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语文答题的那些套路,今天看来还是很实用的!

 郑公书馆298 2016-12-18

那些年:语文答题的那些套路,今天看来还是很实用的!

基础知识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又称“换名”)、反语、顶真、比兴、通感、回文、用典、白描、呼告、双关、拈连、层递

4、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

5、写作手法: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

6、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7、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8、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9、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10、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11、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2、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3、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主到次、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特征到用途、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体、整到局部、总分)

15、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画图表、作假设

16、说明文的结构: 连贯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

17、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对象与目的不同)

18、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序幕)、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19、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20、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2、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23、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4、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5、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26、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7、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阅读: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画龙点睛;总结上文、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那些年:语文答题的那些套路,今天看来还是很实用的!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1、比喻:使语言形象化,可以把人或事物描写得更为重要、具体、形象;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很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和立场。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2、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加强语气、一气呵成、能给人以深刻印象,能够使句子结构整齐,语调协调,说理周密,表现充沛,论证雄辩,气势磅礴。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4、反问:态度鲜明,突出地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说的话具有一种不可辩驳的气势。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拟人:使语言生动,并引起读者的联想,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和立场。

8、夸张:能够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妙处在于不似真实而写出了真实的感受。

9、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能够使句子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正对用典型事例启发读者从中得出概括的印象;反对揭示矛盾,表达作者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串对指出事情的前因后果,言简而意赅。

10、用典:1、丰富文章主题2、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11、借代: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的修辞格。这样的换名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人的联想,增强语言的象征性,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特征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2)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3)具体代抽象,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4)专称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5)作者代作品,如:李坚弹肖邦,弹李斯特。

6)牌号代本体,如: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

7)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12、拈连:在叙述甲乙两个关联的事物时,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临时用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如“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思想这个东西,用绳子是捆不住的”。它使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富于表现力。同时又巧妙地连接上下文,完成语义跳跃,具有简洁、明快、使语句连贯的功效。拈连的运用大都为了发人深思。

三、说明方法的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2.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3.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4.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

5.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6.打比方: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使抽象复杂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8.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10.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那些年:语文答题的那些套路,今天看来还是很实用的!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1、动词、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2、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关于说明文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

说明文结尾九法

(1)总结法:就是对说明对象说完后作总结的方法。总结法结尾能把作者的目的、意图等集中起来揭示给读者,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总的印象。

(2)感叹法:就是对说明对象说完后表示深沉的感叹的写法。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展望法:就是在说明对象说明完后对其未来进行展望的方法。篇末用展望法能给人以希望,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4)评议法:就是对说明事物说明后加以评价和议论的方法。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爱憎感情,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5)号召法:就是对读者发号召的方法。能引起读者的重视,对读者产生作用。

(6)反问法:能加强气势,起强调作用,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逻辑力量。

(7)比喻法:不仅生动形象,还能传达深刻的寓意,给人以教育和启迪。

(8)描述法:能借此表达作者的感情,能给人以形象的感染,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9)旁补法:就是文章最后追加补充其不足的写法。旁补法有利于维护说明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能帮助人们准确地、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

八、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九、概括主旨

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通过对……的叙述,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表现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揭示了、反映了、揭露了、)……的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肯定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十、写作特色

1、结构: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2、语言:豪放或婉约、朴实或生动、清新或凝重、直白或含蓄、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流畅、一气呵成。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3、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4、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


6、立意: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5、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

十一、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十二、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十三、描写的作用?

1、肖像(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什么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什么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思想,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或品质。

4、环境描写:①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②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十四、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