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要不要像拜伦一样,去看看偶像书里的风景?

 也无风雨18 2016-12-18

1816年5月25日,英国诗人拜伦来到了日内瓦湖畔,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新基友,诗人雪莱。这两个人的相遇,是神奇的。

 

因为,他们都为了日内瓦湖而来。

 

为什么偏偏是日内瓦湖呢?

 

当时,拜伦和雪莱同时都爱上了卢梭的一本小说——《朱莉-新爱洛伊丝》(Julie, ou la Nouvell e Hélo?se,1761),小说的背景设定是日内瓦湖畔。



△ 日内瓦湖     photo@nipic.com


因为看书看得入迷,拜伦和雪莱两位迷弟都想要感同身受一下卢梭笔下的人间仙境,从而跑到日内瓦湖畔的瑞士小镇赛雪龙(Sécheron)一探究竟。

 

迷弟+迷弟,那就是迷弟的平方啊,杀伤力大增!

 

他们很快决定,只看看日内瓦湖怎么可以,我们还要对照着卢梭的这本《朱莉》,走遍女主人翁朱莉和情郎偷情的地点!

 
△ 朱莉和情人圣·布来尤思


说干就干,两个人很快策划起来。

 

不过,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被糟糕天气推迟了。

 

因为前一年印尼火山,导致天气反常,所以1816年瑞士的整个夏天都是降雨低温的,那年也被称为无夏之年。

 

拜伦和雪莱这两位可不会闲着,他们待在室内,和同行的两人一起玩起了——讲!鬼!故!事!大!赛!

 

换作平常,说鬼故事也就是天马行空地海聊,目的在于打发时间。但这四个人凑在一起,居然聊出了两本伟大的著作——西方文学中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和现代吸血鬼小说的开山之作《吸血鬼》,分别由雪莱妻子玛丽和拜伦的医生约翰创作。

 
△ 《弗兰肯斯坦》里的科学怪人形象


我们讲讲鬼故事,只能吓唬吓唬自己,看看人家,讲讲鬼故事,能产生世界名著!惭愧吧!!

 

讲讲鬼故事,聊聊小说,写写诗,开心但不尽兴,最后还是决定出海航行。

 

于是,《朱莉》之旅开始了!

 

一般人在出海航行时,遇到海上掀起风暴或是雷雨肆虐,通常都要避开,可是,这两位臭味相投的诗人和我们不一样,人家玩的就是刺激!

 

他们朝暴风雨出航,深入险境。

 

最浪漫的是,这两位诗人一旦到达《朱莉》里出现过的场景,就停下来,依地点挑选出书里适合的篇章,朗读给对方听!

 

顺便说一下,拜伦长这样




雪莱长这样




这简直相当于,小雀斑和抖森在你面前读莎士比亚!

 

在海上的航程中,暴风雨越来越大了,就像拜伦说的那样:


滔天巨浪为四下平添壮丽,不过,偶尔也为小船带来危险。

 

拜伦是顶尖的泳将,而雪莱是旱鸭子。

 

在暴风雨中,两人的船很快就灌满了水,拜伦脱下大衣,对好基友雪莱说,别怕,我一定会救你的。

 

雪莱的回答令拜伦吃惊,拜伦后来写信给朋友说:


雪莱答以莫大的冷静。除非他被巨浪打到礁岩去上,而礁岩又高、又利,不巧还有危险的浪头打来,或许可以一救。”

 

傲娇的雪莱!

 

海上的暴风雨令这两位诗人兴奋不已,但更加令他们兴奋的是,他们遭受暴风雨的地点,正好跟卢梭小说《朱莉》里,朱莉和她的情人因暴风雨而几乎翻船失事的地点是一样的!

 

“倩影于浪涛中挣扎。死亡的惨白,将她的玫瑰双颊抹得呆滞无神。” ——《朱莉》

 

还有比这更巧合的事情吗?

 

有惊无险,最终,拜伦和雪莱,和小说里的朱莉情侣一样,侥幸脱险上岸了。

 

这段经历给两位诗人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拜伦在写作自己的代表作《唐璜》时,那段出航的船难情节,无疑来自那次旅行:

 

在午夜一点钟,风力突然变得猛烈,

船被摆进了波浪之间的槽穴,

浪头猛击船尾,船竟被打破了一个口,

后船柱和骨架都被打得松散,

险滩还没有让船越过,

船尾的方向舵又与它告了别;

这时船里的积水已高达四英尺

......

将近黄昏时候,这阴沉暗淡的白昼

在茫茫的海面上沉没;像个面幕,

揭开它时就见虎视眈眈的凶恶的脸

正面对着你:黑夜就这样暴露

在他们绝望的面前;令人窒息的漆黑

 

上帝眷顾了这两个幸运的人,但不会永远眷顾。

 

六年之后, 1822年的夏天,拜伦和雪莱的心思又活络了,他们决定再次结伴出航。

 

为了这次航行,他们在意大利的拉斯佩齐亚湾(La Spezia)买了两艘豪华帆船。拜伦的是宏伟的纵帆船,取名作“波利瓦”(Bolivar)。雪莱的是狭长的小快艇,拜伦帮雪莱的船下订时,还要求主帆要漆上“唐璜”二字。雪莱大概不太高兴,给船帆弄了一个大补丁,更名为“艾莉儿”,这是莎翁名剧《暴风雨》里的精灵之名。

 
△ 《暴风雨》里的精灵形象


这很像一个flag。

 

雪莱把自己的藏书搬上船,在海湾漫无目的漂了好几天,一手掌舵,一手捧书。他的“艾莉儿”如同精灵一般,快速掠过其他船只。

 

“雪莱待在湖上的时间,比我要频繁得多,不分昼夜,往往一待好几小时。像是住在湖上,他爱到无法自拔的就是那船。” —— 拜伦

 

以速度取胜的船只,危险性也极大。七月的一个午后,天色透着凶险,“艾莉儿”轻巧掠过水面,一阵狂风,高大的船帆东摇西晃,船翻了。

 

这一次,雪莱的身边没有拜伦,而雪莱仍旧没有学会游泳。

 

十天后,尸体冲上岸,通过口袋里的一本诗集,人们确认了,那是刚刚三十岁的雪莱。

 

1822年8月16日,雪莱的遗体由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并在第二年一月回到罗马,这位浪漫主义诗人永远栖息于“新教墓园”(Cimitero Protestante)。



△ 雪莱的墓志铭     photo@迟迅寻欢记


墓碑上,刻着的是莎士比亚的名作《暴风雨》(The Tempest)里的诗句:


朽灭丝毫未见其人之身

只是落海历经巨变之深,

化作富丽的异宝奇珍。

 

雪莱遗体火化时,拜伦满怀懊悔,跃入水中,游了3 英里,一直到波利瓦,他才回头。

 

他把自己的船卖掉,再也不出海旅行。

 

他用他的余生,怀念这位,和他一起,因为一本书,而开始一段旅行的朋友。

 

这个故事,我们是从《古典时尚考》里看来的。


你是否也像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一样,为了偶像书里的一两个情节带着一颗纯粹向往的自由之心,出去看那书里的风景呢?

 

如果有,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我们将选出一条最走心的评论,送出这本值得深度阅读的《古典时尚考》

 


作者: [美] 杰西卡·克尔文·詹金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译者: 宋伟航


时尚专栏作家杰西卡悉心精选100则古典流行文化的词条,以诙谐的笔触、富有想象力的描绘,以及有据可依的历史考证,撰成一部时尚小百科全书。其中收录了优雅、稀奇、平凡、有趣之事,勾勒格调为何物,成功融合古怪与实用,将艺术、时尚、饮食、旅游、居家、园林等领域的流风变化分以条目介绍,是一本目光独具的导览之书。数则轶事贯串,烘托历久弥新的美感泉源和妙趣横生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时尚演变的古典风情画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