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想国 (豆瓣)

 冰山逸角 2016-12-18
                 接下来苏格拉底讨论了他著名的关于洞穴和影子的比喻,来说明受过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区别。在一个山洞里,所有人被绑住只能朝向岩壁,洞口有一堵墙,墙边有人走动,阳光会在岩壁上投射出那些人和事物的影子。即使这些人被解除了桎梏,被强迫回头看那火光。那么他一定觉得火光很刺眼,很不舒服。一有机会,他就会回头看岩壁,还说“还是看影子舒服啊”,而且认为看到的影子比真实的事物还要实在,其实这只是由于他习惯了虚假的东西。要让他在洞穴外能够看到真实的东西,那么他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阴影最容易,然后是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是事物本身,然后是夜空和星星,最后他就可以看到太阳本身了(暗示其他一切事物不过是这一绝对的唯一的善的理念的投影)。此时,他一定觉得之前在岩洞里的生活层次太低了,为自己的变化高兴,为朋友而遗憾。如果在囚徒之间曾有选举,并且有所奖励的话,那么他也对那些奖励也会是不屑一顾的,他会嫉妒囚徒领袖的权利吗?我想他宁可作人世的奴隶,也不愿作囚徒的领袖(三体中关于四维空间的描述来于此吧)。如果让他再回岩洞中,他也会因为突然的黑暗而什么也看不见,囚徒们会笑话他到上面走了一圈回来眼睛就坏了,诬蔑上面的世界不值得去,把任何想到上面去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囚室就是可见世界,上面就是可知世界。善的理念就是太阳,他是一切事物中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眼睛迷茫有两种原因:从亮处到暗处,和从暗处到亮处。教育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东西灌输到灵魂当中去。相反,教育是给人提供以转变头颈方向的能力。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能力。心灵的优点是一种永远不会消失的能力,因所取的方向不同而有益或有害。说他是小人,不是指他视力贫弱,而是指视力服务于恶。没受过教育不知道真理的人和被允许终身完全从事知识研究的人,不能胜任统治国家。没受过教育的人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公私活动都集中于一个目标;知识分子则不能自愿地做任何实际的事情,而是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进入极乐世界了(不能总朝着岩壁,也不能总朝着太阳,治理国家的目的是为了把岩洞里的人带出洞外,所以应该能够往返于两个世界),统治者应该使自己的灵魂看到善,然后自愿地下到囚室,和囚徒同甘共苦。格劳孔问:难道我们要让他们在能够过上最幸福地生活的时候,却要委屈他们过低级的生活?苏说:我们的立法不为任何一个阶级的幸福,而是为了造福这个整体。(太高尚了,让人热泪盈眶,就好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从太阳那里到来火种给人间,却又要忍受不被理解的刑罚)。之前我们说让哲学家统治国家,好像他们占了便宜似的;其实他们完全可以过高级的生活,而不必沾上世俗的罪恶。不过我们建立国家的初衷(即各司其职),这样对哲学家也不算不公平。毕竟哲学家要报答城邦的养育之恩,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有更大的能力过上两种生活,他们看过真正的善,再看这些影子时必定更清楚影子的含义,能带领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这里颇像罗尔斯的正义论里面讲的principle of difference,即不一定要人人平等,因为要有激励,但是这种不平等一定是有利于那些最不幸者。)而由于这是正义的,那些懂得正义的哲学家自然不会拒绝他们自己统治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当未来的生活比治理国家更好时,统治者才能管理的好,而不会被那些权力所腐蚀,统治完全出于道义,而不是利益。下面的问题是,这种人如何造得出来?如何将人从洞穴中提升到光明的世界呢?这需要人们在那些学科上的修养呢?首先是算术学,但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将灵魂从变化的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其次是几何学,再次是天文学(算术相当于一维的,几何是二维的平面的几何,而天文学相当于立体几何,而且是运动的几何),但是天文学的学法与现在的不同。不应当把天体当作具体的星体,那样它们只是可见事物中最好的那些,这样研究只会让灵魂向下;相反,应当把天文学当成是绝对完美构造的模拟,就像画家用来表示某种真实所有的说明图,用研究模型來達到對絕對構造的理解。如果说眼睛是为天文学而造,那耳朵就是为研究音乐而造。所有以上的学科都只不过是法律的序言,真正的法律正文是辩证法,即对自己的观点做出逻辑的论证。只有辩证法可以确定每一事物的真实本质,而其他一切技术则只是为了人们的意见和欲望,或是为了事物的产生和制造,或是为了在这些事物产生出来之后照料它们,而我们提到的其他学科如几何学,虽然对实在有某种认识,但是也只是梦似的看见实在。如果假设不确定,那么其结论也不会得到确定的。世界四部分:知识,理智,信念,想像。知识和理智合称理性,信念和想像合称意见。理性是关于实在的,意见是关于产生世界的。理性和意见的关系-知识和信念的关系-理智和想像的关系-实在和产生世界的关系。一个人如果不能论证善的概念并和其他一切事物区分开来,不能用实在而是用意见来考察事物,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論證到底而不出現失誤,那么他是没有理性的,也不配作统治者的。当前辩证法的不幸之处。有个养子,从小被教育要孝顺父母,他自然尊敬父母比其他人多些;可是后来,他知晓了父母并非生父生母,那么他就可能接近那些谗佞之徒,而疏远父母。我们的青年才俊虽然从小被教育什么是正义,但是在学习辩证法时,受到辩驳,动摇了那些对于正义的认识,却又没有其他正确的想法进入时,那么他就会倾向于享乐。(这也是我们国家目前的问题啊,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还有过红色经典教育,什么雷锋啊,不过现在整个社会却变得犬儒起来,一切都没有了往日高尚的光辉,人也就堕落了)。年轻人驳倒别人,也被人驳倒,很快就陷入了对从前以为正确的一切产生怀疑,破坏了自己和哲学在世人心中的信誉。而人在年龄大些就不会这样疯狂。(不过美国的小孩从小就接触各种思想,似乎更好些)。
2回应   2012-08-16 14: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