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史上最伟大的24位电影摄影师分享令他们难忘的电影镜头

 毛孩_张吕_罗 2016-12-18

★ 如果说编剧是电影的突触,导演是电影的心脏,那么摄影就是电影的眼睛。

几乎在每一部电影的简介上,前三个栏目依次归属于导演,编剧和演员,就好像手表的界面,人们永远只关注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转,却往往忽略了工业齿轮的动作。一部电影的制作,就好像手表的工作原理,离不开台前的风光和幕后的辛酸。在全部的电影工种中,有一类人,他们充当了电影的眼睛,电影的内容全部由他们影像化,然而,当电影上映之后,观众往往不了解这些伟大的“眼睛”。这就是电影摄影,在黑暗里寻找光明的无名英雄。


有鉴于此,电影国际(film_inter)选取了24位电影摄影大师,并分享那些他们各自难忘的电影镜头。


1、罗杰·迪金斯——《伊万的童年》

摄影师——推荐电影片名


罗杰·迪金斯可能是当代最伟大的电影摄影,甚至没有之一。作为科恩兄弟的御用摄影,他还参与了一系列伟大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美丽心灵》等摄影工作,迄今为止共获得11次奥斯卡提名。

罗杰·迪金斯最中意的电影镜头来自于苏联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指导的《伊万的童年》,“我并不了解怎样去选择一个难忘的镜头,我认为这取决于你当天的情绪,但是《伊万的童年》中的小男孩伊万穿越苏德交界线河流的镜头是我最喜欢的。镜头中穷乡僻壤的破败风光和被击落的飞机所构成的黑白影像令人陶醉,我不知道影片的摄影瓦季姆·尤索夫在水中用的是何种摄影机,但我敢肯定那摄影机要比我们现在用的沉得多。尤索夫还拍摄了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一部同样及其好看的电影。尤索夫不久前过世了,我很遗憾从来没见过他一面。”


2、本·希尔森——《我是古巴》

本·希尔森是导演托尼·斯科特(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之弟)的长期合作伙伴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拍摄了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2》等大片。希尔森擅长拍摄诸如战争,爆炸在内的各种火爆的电影大场面。

本·希尔森最喜欢的电影镜头来自于1964年的影片《我是古巴》,“电影最令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其所传递的能量,在我看来,《我是古巴》的一系列开场镜头有一种真实而独特的美。从某些方面看,《我是古巴》是一部令人难以置信的电影,不仅使因为它是一部五十多年前的老片,还因为它所包含的多元文化和别样风格,尤其是影片的开头就将这些能量一一传达给观众。影片的一开场拍摄了河流,乐队,游泳池人群等不同事物,采用纪实的镜头手法,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古巴风情。”


3、劳里·罗斯——《饥饿》

劳里·罗斯是一位来自英国的电影摄影师,作为一名摄影新星,劳里·罗斯担任了英国著名独立电影导演本·维特利的多部影片《观光客》、《杀戮名单》的摄影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业界关注,罗斯的信条是把摄影当作挑战,不断突破并超越自我。

劳里·罗斯对电影镜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在技术层面上,我欣赏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镜头,并探究这些镜头是怎样拍出来的,但于我而言,我最喜欢那种看起来很简单却充满想法的镜头,影片《饥饿》中迈克尔·法斯宾德和利亚姆·坎宁安在监狱中的谈话场景就是这种镜头的直观体现。两位演员的在镜头前表演是如此精彩,以至于你不用再剪辑。这个镜头看起来是如此的真实,我们好像置身于影片中的监狱,但我们只是旁观者,并未介入角色的对话。我不确定是否还有其它的镜头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一个镜头就能表现出整部电影。”


4、迈克尔·索罗维斯——《公民凯恩》

迈克尔·索罗维斯是罕见的全能电影人,从摄影师转型导演,拍摄过知名美剧《绝命毒师》和《权力游戏》。迈克尔·索罗维斯认为电影摄影最重要的是将镜头和故事情节融合在一起,而不是一味追求精致的画面。

迈克尔·索罗维斯最喜欢的镜头来源于《公民凯恩》,影片的类型和他的摄影品味如出一辙,“格雷格·托兰德(影片《公民凯恩》的摄影)是一位划时代的摄影大师,他重新定义了摄影,把摄影从技术层面上升到艺术高度。真正的摄影在你拍摄以前就开始酝酿了,你的脑海中早就将镜头的构图和预言思考完毕。对我来说,《公民凯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是从夜总会的外景,到雨打窗户,慢慢过渡夜总会中呈坐姿的苏珊,再到站在苏珊周围的人的轮廓。你可以从顺着这一系列镜头一直遐想下去,因为它和影片本身的故事情节契合地如此完美。


5、肖恩·博比特——《我是古巴》

肖恩·博比特如今在电影圈大放光彩得益于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载》,作为该片的摄影指导,肖恩·博比特和导演史蒂夫·麦奎因堪称黄金搭档,他们一共合作拍摄了5部短片和3部剧情长片。

在被问及最喜爱的镜头时,肖恩·博比特和本希尔森一样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堪称“诗电影”最高境界的《我是古巴》,“《我是古巴》中有很多独特的镜头,我最印象深刻的镜头是红旗的角度以推镜头描绘参加学生葬礼的人群,镜头的一开始对准了被政府残害的学生的遗体,接着镜头分成了四层:一方面继续对准葬礼的程序,一方面又开始拍摄某个雪茄工厂,然后镜头慢慢穿越各种建筑物,最后停留在雪茄工厂的工人从窗口向外看着参加葬礼的人群。很难想象1964年就能拍摄出如此迷人的长镜头,那个时候可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的摄影装备和器材。”



6、丹尼尔·明德尔——《猎鹿人》

丹尼尔·明德尔早年受到著名的兄弟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托尼·斯科特的起重,不过他之所以出名还是因为在J·J·艾布拉姆斯的《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影片中担任摄影工作。

在谈及最喜欢的电影镜头时,丹尼尔·明德尔选择了迈克尔·西米诺执导的《猎鹿人》,“当我年纪还小的时候,我深深的被看过的电影和电视所影响。我现在还记得自己18岁的时候看过的电影《猎鹿人》,它改变了我的生活和我对电影的看法。《猎鹿人》中三兄弟进行俄罗斯轮盘赌的镜头场景。每次观看这个镜头时我的内心都抽搐不已,因为这个镜头实在是太残忍无情了,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个镜头是如此的真实和触目惊心以至于我忘了自己在看电影,沉醉其中。镜头的画面构造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每当我进行电影拍摄思考镜头构图时,我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这个镜头。”


7、唐纳德·麦卡尔平——《阿拉伯的劳伦斯》

唐纳德·麦卡尔平被称为澳大利亚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早年在澳大利亚影坛获得轰动后他收到了来自好莱坞的邀请从而进军美国,并在2002年凭借影片《红磨坊》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

唐纳德·麦卡尔平在挑选最喜欢的镜头时选择了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这真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一个好的镜头必然和整部影片相吻合。《阿拉伯的劳伦斯》中有一个镜头是奥马尔·沙里夫饰演的哈里苏部族首领阿里在沙漠中突然出现。这个镜头虽然拍摄起来很简单,但镜头所传递出来的力量却非常强劲。影片的摄影弗雷迪·杨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我和他见过几次面,他非常的平易近人。从他的身上我明白了一个电影摄影必须努力工作并且形成自己的镜头风格。”


8、哈里斯·杰姆巴鲁克斯——《雾都孤儿》

哈里斯·杰姆巴鲁克斯1970年出生于欧洲小国塞浦路斯的尼科西亚,虽然早年的摄影生涯充满坎坷,近年来凭借着《妈妈咪呀》、《雷神索尔》等电影的拍摄经历,哈里斯·杰姆巴鲁克斯越来越受到好莱坞的青睐。

对于印象最深刻的电影镜头,哈里斯·杰姆巴鲁克斯选择了1948年大卫·林恩拍摄的《雾都孤儿》,“对我而言,电影的布景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大卫·林恩的《雾都孤儿》的开场镜头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镜头之一。影片的开头六分钟没有一点声音。我一直认为电影的伟大在于演员的表演和剪辑,镜头,配乐的相互融合,《雾都孤儿》在我看来是这一理念的典范。影片的一开场便交待了主人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遭遇了暴风雨的袭击,这个镜头是如此的完美,观众即使不了解剧情也能感同身受。我很难想象1948年就能拍摄出暴风雨的镜头,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这个镜头如此印象深刻。”


*篇幅原因,大家可以关注电影国际,查看摄影师眼中伟大的画面(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