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谈应试中的“减负增效”

 郑公书馆298 2016-12-18

于晓冰 水寒说语文

(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

简谈应试中的“减负增效”

按:这是四年前我带初三的时候写的一篇总结。以后带初三我依然这样做,大方向上不变,小问题上有微调,真正做到减负增效。虽然压力重重,但“虽千万人吾往矣”,一定要在应试教育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减负增效”这个口号喊了很久了,结果是越减负担越重。学生哀叹“减负”等于“加正”,老师觉得职业枯竭,每日在如山的作业本中消耗生命。在观念上大家都认同“减负增效”,但在实际行动中没人敢真的“减负”,生怕“减负”的结果是“减效”,那样,不但没有功劳,苦劳也没有了。

初三阶段,本人下定决心有意识地做了一点“减负增效”的工作。

“减负”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三不”,即不加课,不拖堂,不留作业。在初三一学年中,没有增加过任何一个课时,哪怕是年级统一要求的诸如早读或者午自习,也绝对不讲课,早读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朗朗的读书声,午自习让他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有问题可以单独解答,绝对不利用午自习统一做练习,讲练习。做学生的时候就讨厌拖堂的老师,拖堂并不和对工作高度负责划等号,“拖堂等于拖肾”,学生太需要十分钟好好调整一下了,所以,绝不拖堂,通常会在打铃前说完最后一句话,或者留出几分钟让学生消化一下本节所讲的内容。只要下课铃一响,哪怕是有半句话没说完,也要咽回肚子里面去。严格来说不留作业这一点没有完全做到,因为各种原因,初三一年大约布置过10次以内的作业,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即可完成。其他的无论是做任何练习,都在课堂上完成,甚至明确说明不需要在课下提前做好预习,课上会给充分的练习时间,只要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即可。

以上显见“减负”的工作,是不是“增效”了呢?本人初三阶段所接的两个班始终保持在接手之前在年级中的位置,普通班年级第二,实验班虽一直最末,但平均分分差一直没有被其他实验班拉开。中考成绩亦如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增效”的结果差强人意,即使退一步讲,就算是没有明显的增效,但在如此大规模减负的情况下没有“减效”,也相当不易了。除了这个分数上的可衡量的“效”之外,有没有其他的“效”呢?学生把在我教的学科上节约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哪里呢?虽然我希望他们用来更好的休息,更好地生活,但更可能是用来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了,这虽然不是我期待意义上的“效”,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效”吧。

下面简单谈谈本人是如何做到“减负增效”的。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主要基于两点,一点是对中考命题规律的深刻把握,还有一点就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的挖掘。

主要谈谈第一点即深刻把握中考命题规律。

《中考说明》中明确提到中考要做到三个“有助于”。即“有助于高级中等学校的录取工作,有助于促进义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这三个“有助于”可以说决定了中考试题“稳中有变”这个特点,可以说“稳中有变”在分析中考试题中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句非常值得揣摩的话,在初三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抓住试卷总体稳定这一特点,做好主要内容的复习,同时,要看清“变化”的趋势,对新一年的命题方向有所预测。

从2007年开始,本人连续六年参与区初三模拟题的命题工作(现代文阅读中的近一半试题出自本人之手),在命题过程中,通过和专职教研员以及各校兼职教研员对中考试题的研讨,不断加深了对中考试题的认识。

从2006年开始,连续七年参与或主要负责区初三语文阅卷(06年是普通评卷员,07年担任小题组组长,从08年到12年,连续五年担任阅读组或作文组总负责人,其中08 ,09年是阅读组总负责,10年之后是作文组总负责),这样的阅卷经历,使得我非常清楚每一年每一道题评分的具体执行细则。在给学生讲解试题过程中就不会死抠参考答案,而会灵活处理,告诉学生答到什么样的程度就可以得分。在担任作文评卷组组长期间,结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及本区的教学实际,对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做了进一步细化,并积极主动和作文阅卷老师沟通交流,了解他们阅卷过程中的思维状态。潜移默化中影响阅卷教师对作文评分尺度的把握,这一点对学校整体教学而言意义重大,对老师们指导初三学生做好中考作文备考非常有利,能够做到方向明确,事半功倍。在本人教学过程中,也能及时明确指出怎样的作文属于高风险作文,使得那些语文素养较高,但文笔有剑走偏锋之势的学生能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无论当年是否带初三毕业班,也无论有无行政命令,都会非常严肃认真地分析当年中考试题的特点与走向,并形成文字,所做的中考试题分析多次被区和市教研员在各种讲座中大量引用。

通过以上这些扎实的工作,本人对中考命题规律有了深刻的把握,在指导学生备考复习时能够高屋建瓴,有的放矢。

初三伊始,就向学生明确要以“落实基础,提高能力”作为复习的指导思想。就落实基础而言,要做到“扎实,高效。”针对中考特点,有范围的部分固然要扎实落实,但要杜绝为落实而落实,低效重复,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提高能力而言,应做到“抓住典型,明确思路,关注变化,认清本质。”针对试题稳定的部分要“抓住典型,明确思路”, 针对试题变化的部分要“关注变化,认清本质”。

就落实基础如何做到“扎实,高效”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中考生词表的处理。一般的处理情形是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查出每个词语的意思,抄写在作业本上,然后每个词语抄写若干遍,这是典型的“低效”的做法,我的做法是先明确词语的考点是什么,比如,读音的部分明确“两考两不考”,即,考多音字,易误读字。不考轻声变调,不考拼音规则。然后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通读词语表,圈画出重点要考查的读音,采取集中歼灭与各个击破相结合的办法,在课堂上就把读音问题处理完了。在字形方面,也绝对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抄写多少遍之后记住,而是要分析学生错别字成因,通过字源,字形,字义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有机整体的把握某个汉字,而不是机械的记忆。

另一个是中考文言文的处理。中考文言文有明确的篇目范围,一般的处理方式是“穷尽”,把绝大部分未经精心筛选的字词一股脑塞给给学生,练习到学生手部小肌肉酸痛为止。这是一种很明显的低效的做法。我的做法是先通过中考试题带领学生明确文言考查的核心是字词,字词考查的重点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字,尤其是现代汉语常用的而古代和现代解释又有不同的词语。明确了这些之后结合我个人的经验,把每一篇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圈画出来,分出一级词汇与二级词汇,其他的词汇明确可以不必记忆,尽可能减轻学生负担。翻译句子也一改之前的每一个句子都要翻译的办法,而是教给学生翻译句子的基本原则,即“字字落实,调整句式,补充缺失”,在准确掌握词语释义基础上采用这样的方法翻译句子,把特殊的句子标注出来,单独记忆。结果是中考中所有考查到的字词及句子翻译都在我考前给学生圈画的重点范围之内。

就提高能力如何做到“抓住典型,明确思路,关注变化,认清本质”说两点做法:

第一个做法是明确每一阶段的练习侧重点是什么,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能找到的练习不分先后的都塞给学生,而是有阶段有目的的给学生。

初三伊始考虑到学生对中考的方向还不是很明确,就先结合一套中考试题,简要分析中考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注意,不是详细讲解当年中考试题的考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中考的概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中考是怎么一回事,消除畏难情绪和畏惧心理。

然后,根据学生能力特点,精心选择一小部分历年的模拟试题来讲解,对现代文阅读部分,拿出原文与考试文相对照,让学生理解命题人的思路(尤其是利用这几年亲自命题的现代文阅读的原文和考试文,结合命题经历讲解该题命制过程中的一波三折,这一过程中的思维是如何调整的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渐次达到中考的能力要求。

在初三第一学期期末之前一个月到第二学期一模之前,开始给学生讲历年真题(为了让学生对历年真题有一个明确的纵向的发展认识,我自费给每个学生印刷了一套2005年-2011年的中考真题及答案),这一时期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解决中考问题的能力,这时把中考中最优秀也是最有效度的中考真题拿出来细细讲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既为了检验前一段时间练习模拟题的效果,也为了通过中考真题快速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第二学期“一模”之后则提出“从模拟看中考”的指导思想,这个“看”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回顾”,要从模拟题中看出历年真题的影子在哪里,一个是“展望”,要有意识地预测一下今年中考会走怎样的命题路数。而绝对不是模拟题一下来就一下子陷入到模拟题的题海中不能自拔。二模结束之后再次给学生明确只要看真题即可,因为真题是最珍贵的,把这部分试题弄清楚了可以以一当十。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避免陷入模拟题的题海中而偏离了真题的方向。

第二个做法是让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有明确的题型的概念。这个题型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题型概念,不仅仅包含知识点,而且包含能力点。让学生从最初会做一道题,到会做一个类型的题,到最终打通所有类型的试题回到语文能力本质上来答题。这样,即使再有千变万化也可以看出是形式上的变化而非本质上的变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人结合历年中考试题,既把同一年中考题每一个都讲解清楚明白,也把每一个题在下一年以及下下年的发展变化是怎样的给学生明确提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俯视中考,看清中考命题的全貌,而不是仰视中考,在题海的重压下垮掉。例如,06年的第6小题是一个选择题,考查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补全标题,08年的第3小题也是一个选择题,是结合语境做好语句衔接,09年的第8小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题中的补写宣传语的试题,我就会带着学生撕下命题形式变化这一外包装,从本质上看这三个试题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做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对说明文的关于语言使用准确性的考点从09年到11年的命题路数做了逐一梳理,并结合各区的一二模模试题,对本年度的中考试题中说明文第一题做了准确的方向性的预测。例子很多,不再一一枚举。

简单谈谈第二点即挖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

初三第一节课,就要求学生明确一点,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作为老师的特点是擅长研究,而不擅长“死揪”。千万不要再“等、靠、要”,觉得我不学老师会着急。对于长久以来习惯了被老师牵着走推着走的学生来说,这么说是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的。因为他们接触到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崇尚“严格要求”的。那么,接下来下定决心在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就非常重要了。最初学生确实还是不紧不慢,走走停停,处在观望的状态,慢慢地他发现老师确实不“死揪”,而那些积极主动的学生的成绩快速上来,自己的成绩被拉开之后,就有了危机感了。以作文为例,初三一年从没有催促任何一个学生写过一篇作文,但班级当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考前都至少有四到五篇修改好的文章。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一学年中找老师面批的次数不下二十次。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在某种意义上不需要挖掘的,只要保持就好了,因为这种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天然的求知欲的延续。我们的学生不是不能主动学习,而是太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推着走,压着学了,懒惰或者干脆对抗的情绪就潜滋暗长了。

在应试教育的大潮裹挟下,越来越有“英雄不问出处,分数不问来路”的趋势。每个身处其中的人似乎都有不能自拔的苦衷。学生要分数,因为分数是敲门砖,老师要分数,因为分数是业绩表。分数是最容易测量的也最容易把控的一个因素。但如果我们在教育理念上认同应该“育人”而不是“育分”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关注在教育过程中的其他变量,尽管这些变量并不可以完全量化,但是,却是确确实是存在的,甚至是比分数更重要的。为了成为一个“人”,我们的学生应该“俯而学”,更应该“仰而思”。为了培育出一个“人”,我们的老师也应该“俯而教”,更应该“仰而思”。

只要做到时时自觉的“仰而思”,应试也可以 “减负增效”。减负节约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哪里呢?太多太多了,哪怕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那也是比现在这样要好的人生,不是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应试过程中的 “减负增效”,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已,严格说来,连教会学生“会求知”都算不上。还有更大量的工作等待着我们教育者去做,那就在教育中真正教会学生会做人,会办事,会生活,或者更确切的说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的过程,更是我们作为教育者自我成长的过程。

后记: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确切说在初三进行“减负增效”的实践之前和之中,阅读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籍,尤其是华东师大的“大夏书系”和“首师大的尊师园书系”,对教育有所思,但为避免“吊书袋”,本文没有为了加强说服力而征引其中的任何一本书的内容。因为有无说服力很多时候是建立在有无共同理念的基础上的。有兴趣的同仁可以看看尊师园书系中的《家庭作业的迷思》《没有围墙的学校——体制外教育的天空》《种子学苑教育手记》《乖孩子的伤,最重》《孩子为何会失败》以及大夏书系中的《不跪着教书》,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源创教育:致青年教师》《过去的教师》,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让人成为人》,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过去的中学》,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教师人文读本》,岳麓书社的《生命因你而精彩——生命教育教师读本》等书籍。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寒说语文。每次会有更为新鲜的文章提供给诸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