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士人拒绝不劳而获

 晓梦啼莺 2016-12-18

瑞士人拒绝不劳而获

彭玉宇

这些年,咱中国人被认为有钱了,世界顶级奢侈品成了许多出国者的扫货对象,搞得外国人一愣一愣的。但我觉得这是典型的土豪习气,兜里有钱一定要急着显摆,否则仿佛就锦衣夜行了。

这除了土豪习气,还有些坐井观天的意思,因为世上比中国人有钱的国家太多了,比如老牌富翁瑞士。只有800多万人口的瑞士有多富?去年其人均税前收入每月约6500瑞士法郎(约43207元人民币),瑞士的消费水平是,普通人一顿饭约需20法郎(130人民币),市区房价1.1万瑞士法郎(约7万人民币)。我们要达到瑞士人的生活水准,除了房价,其他指标大约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奋斗。

而最近有件事情,似乎更加可以作为旁证来证明瑞士的富裕程度,但今天我不是垂涎瑞士人的富裕而是佩服他们的理性。

2013年,瑞士公民丹尼尔·特劳布和一些知识分子大力推动一个“无条件收入”提案,出发点是既免除了生活的后顾之忧,又让人们变得更有创造力,并就此希望将工作和收入脱钩,人们即便不工作,也能体面地维持生活。通过一年多游说,此提案获得了12.6万瑞士人签名,已具备瑞士联邦宪法只要“集齐10万个赞成签名就可以进行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通过”的必要条件。

65,瑞士全国就此项所谓保障全民收入提案进行投票,以决定是否向每个瑞士公民(含在瑞士居住满五年,有合法身份的移民)无条件发放2500瑞士法郎(约合1.68万人民币)月薪。若获通过,瑞士将成为无条件向所有公民发放补助的第一个国家。然而,约78%的国民投票否决了全民补助提案。

躺在家里拿钱,那是多好的事儿啊,不仅仅是天上掉馅饼,而且可谓是天上掉现金呀,做梦都要笑醒的,瑞士人居然不领情,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这是我们的想法。瑞士人觉得那样做政府将增加支出2080亿瑞士法郎(13769亿元人民币),势必大量增加税收,阻碍经济发展,使得公民失去工作动力、创新动力,因而投反对票,而赞成“无条件收入提案”的也仅仅占投票人数的4%而已。能主动否决优越生活待遇,可见瑞士人的理性和责任心是值得学习和尊敬的。据媒体挖掘,近些年瑞士人已先后通过全民投票否决了增加带薪休假日,拒绝取消义务兵役制,拒将最低工资写入法律等事关“民生”的提案。

国家国家,我觉得瑞士人是真正把国当成了家。家庭中难免会有人想不劳而获,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这样家庭一定会被坐吃山空,所以瑞士的主流民意是否决“无条件收入提案”。我以为瑞士人是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不是口号,而指望国家“养活”自己则比喊口号还要无聊。

说到这儿,我突然冒出一个不好意思的想法,如果咱中国人遇到这样的提案,假设也来一个全民投票表决的话,会是什么结果呢?

不干活就能过上小康生活当然是好事,“按需分配”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但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大家啥也不干坐等享受,能不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呢?当然不能,老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馅饼。何况就算掉了一次,也不可能老有馅饼砸人。

我们现在有“低保”政策,这无疑是民生福祉,对弱势群体而言尤其如此。然而现实生活常常会出现少数年轻力壮、身体健康的人拼命要往低保队伍里挤,不答应就找社区、街道闹,而且把自己能吃低保当成炫耀资本,病态地觉得自己吃低保是有本事有面子。在年轻力壮的“低保”群体中,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通宵达旦打麻将,空闲了买半只烧鹅几瓶啤酒,过得甚是逍遥。如果有人不知趣劝他自立自强,他没准啐你一脸。如果,每月给他们发得更多些,过得是不是更大爷?更普遍的是,现在许多人觉得带薪假期永远不够,一年有365天才爽。国家普及全民医保,却有人刷医保卡提现、刷医保卡卖药……这类人,如果让他投票决定是否通过“无条件收入提案”、是不是增加带薪假期等,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就此而言,瑞士的富裕,就是来自于国民的理性和责任。若没有这个基础,说什么都是空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