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花古城

 waiwlu 2016-12-18

           

             

1
               
               
                历史悠久,是于洪区十座古城之一
             


        编辑
           

           

             

               
               
                图片高花古城,历史悠久,是于洪区十座古城之一,迄今已有一千零六十年的历史。

“城址位于沈阳西部高花乡高花堡村西约三百米处,潘杨公路曲古城横越。高花乡西南与辽中县接壤,北与新民县相邻,南临运河与彰驿站乡隔河相望,东与大潘镇毗连。虽然这座古城的城垣早已颓废,城池湮没,但四周遗迹清晰可辨。”

高花古城与沈州城(沈阳城),同时出现在史册上,古城建于辽天显三年(公元928年)十二月。

“辽太祖于天显元年从征渤海国,改渤海国为东丹”。到天显三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渤海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的广大地区。渤海大湮撰被辽伐灭后,在天显三年(公元928年)将渤海民大部南迁。渤海铁利府领广、汾、蒲、海、义、归六州,将广州黎民迁到此地来。据文献记载,广州附郭昌义县,在今辽宁省沈阳西南六十里之大高花堡。于天显三年将渤海民徙来此地定居后,初称铁利州。到统和八年(公元990年)改称广州,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又将汉族迁此,在广州城内出现的建制---昌义县。该古城为方城,每面约五百米墙为土夯筑,异有明显的辽代建筑形式,外围沟堑,除东南角一九五八年被积肥建房取土外,余段至今尚有遗迹,清晰的墙垣真迹可为考古和历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素材。城墙最高处约3米多,有古砖瓦黑陶器片散布其间。至辽天庆六年(公元1116年)辽朝被大金伐灭,该城被金军占领后,当时沿袭前名,仍称昌义。到金代皇统三年(1143年)州废,相隔二十七年后,又到彰驿站筑新城。到了明代人户增多。这里称为“庄光堡”。清代发展成有战略意义的基层军事组织,具有政治、生产、军事三方面职能的“高花牛录”因此又被称作高花牛录堡,在历史的长河中简称今名---高花(华)堡。

①《东北通史》317页。

②《辽史》太宗纪。

③《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三建置沿革。

④《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编说明。

⑤《奉天通志》卷二百五十八石刻五。

⑥《内务府档案》第2403号嘉庆二十四年十月十四日。

高花堡清代叫“高花牛录堡”那么什么叫“牛录”呢?查百度才知道:

牛录制是满族的一种生产和军事合一的社会组织。

满洲人(其前身为女真人)出兵或打猎,按族党屯寨进行。每人出一支箭,十人为一牛录(汉语“箭”的意思),其中有一首领,叫“牛录额真”(汉语译为“佐领”)。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黄、红、白、蓝四旗,分别打黄旗、红旗、白旗、蓝旗。四十三年(1615年)扩大为八旗。原四旗名称冠以“正”,另四旗名称以黄、红、白、蓝冠以“镶”,即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新增的四旗的旗子,镶黄旗的旗子在黄色旗上镶红边,镶白旗的旗子在白色旗上镶红边,镶红旗的旗子在红色旗上镶白边,镶蓝旗的旗子则在蓝色旗上镶红边。

  每旗原则上应该包含二十五个牛录,每个牛录有三百人,共计七千五百人。但是实际上,每旗的牛录数量都是不一样的、都不是固定的、都是随时可以按照皇帝个人的爱好而不断变更的。如努尔哈赤在位时期的八旗牛录数量大致是这样分布的:正黄旗四十五个牛录,镶蓝旗三十三个牛录,镶红旗二十六个牛录,正红旗二十五个牛录,正白旗二十五个牛录,镶黄旗二十个牛录,正蓝旗二十一个牛录,镶白旗十五个牛录。

牛录的长官叫牛录额真。五个牛录为一个甲喇(汉语“队”的意思),首领叫甲喇额真(汉语译为“参领”),五个甲喇为一个固山(汉语“旗”的意思),首领叫固山额真(汉语译为“都统”)。每个固山设左右两个梅勒额真(副都统)。一个固山即为一旗。八旗的最高统帅叫“汗”,先是努尔哈赤,后是皇太极。固山额真由其子侄担任。努尔哈赤与各旗旗主都有精锐卫队,叫“巴牙喇”。

但是不明白当地人为什么管这座古城遗址叫“高丽城”?是考古学家错了呢?还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错了呢?是当地人以讹传讹吗?

好在于洪区政府还在这里立了一块牌牌,虽然简陋,但也算是为子孙后代做了一件好事。不知道划归铁西新区后政府还会有什么作为?

看来这座古城遗址虽然鲜为人知,但资格却可以和沈阳城资历一样古老。其资格甚至超过了东陵、北陵、故宫。这样的古城遗址如果不加以保护会愧对子孙后代的!

古城附近地势平坦,城址所处之地,附近村民一直从事玉米及当地著名农产品西瓜的耕种,望眼四周,尽管古城断断续续,但整个城址形状依然保存,在北墙中部外面还保存有瓮城门城墙。如果不知道底细,你会认为这里不过是一处自然形成的黄土岗。

去年成立细河区时,城址附近区域开始动迁,在古城内耕种的农民认为盖大棚会得到更高的动迁补偿,纷纷在古城遗址内盖起了大棚,也影响了古城的原有景观,甚至有的村民在进行土建时干脆就取城墙土。古城遗址现状堪忧!

这里仅有一块于洪区政府立的牌牌,但现在这里已经不归于洪区管辖,所以对保护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有人竟在古城上种上了庄稼。

在流经我区的浑河流段,曾经发生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当年袁崇焕用炮火重伤努尔哈赤,皇太极于水路退兵,袁崇焕得知后沿浑河追杀,而努尔哈赤就是亡命于我区的翟家乡大埃金(爱鸡堡),袁崇焕也是追赶到彰驿乡时才止步撤兵的,彰驿乡同样也在我区境内,我们著名的沈水从小辽河改名为浑河的传说也是源于此事件,在彰驿乡浑河的北岸,还有两座重要的辽金时期古城遗址,分别是位于彰驿村内的彰驿古城和位于高花村西500米处的高花古城.

两座古城在元代历史研究,建筑考古,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研究等方面均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一直没有系统的开展保护工作,近年来在遗址内出土文物被哄抢的事件也曾被媒体报道。

铁西辖区内的村落历史形成相对集中在清代晚期,而两座古城的历史就越发的显得宝贵,历史遗存是不可再生的,所以珍视历史,保护古城面貌的事情就不能再推给下一代了。

*


             

           

         

           

             

2
               
               
               
          原因分析
       

             


        编辑
           

           

             

               
               
               

纵观两座古城,今天的存在形式是截然不同的,先看彰驿村,整个村庄是完全建立在遗址之上的,换句话说,彰驿村的地下就是原来的彰驿古城,地下文物丰富,细河是古城的护城河,城墙被水冲刷后,曾显露出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如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碎片等,但这些都没有得到重视,明清时期的古城城墙砖被村民取下砌墙,彰驿古城东的烽火台也被人们取土搬空,有人在地下挖出石兽被认为无用,扔在细河里的事也有发生,去年媒体还报道过的古城内村民在院内发现出土文物被抢的事,这些都足以说明当地缺乏最基本的文物意识和保护机制。

再看高花古城,她相对幸运的多,古城附近地势平衍,城址所处之地,附近村民一直从事玉米及当地著名农产品西瓜的耕种,望眼四周,尽管古城断断续续,由于城墙至今没有耕种,因此整个城址形状依然保存,在北墙中部外面还保存有瓮城门城墙,但去年成立细河区,城址附近区域开始动迁,在古城内耕种的农民认为盖大棚会得到更高的动迁补偿,纷纷在古城遗址内盖起了大棚,非旦影响了古城的原有景观,甚至有村民在进行土建时干脆就取城墙土。古城遗址现状堪忧。

两座古城除了在史料和区志上有零星记载外,在实地几乎没有任何标志物体现,古城的保护更没有系统的开展起来。如此下去,若干年后,古城的遗迹必然会荡然无存,很多辽金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物就消失在我们的不经意当中,因此,古城遗址保护已刻不容缓。

如果我们能够稍加努力,政府再给些政策的话,我区内的两座古城和大埃金村(浑河努尔哈赤逝世地)、彰驿乡浑河段(袁崇焕退兵地)不但可以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下去,还完全有可能发展为我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


             

           

         

           

             

3
               
               
               
          对策建议意见
       

             


        编辑
           

           

             

               
               
               

古城遗址的存在是沈阳地区的历史记录与再现,是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保护并开发好古城遗址,应该是一个永恒关注的话题。作为我区仅有的两座古城遗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区委、区政府应立足于全区经济发展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再做出了“弘扬保存古城文化遗址,加快历史文化名区建设”的重要决策,这也必然是古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经济跨越式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此,针对彰驿高花古城遗址的现状进行了数次调研,并就如何开展古城保护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设。 

1-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在古城遗址立碑,碑文分别是“高花古城遗址”“彰驿古城遗址”,彰驿古城南的浑河大桥边立“袁崇焕退兵地”,大挨金村浑河边立“努尔哈赤逝世处”,以上四块石碑背面是古城的历史记载及建碑志文;

2-在彰驿村及高花古城周边村庄内张贴公告,开展相关文物征集工作,对捐赠文物的村民颁发发荣誉证书并进行物质奖励;

3-寻访了解古城遗址相关线索的村民,整理古城内的故事和相关传说,重要的可以写入区志记载,我本人出生在彰驿,这里的历史故事非常的多,母亲小时候在城东就看到过九眼透龙碑;国太墓,藏兵洞的故事更在村内广泛流传,在大挨金村,关于努尔哈赤亡命的说法就有数个版本,而这些传说都未在史书上记载,系统的整理不但可以增加了铁西区文化积存的神秘,更可为以后可能的考古发掘时提供有益的线索。

4-政府制定相关保护制度,在古城附近进行土木建设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古城遗迹,其中高花古城四周城墙明显,应在其古城遗址保护范围内,鼓励发展种植符合规划并且不损害古城景观的矮株农作物,禁止在高花古城遗址内进行包括大棚在内的土建工程,并在古城墙四周设立禁止取土的警示标志,如果条件成熟,高花古城内可以停耕并进行绿化,将古城遗址改为遗址公园

5-铁西区文化馆或档案馆内以古城历史为中心,利用征集到的相关文物和相关图文资料,设立辽金文化展厅,这样为铁西区的历史更是能描绘上了绚丽的一笔,也见证了铁西区除了工业文化外,还有厚重的历史渊源和背景。

6-同时,应组建古城遗址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办公室,进行古城遗址的常务工作,协调宣传、文化、文物、旅游、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积极创作与铁西历史文化有关的作品,增强全社会对铁西区内古城遗址的保护意识。

综上,古城遗址对于研究铁西区历史和人文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系统规范的保护对遗址将起到重要作用。以上仅是自己在对流经我区的浑河段古城历史多年关注而产生的夙愿,如果能设立与古城相关的展厅时,自己愿意把收藏的相关文物全部捐献出来,相信,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适当的进行发掘工作,采用科技手段对我区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那么古城也一定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更加迷人的故事。


             

           

         

           

             

4
               
               
               
          附:提案相关背景材料
       

             


        编辑
           

           

             

               
               
               

一.小辽河改称浑河的故事

二.彰驿古城遗址

三.高花古城遗址

四. 古城嬗变--沈洲城垣


             

           

         

           

             

5
               
               
               
          小辽河改称浑河的故事
       

             


        编辑
           

           

             

               
               
               

在沈阳,浑河名称的得来,有着一个与努尔哈赤父子有关的故事。

浑河原来叫小辽河,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父子的大军被袁崇焕拒之宁远城外,袁崇焕用炮火重伤努尔哈赤,不可一世的后金军第一次被打败。

皇太极于小辽河水路悄悄退兵而去,努尔哈赤因伤势恶化,死于途中的爱鸡堡(今沈阳市铁西区翟家街道大挨金村),此时的袁崇焕沿浑河追杀,当行至彰驿时(铁西区细河新城内的彰驿村),就看见河面上漂过来一层浑浊的黄水,它涨满了河面,源源不断而来,待袁崇焕定睛细看之时,那涨满河面的黄色东西竟是马粪,这令袁崇焕吃惊不小,他似乎感觉努尔哈赤的援兵已经到了,前面的林子里就有努尔哈赤的千军万马埋伏,于是勒令全军退兵。

后来才听说其实是皇太极的一招退兵的高明之计。原来,就在努尔哈赤的大船离袁崇焕的追兵仅有十几里时,身负重伤的努尔哈赤满怀未酬的壮志已性命危在旦夕了,而适逢后面有袁崇焕数万名追兵的皇太极看着自己身边仓皇逃窜的数百人马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急中生智之下,精通兵法的皇太极想出了一个将马粪撒进河里让它顺流而下去迷惑袁崇焕的追兵的计策,但转而一想,就凭身边的数百匹军马能有多少马粪供其使用呢。算是天命不灭吧,在大哥代善的指点下,皇太极采用了用草灰拌马粪又快又容易的办法,速组织所有的将士收集马粪、并砍伐柴草烧成草灰拌上马粪撒进了浑河。

就这样一招草灰拌马粪之计拯救了大清国的命运,也着实使聪明的袁崇焕大大上了一当。后来,皇太极做了皇帝,回想当初弄浑了小辽河,转危为安的那场往事,便亲封此河为浑河,以此告戒满清的后代,浑河是他们的救命河。


             

           

         

           

             

6
               
               
               
          彰驿古城遗址
       

             


        编辑
           

           

             

               
               
               

(二)-1 长勇堡城位于今沈阳市于洪区彰驿村。城原为砖造,现已被拆除,只存土基。就基地来测量,城为方形,每边各长约300米。堡东靠细河,即护城池。城墙被水冲刷后,显露出丰富的文化遗物,如兽骨、明青花瓷片等。当地人说这里还发现有明代“长勇堡”石门额。据此推断,这城为明代城址。为什么定为“长勇堡”城呢?除了发现有长勇堡门额外,又根据《辽东志》卷三《兵食-长勇堡》条下记载:“官军五百八十三员名,堡东地势平漫,临境武靖营可按覆。”《边台》条记有“獐驿站大墩,月河中空墩”等墩台名称,从而推断。明王朝边防守阵的措施和设“堡”的目的,据贺钦著《医闾先生集?义州修建缘边营堡记》说,“城中官军轮番设伏,内则保庇耕牧居民,外则救援台空戍卒。”由此推断长勇堡设伏的武靖营,距堡不会太远。实地考察,在长勇堡东约7.5公里就是乌金营(亦叫武靖营)地方。另外,獐驿站大台的名称与考察的彰义站名称完全一致;“月河”的名称也存在于彰驿大队西部的生产队,所以推定“彰义站古城”就是明代的“长勇堡城”。彰义站城的规模及历史沿革,据《盛京通志》记载:“城西南七十里,周围二里零一百七十二步,东与南二门,即金之彰义县。”又同书《古迹》条记载:“彰义县,汉属襄平县地,辽太祖置昌义县隶广州,金改彰义县,元废。今城西南七十里,旧有彰义站,即其地也。”

(二)-2 公元1116年,金太祖完颜旻领兵攻克沈州,于1143年(金皇统三年)把辽代所建的广州、辽州、双州皆降为县,划归沈州。这时,沈州共辖5县,即乐郊(治所在沈阳旧城区)、邑娄(辽代常安县)、章义(辽代昌义县,治所在于洪区彰驿站)、辽滨和双城(治所与辽代同)。

(二)-3 彰驿古城在今彰驿站镇彰驿村内。金完颜部阿骨打击败辽国后,于辽天庆6年、金2年(1116年),将辽属广州昌义县改为彰义县,属沈州。城周二里一百七十二步,东南二门。至元代在该城设驿站,名彰驿站,配备“马九十匹、车九辆、牛九十头”。明初为沈阳中卫所辖。清天命6年归清所有。


             

           

         

           

             

7
               
               
               
          遗址
       

             


        编辑
           

           

             

               
               
               

(三)-1 高花堡城址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高花堡乡高花堡村西1里处,东北距沈阳市60里,潘建台至杨士岗子的乡路,经高花堡村后,西去由城址中部东西通过。高花堡附近,地势平衍,城址所处之地,皆为农田,但城墙部位至今没有耕种,因此整个城址形状依然保存。

城址平面略作长方形,南北长620米,东西宽550米。方向南偏西15度。现在四面城墙俱存,但均已颓坍,其宽达25米,形成巨大的土垄形状。其中以北城墙和西城墙保存最好,除有两处缺口外,城壁连续不断,并且墙体较高,还较陡立,最高者将及3米,墙体暴露出的夯层清楚,夯层厚以8~10厘米者居多。南城墙和东城墙保存稍差,颓坍的城墙高度较低,南墙东端与东墙南段墙体低平,毁坏较甚。城门情况,现只北墙中部外面还保存瓮城门城墙,由北向西直角曲折,东面近城壁处因风沙堆积,形成一个小土岗。城墙四角有角台,现以西北角保存最好,残存部分突出墙面外6米。城墙外侧均有马面,现北墙存2个,东墙存1个,西墙存有6个,南墙均已残坏不存。城墙外侧护城河,因多年耕种,现已不明显。

城址内存有颓坍的建筑基址。在城址的中心部分,即今乡路两侧,地表隆起很高,面积也很大,残碎遗物也较多。这里原应有较大的建筑址,当其废弃后,基座颓坍形成这种情况。另在东城墙内侧乡路之北,存有一较高台址,长宽均为20米,高2米,此亦应为一处建筑基址。

调查时,在城址中见到很多残碎的青灰色布纹瓦片与陶瓷片。陶片有灰色篦齿纹和灰色胎稍厚而面光素无纹饰者两种。瓷片以白釉器残片为最多,白瓷片中,有较精细的,其数量较少,而以瓷胎稍粗、挂白陶衣、釉色白并略呈黄色的居多。以调查所见遗物看,其时代为辽金时期。

(三)-2高花堡城址,应为辽代之广州。此州之建,为辽灭渤海,迁铁利府广州民,并废其所统之县,来辽地建城,初名铁利州,其后并有省废。按《辽史》卷三十八《地理志二》载:“广州,防御。……太祖迁渤海人居之,建铁利州。统和八年省,开泰七年以汉户置。”州下统有昌义县。关于辽代广州的考证,前此有不同意见。洪皓松漠纪闻》谓:“沈州六十里至广州。”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章义城,(沈阳中)卫西南六十里”。顾氏此处仅指出方向、里距,未说明所在地点,但是从论述章义城看,应是明代有城的章义站,即今彰驿站。

1917年出版的《沈阳县志》说:“章义城,在(沈阳)城西南七十里,有二。旧城周四里,共四门,辽时筑,置广州,治昌义县。金改章义,别筑城,周二里一百七十二步,东、南二门。”《沈阳县志》此处提出“章义城,有二”,从章义城名字本身看,以及距沈阳的里程,当是指今彰驿站城址,但对广州之所在,即所谓“旧城”,没有说明,不知指今何地。《金史·地理志上》载沈州辖县五,内有“章义”,并于其下注云:“辽旧广州,皇统三年降为县,来属”。说明金灭辽后,金仍沿辽旧置未改,直到皇统三年(1143年)才废州存县,来属沈州。早期材料中无徙置事,据《金史》皇统三年废州降为县,当即改称“章义”,并归属沈州,但仍在“辽旧广州”未徙。其徙于他处,当在此以后。《沈阳县志》提出“金改章义,别筑城”,笔者根据后世元明时期以来沿用直到今天仍称彰驿站看,并在其地考古调查也发现了相应时代的遗迹、遗物,《沈阳县志》的提法是可信的。

但在此以后,出现另一种意见,即本世纪30年代初金毓黻等《奉天通志》提出:“辽昌义,金改章义,即今沈阳城西南六十里之彰驿站,亦即广州之所在地”。此说不认为章义县有迁徙之事,认为辽金以来其治地未变。1962年印行的辽宁省博物馆编《辽宁史迹资料》一书同意这一观点,称“辽建国后,……沈阳西南有广州(遗址在章义站)”。据此说,辽之广州是在今沈阳市于洪区彰驿站乡彰驿站村。

根据上述史料,关于辽代广州之所在,颇不详明,《沈阳县志》仅指出有“旧城”,但未定点,或为高花堡古城址,而另一说则指为今彰驿站城址。此二者究以何说为确,显然是治历史地理者不能回避的课题。

现在先谈后者。彰驿站在高花堡之南直距10里。经实地了解,现在城址处于村庄之内,城墙保存较差,但在当地熟悉情况的老者指点下,城墙仍可辨认,犹有城墙残迹遗存。从一些沟坎断崖看,还能见到城墙夯层,可知此处确是一座古城址。不过城址范围较小,没有高花堡城址之规模,约合于城周长“二里一百七十二步”,即1486米,城墙每边长约为317米。彰驿站村中有细河流过,恰好冲毁城址东南角,城在河之西岸,在河岸的断崖处,可见1米厚的灰层,其中夹杂瓷片等物,但是为明代遗存。另在城址中,采集到有金代白瓷片,不过数量很少。据此可知,彰驿站城址当初建于金代,并为后代所沿用。如从建置沿革考察,今彰驿站其名,应来源有:金时建城,称章义县;元代虽废县,而亦于此设驿站,《经世大典》与《析津志》所列站名,皆曰彰驿站;明代仍称章义站,嘉靖时李辅所修《全辽志》在“沈阳卫境图”中,不仅画出章义站城池图,而且还标注出其方位和里距;清代亦称章义站,《嘉庆一统志》即是章义站,直到现在,仍为彰驿站,沿而未改。又彰驿站城址,较高花堡城址为小,且未见辽时遗物。据此几点,笔者以为今彰驿站村古城址,应是金之章义县故址,而不是辽之广州。《奉天通志》等所倡之说,似不可从之。

再谈高花堡城址。此城址在沈阳市西南60公里处,与宋人洪皓所记“沈州六十里至广州”相符。此外,高花堡城址经历年考古调查,城址具有辽代特点,从无异议,而所见遗物均为辽金时期,而又以辽代遗物较多,不见其他时代遗存,合于辽始建而金曾有一个时期沿用的历史沿革。再则高花堡城址与彰驿站城址比较,前者较后者规模为大,前者应为州城。根据上述考析,《奉天通志》等认为彰驿站古城址为辽之广州,即是不确切的。故此,笔者认为高花堡古城,应为辽代广州及其倚郭昌义县故址。

(三)-3广州城与沈州城同时出现在史册上,但其地理位置有彰驿说和高花说两种。历史文献记载,天显三年(928年),辽太祖将广州黎民迁到现在的高花堡,初称铁利州,到统和八年(990年)改称广州。开泰七年(1018年)又将汉族迁到此地,在广州城内出现县的建制〖CD2〗昌义县。这明明指出广州即今之高花堡,那么为什么有人认为是彰驿呢?经考察,原来金灭辽后废广州,另筑新城改称章义县,新城即今之彰驿站,是元代在此设驿站而得名。考古调查发现在于洪区高花堡乡高花堡村西约0.5公里处确有一座古城址,城墙土筑,呈方形,周长2公里有余,有明显的辽代建筑形式,外围沟堑,城内遗有辽代青砖灰瓦及黑褐色陶片等,从而证明了此城确是辽广州城址。

明朝为了防止蒙古和女真侵扰,确保东北边境安全,还修筑了辽东边墙。1980年通过文物普查,弄清了明边墙在沈阳地区的走向,是由辽阳的小北河子横跨浑河,进入辽中县的肖寨门、茨榆坨四方台,然后到于洪区的彰驿站、大潘、沙岭、三台子、马三家子、老边,经新城子区石佛寺,北入铁岭境(《沈阳市志》第13卷,《遗址》第429~430页。)。现在保存较好的一段是茨榆坨的茨南边墙,残高3米左右,基础宽5米,断面呈梯形,夯土筑,长约15米,已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修筑边墙同时,还修了许多烽火台,经调查在沈阳地区现存63座,主要分布在苏家屯区、新城子区、于洪区及新民市。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用土、砖、石等不同材质砌成,均为就地取材,多建在山岗上醒目处,用于军事报警。现在保存较好的有苏家屯区大沟乡的李双台和陈相屯乡的北大台,还有于洪区老边乡的门台及新民市梁山乡前二台子烽火台等。清初统治者为了保护盛京及三陵地区的特殊经济利益,下令在辽宁和吉林二省修起了柳条边,是先用土堆起土堤,上插柳条,故称柳条边。边内为盛京辖境,边外为蒙古牧地。在边上设许多边门,驻兵防守,限制汉、满、蒙族人民随意出入。沈阳地区的柳条边位于新民市边境内,西南起自绕阳河东岸,东北至彰武台门,横跨姚堡、周坨子于家窝堡三个乡界,全长33公里(《沈阳市志》第13卷,《遗址》第429~430页。)。


             

           

         

           

             

8
               
               
               
          古城嬗变--沈洲城垣
       

             


        编辑
           

           

             

               
               
               

(复建于辽初;又毁于金末)

辽·太祖初年,契丹族人进入辽东,在沈阳地区设立乐郊、灵源两县及岩州。又在侯城地带重修方形土城,设置私城名为"沈州。"其后,辽·太宗开始将夯土建立的方城进行了最早期的城建规划。当时把土城内开辟成十字交叉大道,并通达四方城门,并在城内外兴修了大批密檐式佛塔和寺庙。公元924年(契丹·天赞三年)新民县公主屯的砖塔;1044年(辽·重熙十三年)无垢净光舍利塔(今塔湾砖塔);新城子区的石佛寺塔;以及辽·天祚帝的石经幢(大十面);此外,拆毁的苏家屯塔山的无垢净光塔(1045年);新城子石佛寺七星山舍利塔(1074年);古城北门释迦佛生天舍利塔(白塔)及崇寿寺(1107年)等。辽代"沈州"城是沈阳继侯城以后大规模建造城垣之始,为后来城市发展奠定了历史的地理位置。公元1116年(北宋·政和六年/辽·天庆六年),金·太祖完颜阿骨达攻克沈阳后,沿置"沈州"。金初沈州城是金东京(今辽阳)属下的节度州。1163年(南宋·隆兴元年/金·大定三年)降位刺使州。金末蒙古与女真连年争斗,"沈州"城遭毁。13世纪初"沈州"城在兵火中消亡。

辽金时期古城遗址有:棋盘山石台子山城是驻军城镇;新城子区石佛寺城址是"瓮城"环蔽旧垒建筑残留的古城。还有新民的辽滨塔城遗址(924年),于洪区高花城址(928年)、彰驿城址(1143年),及苏家屯境内的辽金土城,明朝砖筑的"奉集堡",都是当年沈阳扼守关内的军事、交通、通讯的隘口要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