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三十四桥明月夜 2019-12-09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来历。据据《于洪区志》记载,辽代此地置广州及昌义县,明代为庄光堡。清初,高花牛录驻此,后更名高华堡(古音花即华)。顺治年间,刘、田、李姓迁居于此,名为高花堡。

于洪区人民政府1989年10月1日立的区级文保碑记载:(高花城址)广州城建于辽代天显三年,距今已有一千零六十一年的悠久历史。土筑方城周四里四门,城池湮没,城垣依存。辽代灭渤海国后,将铁利府广州民迁此,初称铁利州,统和八年公元990年改称广州;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又徒入汉人辖县昌义县,金代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州废。(据孙叶新老师的博客)

2008年10月27日,高花城址被列入沈阳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高花堡城址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高花堡乡高花堡村西1里处,东北距沈阳市60里,潘建台至杨士岗子的乡路,经高花堡村后,西去由城址中部东西通过。高花堡附近,地势平衍,城址所处之地,皆为农田,但城墙部位至今没有耕种,因此整个城址形状依然保存。

城址平面略作长方形,南北长620米,东西宽550米。方向南偏西15度。现在四面城墙俱存,但均已颓坍,其宽达25米,形成巨大的土垄形状。其中以北城墙和西城墙保存最好,除有两处缺口外,城壁连续不断,并且墙体较高,还较陡立,最高者将及3米,墙体暴露出的夯层清楚,夯层厚以8~10厘米者居多。南城墙和东城墙保存稍差,颓坍的城墙高度较低,南墙东端与东墙南段墙体低平,毁坏较甚。城门情况,现只北墙中部外面还保存瓮城门城墙,由北向西直角曲折,东面近城壁处因风沙堆积,形成一个小土岗。城墙四角有角台,现以西北角保存最好,残存部分突出墙面外6米。城墙外侧均有马面,现北墙存2个,东墙存1个,西墙存有6个,南墙均已残坏不存。城墙外侧护城河,因多年耕种,现已不明显。

历史沿革。高花堡以前属辽中县,1960年属铁西区,1962年改高花公社,归于洪区,1984年置高花乡。2001年6月4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于洪区高花乡,设立高花镇。2006年9月整建制划归细河经济区(铁西区)。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高花中心小学,建于1911年,名为辽中县高花堡初级小学堂,有1个班,30名学生,1名教员。当时小学堂与私塾并存。1921年私塾解散,小学堂变成两个班。解放后,学校逐年发展。1985年10月,有10个班,297名学生,教职工34名,其中专任教师22名。学校占地面积8944平方米,建筑面积1375平方米,砖木结构,建于1966年。1984年11月,成立了校办商店。学校当时另有校办农场。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高花初级中学建于1968年9月。建校时,有6个班,207名学生,教职工12名。学校建筑面积3122平方米。1983年获得省植树造林成绩显著奖。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地名档案 | 沈阳市铁西区高花堡镇·高花城址

网络上关于高花堡城址的考查,附录于后,供读者研究。

高花堡城址内存有颓坍的建筑基址。在城址的中心部分,即今乡路两侧,地表隆起很高,面积也很大,残碎遗物也较多。这里原应有较大的建筑址,当其废弃后,基座颓坍形成这种情况。另在东城墙内侧乡路之北,存有一较高台址,长宽均为20米,高2米,此亦应为一处建筑基址。

调查时,在城址中见到很多残碎的青灰色布纹瓦片与陶瓷片。陶片有灰色篦齿纹和灰色胎稍厚而面光素无纹饰者两种。瓷片以白釉器残片为最多,白瓷片中,有较精细的,其数量较少,而以瓷胎稍粗、挂白陶衣、釉色白并略呈黄色的居多。以调查所见遗物看,其时代为辽金时期。

高花堡城址,应为辽代之广州。此州之建,为辽灭渤海,迁铁利府广州民,并废其所统之县,来辽地建城,初名铁利州,其后并有省废。按《辽史》卷三十八《地理志二》载:“广州,防御。……太祖迁渤海人居之,建铁利州。统和八年省,开泰七年以汉户置。”州下统有昌义县。关于辽代广州的考证,前此有不同意见。洪皓《松漠纪闻》谓:“沈州六十里至广州。”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章义城,(沈阳中)卫西南六十里”。顾氏此处仅指出方向、里距,未说明所在地点,但是从论述章义城看,应是明代有城的章义站,即今彰驿站。

1917年出版的《沈阳县志》说:“章义城,在(沈阳)城西南七十里,有二。旧城周四里,共四门,辽时筑,置广州,治昌义县。金改章义,别筑城,周二里一百七十二步,东、南二门。”《沈阳县志》此处提出“章义城,有二”,从章义城名字本身看,以及距沈阳的里程,当是指今彰驿站城址,但对广州之所在,即所谓“旧城”,没有说明,不知指今何地。《金史·地理志上》载沈州辖县五,内有“章义”,并于其下注云:“辽旧广州,皇统三年降为县,来属”。说明金灭辽后,金仍沿辽旧置未改,直到皇统三年(1143年)才废州存县,来属沈州。早期材料中无徙置事,据《金史》皇统三年废州降为县,当即改称“章义”,并归属沈州,但仍在“辽旧广州”未徙。其徙于他处,当在此以后。《沈阳县志》提出“金改章义,别筑城”,笔者根据后世元明时期以来沿用直到今天仍称彰驿站看,并在其地考古调查也发现了相应时代的遗迹、遗物,《沈阳县志》的提法是可信的。

但在此以后,出现另一种意见,即本世纪30年代初金毓黻等《奉天通志》提出:“辽昌义,金改章义,即今沈阳城西南六十里之彰驿站,亦即广州之所在地”。此说不认为章义县有迁徙之事,认为辽金以来其治地未变。1962年印行的辽宁省博物馆编《辽宁史迹资料》一书同意这一观点,称“辽建国后,……沈阳西南有广州(遗址在章义站)”。据此说,辽之广州是在今沈阳市于洪区彰驿站乡彰驿站村。

根据上述史料,关于辽代广州之所在,颇不详明,《沈阳县志》仅指出有“旧城”,但未定点,或为高花堡古城址,而另一说则指为今彰驿站城址。此二者究以何说为确,显然是治历史地理者不能回避的课题。

彰驿站在高花堡之南直距10里。经实地了解,现在城址处于村庄之内,城墙保存较差,但在当地熟悉情况的老者指点下,城墙仍可辨认,犹有城墙残迹遗存。从一些沟坎断崖看,还能见到城墙夯层,可知此处确是一座古城址。不过城址范围较小,没有高花堡城址之规模,约合于城周长“二里一百七十二步”,即1486米,城墙每边长约为317米。彰驿站村中有细河流过,恰好冲毁城址东南角,城在河之西岸,在河岸的断崖处,可见1米厚的灰层,其中夹杂瓷片等物,但是为明代遗存。另在城址中,采集到有金代白瓷片,不过数量很少。据此可知,彰驿站城址当初建于金代,并为后代所沿用。如从建置沿革考察,今彰驿站其名,应来源有:金时建城,称章义县;元代虽废县,而亦于此设驿站,《经世大典》与《析津志》所列站名,皆曰彰驿站;明代仍称章义站,嘉靖时李辅所修《全辽志》在“沈阳卫境图”中,不仅画出章义站城池图,而且还标注出其方位和里距;清代亦称章义站,《嘉庆一统志》即是章义站,直到现在,仍为彰驿站,沿而未改。又彰驿站城址,较高花堡城址为小,且未见辽时遗物。据此几点,笔者以为今彰驿站村古城址,应是金之章义县故址,而不是辽之广州。《奉天通志》等所倡之说,似不可从之。

再谈高花堡城址。此城址在沈阳市西南60公里处,与宋人洪皓所记“沈州六十里至广州”相符。此外,高花堡城址经历年考古调查,城址具有辽代特点,从无异议,而所见遗物均为辽金时期,而又以辽代遗物较多,不见其他时代遗存,合于辽始建而金曾有一个时期沿用的历史沿革。再则高花堡城址与彰驿站城址比较,前者较后者规模为大,前者应为州城。根据上述考析,《奉天通志》等认为彰驿站古城址为辽之广州,即是不确切的。故此,笔者认为高花堡古城,应为辽代广州及其倚郭昌义县故址。

广州城与沈州城同时出现在史册上,但其地理位置有彰驿说和高花说两种。历史文献记载,天显三年(928年),辽太祖将广州黎民迁到现在的高花堡,初称铁利州,到统和八年(990年)改称广州。开泰七年(1018年)又将汉族迁到此地,在广州城内出现县的建制〖CD2〗昌义县。这明明指出广州即今之高花堡,那么为什么有人认为是彰驿呢?经考察,原来金灭辽后废广州,另筑新城改称章义县,新城即今之彰驿站,是元代在此设驿站而得名。考古调查发现在于洪区高花堡乡高花堡村西约0.5公里处确有一座古城址,城墙土筑,呈方形,周长2公里有余,有明显的辽代建筑形式,外围沟堑,城内遗有辽代青砖灰瓦及黑褐色陶片等,从而证明了此城确是辽广州城址。

文字 | 陈鑫

图片 | 李学增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