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拉图的三个隐喻与理念世界

 天下无双 2022-08-14 发布于山西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一系列隐喻构建起了他的哲学王国———理念世界。他的理念思想在其哲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的第六、第七卷中,通过“太阳”、“线段”和“洞穴”三个精妙的隐喻,生动描绘了他的理念思想,构建起了他极力推崇的“理念世界”。

他以“太阳”的比喻告诉人们,“善”是理念世界中的真正统摄者;通过“线段”的比喻,指出了知识在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这两个世界中的不同阶段;通过“洞穴”比喻说明,要实现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的升华,最关键的一步是实现“灵魂的转向”。实现了“灵魂的转向”,人们才能认识并获得理念世界里最高的“善”。

一、《理想国》中的三个隐喻

(一)“太阳的隐喻”

“太阳”隐喻出现在《理想国》第六卷,是由“什么是善”派生而来,可见世界里的太阳来比喻可知世界中的“善”。他认为世界万物之所以具有可见性,我们的眼睛之所以具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的存在。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而“善”就像是理念世界中的太阳,我们的心灵之所以具有认识理念的能力,都是由于“善”的存在。只有在“善”的光辉下,人才能认知理念的真理、真实的存在,才能获得知识。“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并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本质,而善自己却不是本质,而是超越本质的东西,比本质更尊严、更强大。”

在柏拉图看来,“善”统摄着理念世界,它是世界万物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最高的知识,是其他一切知识的来源。“善”不仅使一切理念和具体事物获得了实在性和本质,而且也是世界万物追求的终极目的和创造世界的根本动力。它不仅使灵魂获得理智的认识能力,也使知识对象即理念得到可知性,而且是使理念产生和成为真实存在的原因,所以它在地位与能力上都是高于其他一切理念的。如同太阳统治着可见的现象世界一样,“善”统治可知的理念世界,它就像是现实中的太阳,有了它我们才能探索我们身边的事物的本质以及分类他们的方式,进而我们才可能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柏拉图“将善这个最抽象的哲学范畴,对象化或异化为一种独立的精神实体,就是一种非人格化的理性一神了。”引导和教育人们拥有最高的“善”的知识,从而就成为了哲学家的终极目的。

(二)“线段的隐喻”

线喻

为了进一步说明拥有最高的“善”的知识的各个不同阶段,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六卷中又提出了“线段”比喻。他把一条线段分成不相等的两个部分,分别代表着“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然后,根据其清晰程度或真实性程度按照同样的比例把每一小段再分成两个部分,从而划分出了四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等级,即:对事物影像认识的想象、对事物本身认识的信念、对数理对象认识的理智和关于纯粹理念的理性。想象和信念属于现象世界的知识,是我们对可感世界的认识,他用“意见”(可见世界)来表示。理智和真理则属于理念世界的知识,他用“真理”(可知世界)来表示。“真理”的清晰度和真实性都高于“意见”。在“意见”和“真理”这两种知识之外还有“无知”,这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知识。在柏拉图看来,在可见世界里的认识对象是一些变化无常的东西,我们只能通过感觉器官来认识它们;而在可知世界里的认识对象则是实在的永恒事物,我们需要理性才能够认识它们。

柏拉图描绘的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的“线段”图景,正是人类认识从低级到高级、从易到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发展过程,人们只有直接从可见世界进入到可知世界,才能达到最高的理念“善”的认识。可见世界里的“意见”只不过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探索可知世界的“真理”才是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柏拉图并没有否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只是认为可见世界中的实物相对于理念世界而言,也只能算是“影像”,因为它们是“模仿”或“分有”理念才成为其自身的,理念才是更真实的存在,我们只有通过可知世界的理性才能认识并拥有“善”的知识。

(三)“洞穴的隐喻”

洞喻

“洞穴”比喻是柏拉图理念论中最为著名的隐喻。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有着长长通道的洞穴里,有一些从小就被捆绑着的且不能转身的囚徒,他们面朝洞穴后壁坐在山洞里,只能向前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大堆火,在火堆和这些囚徒的中间有一堵矮墙。在这堵矮墙和火堆的中间有一些被操纵着的、来回移动的木偶,这些木偶不时做出各种动作,但从不发出任何声音。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洞穴后壁上来回移动的影子,他们一直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现实中的事物。直到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转身看到了火光照耀下的木偶,才知道他们以前看到的都只是这些木偶的影子。这个囚徒走出洞穴,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世界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它们只不过是人与自然的摹本。随着这个囚徒对外面光线的适应,他抬头看见了太阳,终于明白了原来他之所以能够看见世界万物,都是因为有太阳的存在,太阳才是最真实的东西。这个囚徒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实际上是一些虚幻的事物,并给他们指出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一直面对洞壁的囚犯们来说,这个囚徒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因为他们认为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不可能还存在其他东西。

柏拉图通过“洞穴”寓言,阐述了他关于认知与教育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实现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灵魂的转向”。在“洞穴”喻中,世界分为洞穴里面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和洞穴外面的可知世界(理念世界)两个部分,从洞穴里面走向洞穴外面的过程,就是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过程。在柏拉图看来,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世界中,“人们在模糊不清的影子世界中产生了他们的思想”。这些人满足于洞里的世界,只注视着墙壁上的影子,从来不去探寻究竟是什么创造出了影子,他们也没有勇气离开洞穴去发现太阳和真理,这就需要哲学家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实现“灵魂的转向”成了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实现了“灵魂的转向”,人类的灵魂才能不再受到可见世界中“意见”的影响,进而进入到可知世界,而人类正是通过这样的“转向”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认识世界的。人类通过很大努力走出洞穴看到的可知世界的太阳,就是理念世界中最高的“善”,它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正确和美的原因,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被解除桎梏的囚徒经过哲学家的引导,逐渐认识并拥有了“善”的理念。柏拉图认为,这个获得“善”的囚徒应该再次回到洞穴中,对其它囚徒进行教育,进而完成“灵魂的第二次转向”。只有这样,知识才能不断的循环更新,人类也才能不断进步。

二、“理念世界”的构建

通过“太阳”、“线段”和“洞穴”这三个相互联系的隐喻,柏拉图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进而构建起了他的理念世界。他通过“太阳”的比喻,指出“善”是理念世界中的统摄者;通过“线段”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知识在这两个世界中的不同阶段;通过“洞穴”比喻,将这个理念世界划分为洞里中的“可见世界”和洞外的“可知世界”,从而完成了他的“理念世界”的全部图景。在柏拉图看来,我们生活的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投影,理念世界是真善美的世界,“善”一直处于这个理念世界的金字塔顶端,统摄、贯穿着全部的理念,是构建他的整个理念世界的内在动力和全部理念所追求的终极目的。

我们如何实现从“可见世界”进入到“可知世界”呢?柏拉图认为要实现这样的升华,首先要拥有自由(解除桎梏),而自由的获得则需要“一个安排的十分理想的国家,必须妇女公有、儿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无论战时平时,各种事情男的女的一样干,他们的王必须是文武双全的最优秀人物”。在这样的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趋向于他们的理念,较低级的理念趋向于较高级的理念,所有的事物和理念都趋于世界终极的“善”的理念。柏拉图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才可能经受住现象世界的痛苦和诱惑;然后,通过“灵魂的转向”,人们才可能从现象世界进入到理念世界,进而去认识“善”。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系统。他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论证了人的理性把握真实世界的可能性。他把人类的认知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通过证明黑暗的“可见世界”和光明的“可知世界”的存在,柏拉图抵制了智者派的怀疑主义。对柏拉图而言,知识是可能的,建立在实在基础上的知识也是可靠的。人的灵魂就是通过这样的“转向”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这同时也是理念被追寻、被确立的过程。然而,很多人都满足于虚伪的影子,他们就像洞穴人,只注视着墙壁上的影子,却从来不问到底是什么创造出了影子,他们也不敢离开洞穴去发现太阳和真理。不懂哲学的人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获得了事物的本质。

当然,柏拉图的理念思想并没有在《理想国》中终结,在他后期的三篇对话《巴门尼德篇》《智者篇》和《泰阿泰勒篇》中也有涉及。他的理念思想也由于柏拉图学院的长期存在及其学生的沿袭流传,影响不断扩大。柏拉图把“善”确立为统摄世界万物的最高原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它而来,上述《理想国》中的几个隐喻就是对其“善”的理念的生动注解。这种将世界万物的终极原因归因为“善”的理念带有伦理学的色彩。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的思想,也启发了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者。他所构建的理念世界,一直深刻影响着西方的哲学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