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患者常有骨痛,但并非骨痛一定是由骨质疏松症所引起,许多疾患均可以有骨痛症状。因此我们在诊断骨质疏松症时应该与下列疾患相鉴别: 1.恶性肿瘤骨转移肿瘤细胞可以转移至骨骼,直接浸润破坏骨组织,还可以分泌甲状旁腺素相关肽等激素,加快骨溶解。骨质破坏、骨膜受累、骨组织血运异常均可导致骨痛。恶性肿瘤的骨痛部位常常固定于肿瘤浸润或转移部位,疼痛进行性加重,难以控制。多伴有贫血、消瘦、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以及原发肿瘤的症状,其预后较差。 2.其他代谢性骨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软化、佝偻病、畸形性骨炎、低磷抗维生素D性软骨病等代谢性骨病均可有骨骼疼痛症状。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有全身多部位骨痛,多发骨折、反复多发性泌尿系结石、血尿,生化检查示高钙血症、低血磷、高尿钙尿磷排量、血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素水平见升高。影像学检查可见全身多部位骨质疏松、骨膜下吸收、骨骼畸形及纤维囊性骨炎等表现。其它代谢性骨病,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3.免疫系统疾病许多免疫性疾病可以有骨关节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病多见于年轻女性,骨关节疼痛的同时常伴有关节肿胀变形,并且有皮疹、脱发、口腔溃疡等其他表现,化验检查提示血沉增快、多项免疫指标异常,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疗效。 4.感染性疾患某些感染性疾患如风湿热的急性感染期,可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为骨骼疼痛,但这些疾病常常有细菌、病毒等病原菌感染的情况,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化验检查显示血沉快、血象异常、C反应蛋白阳性、血培养阳性等异常,随着感染的控制,骨骼疼痛可有所减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