果,用笔整理、补助允成为完整的作品,因此这种画法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往往需要根据色彩落纸后的既成效果灵活地调整画面。



1969年,巴西最著名的杂志Cruzeiro 整版刊登张大千在大画室作泼彩破墨时的风采


但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泼彩并不是盲目地纸上乱泼一气,作者必须对画面的艺术形象有所构思,什么部位泼什么色彩,怎样泼,需要达到什么效果,以后整理成什么形象,心中都要有所准备。


要说张大千的“泼彩”由来,以下五点因素可以追溯源:


1、唐以来的传统“泼墨”




先有东晋书法家王洽在前的“以头髻取墨,抵于绢素”、“凡欲画图障,先饮醺酣之后,却以墨泼”;继有米芾“米氏云山”的“信笔作之”,即以泼墨法信笔写去,“意似便已”;再有石恪、青藤、白阳的水墨大写意,尤其是宋代禀性疏野的梁楷的泼墨画,与大千先生的泼墨简直可以说是“血缘”关系。

 

2、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给予的启发



辛巳(1941年)作 青绿山水


大青绿、金碧山水的厚重浓丽,小青绿山水的轻松明快。正如大千先生自己说的“只不过加以变化罢了”。的确,他只不过是将大青绿的层层填积变为小青绿的滃染,再化之为“泼色”而成为后来的“泼彩”画。


3、久客西方,周游欧美各国



遍览各地的博物馆以及和毕加索的所谓“艺术界的高峰会议”后,张大千尽管民族观念深厚,也不可能视而不见,且文学艺术作品本来就具有潜移默化的神力,故使他在画风方面深受“原本就受中国影响而产生的抽象派”的影响,在他的“泼彩画”里加进了“西方的牛奶”而更为绚烂媚人。

 


张大千与毕加索


在《画说》中,张大千也作过不少中西绘画的论述:


作画根本无中西之分。


中西绘画,理论上是相通的。毕加索曾亲口告诉我,他自己就受到中国画的影响而有所变化。近代我国画家也在吸收西画的优点。所以我说中国画与西画,应无多大的距离和分别。


一个人若能将西画的长处溶化到中国画里来,要看起来完全是中国画的神韵,不留丝毫西画的外貌,这定要绝顶聪明的天才同非常勤苦的用功,才能有此成就,稍一不慎,便走火入魔了。


4、敦煌“面壁”三年




敦煌壁画的宏大规模、敦煌壁画的线条、构图方法、画境的泱泱大风等等,特别是敦煌壁画“厚上加厚、美上加美”的浓丽沉艳的颜色,为张大千的“泼彩画”奠定了扎实、牢固的基础。

 

5、眼疾发作,几欲失明



张大千戴着一只眼罩作画


1957年,张大千在和工人搬石头时,由于用力过猛,糖尿病引起的眼疾发作几欲失明。尽管后来经过四方求医,眼疾有所好转,却再难从事早年精细的画风,而正是因为这次偶然的眼疾,反而成就了张大千艺术人生的一次飞跃性的突破。


张大千对此回忆道:“我近年的画,因为目力的关系,在表现上似乎是变了”。又说,“予年六十,忽撄目疾,视茫茫矣,不复能刻意为工,所作都为减笔破墨。”



张大千泼彩山水局部


从张大千的泼彩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在创作之前早已胸中有丘壑了,在宏大的构思之下,墨彩的流动却有着千变万化的不可预知性,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就是在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之间徜徉,产生了今天我们所见的一个个令人陶醉的奇幻世界。



张大千泼彩山水局部


我们随意的放大它的一些局部,即便是没有太多书画鉴赏功底的外行,或许都会被天马行空般的明丽色块所震撼到吧!


张大千50幅泼彩山水画欣赏



1965年作 瑞士道中一金波翠岭


1966年作 黄山绝顶


1967年作 碧峰古寺


1967年作 幽岚深谷


1969年作 溪流交响


1973年作 春山积翠


1978年作 题松图


1967年作 秋山飞瀑


1967年作 春山烟树


1965年作 溪桥晚色


1965年作 峡谷飞泉


1967年作 古寺悬泉


1967年作 烟云放棹


碧峯萧寺


春山匹练图


泼彩山水


桃花源


玉山小景



高岩飞瀑



1965年作 春山图


1967年作 山色空蒙


1968年作 泼彩青绿山水图


1969年作 翠峦丹叶


1973年作 晚帆 镜心


1976年作 翠山溪流


苍山清泉


寒山清泉


茂林幽居图


秋湖佳境


山色空濛


云山春树


1967年作 山居图


1968年作 秋山岚翠


1968年作 幽谷清霞


1970年作 春山晓色



1975年作 寒泉风雨


1975年作 深山幽居


1978年作 碧山白云


1979年作 春山云起


1980年作 水竹居


爱痕湖小景


湖山晚色


江南春


金碧山水图


神木老人


水竹幽居


夕阳红满山


烟雨姑苏


云雨巫山


云蒸霞蔚


责任编辑:子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