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老天爷抛弃的精绝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神秘消失?

 昵称987986 2016-12-18

不管大家看没看过这部小说,《鬼吹灯》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而且,2015年底,两部改编自《鬼吹灯》的大片先后上映,一部名唤《九层妖塔》,一部名曰《寻龙诀》,震撼银屏。马上由靳东和陈乔恩主演的《精绝古城》网聚也将在qq视频上映。被老天爷抛弃的精绝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神秘消失?

那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精绝古城,又是什么原因让其一夜之间消失的呢?

在被人们称之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大片古老王国的遗址,据史书记载,在西汉时期这里一共大大小小林立着36个王国,其中在尼雅地区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国家。《汉书·西域传》曾这样记载:这里离长安有八千八百二十里,住着四百八十户人家,养着士兵五百人,这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这个遥远的精绝,有官有民,有兵有将,俨然是丝绸之路上机构完整的要塞。但是到了公元4世纪左右这个国家突然神秘地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又为什么会神秘地消失,在西方世界人们为什么会把它称之为是东方的庞贝呢? 2000年来,精绝国掩埋在茫茫沙海中,它的辉煌和废弃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未解之谜。被老天爷抛弃的精绝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神秘消失?

复原图

1901年,英国著名探险家、考古学家、丝绸之路的盗贼和魔鬼斯坦因在中国新疆地区进行全面考察活动时,偶然发现精绝古城遗址,6天后,他把从古城中搜集到的764件佉卢文木牍、58件汉简及其他如汉代铜镜、铜钱、乐器、弓箭、玻璃器、水晶饰物、木雕、丝毛织物、地毯、漆器残片等珍贵的文物共装12大箱,运往伦敦。尼雅的二次劫难就此开始,斯坦因离开尼雅时说'此次再见,绝非永诀'!斯坦因在30年间先后四次来到尼雅遗址,并掳走大量文物,尤其是第四次,也就是1931年,在其发现的一块书简上'汉精绝王承书从……'这7个字才直接清楚地肯定了木简出土的废墟确实就是精绝古国。被老天爷抛弃的精绝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神秘消失?

精绝古城遗址

精绝古城的人们好像是一夜之间就消失了,而且消失的很是匆忙,这些从斯坦因的发掘记载里面就能看出来::'从这批契约埋藏时得到的照顾以及对埋藏地点的标示来看,文书的主人明显是在紧迫中不得不离去,但却抱有重返的念头。鲁斯塔姆(发掘队员)一下就猜到那块标志的用意,因为现在农民被迫弃家而去时,他们仍然这样做。在掩埋时既没有遮盖,也没有用容器来保存这批极有价值的文件,这本身也清楚地表明离去之匆忙。'而且,考古学家在尼雅遗址的一所房子废墟中发现一只狗的遗骸。它的脖子上拴着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在柱子上。显然,主人离去时忘了解开绳子,这只狗活活饿死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精绝国的官员匆匆离去而又觉得自己能马上回来,让狗的主人在离去时连爱犬的绳子都忘了解?但他为何又一去不返?如果说精绝的居民真的集体迁徙了,他们究竟迁到了哪里?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一切的一切成了未解之谜。被老天爷抛弃的精绝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神秘消失?

想象图

不过,唐朝时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或许能够说明点什么!

'从媲摩川东进入沙海,走200多里,就是尼壤(尼雅)城了。尼壤城周长三四里,位于大沼泽地中。那里又热又湿,难以跋涉,芦草生长茂盛,没有可以通行的途径,唯有进入城中的道路可以通行,所以往来的人没有不经过这座城池的。而于阗则以此地作为其东境的关防。从尼壤继续往东走,就进入大流沙地带。那里沙流漫漫,聚散随风而定,人走过之后留不下痕迹。也正因为这样,有很多人在那里迷路了。在大流沙地带,放眼四顾,都是茫茫沙漠,分不清东南西北。因此,那些往来的行旅就把别人的遗骨聚集起来作为路标。不仅分不清方向,那里水草也很缺乏,热风肆虐,风起的时候人畜昏迷不清,很容易染上疾病。人们在那里时不时地还会听到歌和呼啸的声音,有时会听到哭泣之声。不知不觉间,人就会跟随声音,受到魅惑,不知道身在何处,这样一来就经常有走失的人。这都是鬼魂精灵所干的事……'被老天爷抛弃的精绝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神秘消失?

歌声和哭泣的声音向人们不听的诉说着精绝古国的历史,引导人们走向他们走过的不归路。

被老天爷抛弃的精绝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神秘消失?

九层妖塔

精绝国消失的真相到底在哪里,人们究竟能不能找到答案?也许,我们再也无法知道答案了。矗立在尼雅遗址上的古树亲眼目睹了当年商贾穿行的繁荣景象,也见证了精绝国的消失,它在沙漠的尽头,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