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广究竟为何未被封侯?

 Confucius365 2016-12-18

李广究竟为何未被封侯?

老蔡的菜园子

李广,西汉名将,出生于将门世家,其先祖李信,为秦朝时大将,曾经俘获过燕太子丹。李广生得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接受世代传授弓法,射得一手好箭。一生中经历大小战斗七十余次,每次无不身先士卒,勇猛异常,被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唐王昌龄有诗赞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高适亦有诗云“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广武艺高强,身手敏捷,如此一位驰骋沙场,戎马一生,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却终身难以封侯,最后抱憾而死,那么,李广究竟为何难以封侯呢?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其名作《滕王阁序》中感叹“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似乎在王勃看来,李广之所以未被封侯,是因为生不逢时,命运不济的原因。汉文帝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惜李广生不逢世,倘若赶上高祖打天下的时候,封万户侯是没有问题的。文帝说这番话时,是李广第一次以良家子弟的身份进击匈奴,因箭无虚发,杀死和俘虏了许多敌人,以军功升任郎中,文帝为了勉励少年郎再接再厉时随口说出的,从此李广身名鹊起。到了一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沙场征战,抗击匈奴,大杀四方成为常态,也成为大丈夫建功立业的绝佳机遇,汉朝时武将封侯是需要军功的,论功行赏。就连名气、武功、实力远不如李广的堂弟李蔡都被封为了乐安侯,而李广仍然难以封侯,只能说明李广军功未到,与卫青的七战七捷,霍去病的六战六胜相比,李广的战绩难以拿出手。看来不是点背怪社会的原因,还有李广自身的问题。

在踌躇满志的李广看来,自己之所以难以封侯,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是李蔡封侯的事情深深刺伤了心高气傲的自己,于是满怀惆怅的李广不问苍生问鬼神,搞起了封建迷信活动,他找来了素以算命著称的王朔,牢骚满腹的发问,自从抗击匈奴以来,我每战必在其中,而其他将领才能远不及我,封侯赐爵者却已有数十人,我李广不为人后,为什么就不能建不世功勋得以封爵呢?难道以我的面相就不该为侯吗?大神王朔忽悠道,请将军想想,是否做过悔恨的事情?李广傻眼了,难道是因为羌族造反,我杀降八百多人的事吗?王朔继续忽悠,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呀。杀降与封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是从此李广心中更加悒郁,原来是天怨人怒,鬼神注定,王朔的这段话成为李广心中的一道阴影,也直接导致了李广后来绝望中自刎的极端事件发生,所谓的大咖、大神从古至今都是多么的不靠谱啊。

李广之所以难以建功,终老一生未被封侯,除了时运不济,运气不佳外,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原因,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李广走不出这个怪圈,笔者分析至少有如下原因,最终导致一代名将难以封侯。

其一,李广只是一员猛将,而绝非统帅之才。冲锋陷阵、临阵杀敌是他的长项,而运筹帷幄,灵活机变是他的短板。李广每次战斗必身先士卒,披坚执锐,勇猛向前,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只知一味拼杀,以力战闻名。早在做上谷太守时,典属国公孙昆邪就看出了这个问题,上书皇帝哭诉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皇帝爱惜李广怕他孤军深入,有性命之忧,将其从前沿阵地调到二线。导致李广一生唯一一次有历史污点的被俘,也缘于他的自负,雁门关出击匈奴时,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不知避敌锋芒,伺机歼敌,而是硬碰硬,结果鸡蛋碰石头,自己也寡不敌众被匈奴人擒获,如果不是对方首领敬重李广要活捉面见的话,飞将军早就身死被辱了,好在他巧妙设计,伺机逃脱。史书上流传的李广的英雄事迹,全是他个人如何勇猛,比如把石头当作猛虎,一箭没入石中,再比如他重伤后扑杀猛虎,以及在上郡时,以百骑迎战匈奴大部队,设计脱身,而鲜见其作为统帅大破敌阵大败敌军的事迹。相反,汉武帝时与匈奴较大的几次战争中,李广从来没有胜过。对于李广的弱点,知人善用的汉武帝一清二楚,他曾警告大将军卫青,不要让李广单独与匈奴对阵,恐生意外,导致对匈奴战争的功亏一篑。后来的事实证明,汉武帝不幸而言中了。事实上,李广就是一员虎将,以勇猛胜人,不仅自负而且轻敌,说好听点,不懂谋略和战略部署,难听点,就是一介武夫,勇而无谋,欠缺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事统帅能力。虽然其战功赫赫,但于大局无补,因李广的任性好战,刚愎自用,与汉武帝雄心勃勃的战争韬略和战略布局时常产生龃龉,这是导致其不能封侯的最重要原因所在。

其二,不识时务,眼光短浅。作为将门之后,李广弓马娴熟,鲜有敌手,可是做为官员,政治上却很不成熟。早在平定“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吴楚联军,立下战功,梁王刘武看到李广如此神勇无敌,有心结交,私下里大加奉承,在飘飘然之中,李广毫无戒心,头脑一时发热,竟然接收了梁王私授的将军印。梁王刘武何许人也?汉文帝次子,汉景帝一母同生的兄弟,其人野心勃勃,利欲熏心,结交李广,就是期待在起兵造反时,能够得到李广的支持。私自接受郡国的授印,结交示好藩王,这是皇帝最为忌讳的事情,果然李广此举触怒了汉景帝,没有受到丝毫奖赏。此事影响非常坏,没准就在皇室中成员中留下了李广不能重用的结论,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李广政治上的幼稚以及头脑的简单,也成为了日后政敌诋毁李广的杀手锏。

其三,曾被匈奴人俘获。此事成为李广一生中难以抹杀的污点。作为一名期待功成名就,赐爵封侯,志存高远,又自负满满的天下名将,因一失手成千古恨,李广对于自己被匈奴人所俘之事终生耿耿于怀,也再次激发了他一定要报仇雪恨,歼灭匈奴人的决心,从后来他与大将军卫青发生争执,执意充当先锋,毕其功于一役来看,他太看重建立不世军功了,一心一意要达到封侯的目的,就是要让世人看看,李广还没有老,李广还能建功立业。结果却志大才疏,最终迷失了道路,即使没有军事地图,也该有当地向导,可是李广却忽略了这一点,可见做为单独的一支统帅,李广的战前谋略也是不及格的。被俘匈奴,以李广的性格特点,肯定会成为政敌攻讦的借口,在汉朝,失利是小,失节是大,李广难封,未必没有这个因素作祟。

其四,心胸狭窄,不能大度容人。汉朝时还是很看重官员气节的,兵败被俘,尽管你逃脱了,但是仍然是不可饶恕的,汉武帝下令让执法官员依律论罪,结果因损兵较多,又被敌人活捉,李广论罪当斩,最后还是汉武帝喜欢他的英勇,允许他以钱赎罪,贬为平头老百姓。当此之时,李广理应低调为人,韬光养晦,然后图谋东山再起,可是他却在隐居期间,南山打猎,夜间宴饮。一次因为和朋友喝酒,误了时间,回到灞陵亭时,亭尉喝醉了,呵斥李广不让通行,李广手下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根本不买这个帐,而是没好气的说,现任将军尚不能通行,何况是前任?此事极大的刺激了李广,虎落平阳被犬欺,更加坚定了他复出的决心,也因此深深的记住了这位侮辱过他的亭尉的名字。后来,皇帝因战事需要,重新起用李广,李广请求派灞陵亭尉和他一起出征,到了军中就把人杀了,然后上书皇帝请罪,正在用人之际,汉武帝不得已没有怪罪,反而安慰他。此一事可以看出,李广气量狭小,睚眦必报,这岂是一名胸怀大志的将军所为,而皇帝心中,未必不会产生疑问,擅权好杀,还不请示汇报,不管哪位上司都不会喜欢这样的下属,李广自掘大坑往下跳还不自知。如前所述,公孙昆邪之所以上书皇帝请调李广,也是因为李广容不得人,而且经常与人争强好胜,担心自己被李广所害而为。与同僚关系闹僵,势如水火,李广情商堪忧。这也是他在朝廷中没有人为其请功说话的原因,即使你勇猛异常,封侯依然难以企盼。

其五,口拙木讷,不善言语。史书记载,李广经常一个人独处,很少说话,与别人在一起时,极少交流,而是独自一人在地上画画,演练排兵布阵,李广唯一的爱好是射箭,没事时与手下士兵比赛射箭,输了的饮酒代罚。大哥呀,拜托,谁不知道你是箭神,谁又能比得过你?以李广的这种性格,无法很好与人交流,即使有些想法,也注定憋闷在心里,尤其是与上司相处时,更是不善言辞或者词不达意,比如与帝国老大汉武帝,以及直接上司卫青。从后来他对卫青的无礼上,就可以看出李广率性而为,既不尊重上司,也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弊端,关键时候,做为一军统帅的卫青并未袒护他,也不向着他,而是间接促成了李广最后的悲剧命运。

元狩四年,汉武帝决定对匈奴发起总攻,派遣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大举进击,李广多次要求参加,皇帝认为李广已不复当年之勇,其次也有心保全李广,可是李广却执意参战,不得已汉武帝分封李广为前将军,随同卫青出发。武帝左思右想,还是不放心,暗中嘱咐卫青,李广多次为匈奴所败,切记不可令其单独与匈奴对阵。此次对于匈奴作战,对于李广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岁月匆匆,李广马齿渐长,再者,此次汉军倾巢而出,军事上未雨绸缪,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在此时,积郁在李广胸中多年的郁闷终于有了机会渲泻,李广将这一仗当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机会,扬名立万,封侯拜爵,一生中的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就在李广踌躇满志,请缨为前锋准备大显身手时,却被卫青告知,随同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合军进击,而将前锋的重任交给了先前失去侯爵的公孙敖,也就是说,前者是配合作战的,而后者极有可能因军功重获侯爵。李广据理力争下无济于事,干脆也不向卫青请辞,怒气冲冲的回到了所在军队,结果因负气任性以及准备不足导致东路军进军途中迷路,卫青的大部队与匈奴接战后,因等不到援军,匈奴单于逃脱,既定的军事计划以流产告终,卫青派长史带着美酒佳肴安抚李广,顺便问起迷路的情况,李广不肯让手下将士担责,又不愿遭受刀笔吏的盘问和侮辱,于是拔剑自刎,一代名将就这样壮志未酬,含恨离世。

李广死后,因其忠贞爱国,爱兵如子,正直廉洁,听到死讯的士兵百姓无不流泪惋惜,李广生前终未得到封侯的武将最高荣誉,是他一生的遗憾。逝者如斯夫,死者长已矣,历史却给予了李广生前所没有得到的最高荣誉,唐德宗年间,李广与其他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被供奉在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千百年来,李广的事迹被人们口口相传,引来多少史家为其惋惜,无数民间为其惆怅,李广至死难以裂土封侯,除了王维说过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之外,其本身宿命难违,恐怕才是解开历史谜团的真正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