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玻璃陨石鉴赏与收藏

 自华居 2016-12-18

玻璃陨石鉴赏与收藏

本文讨论题目为雷公墨,也称玻璃陨石。现在很多人在收藏雷公墨,但更多人对它不了解,或只听名不认物。本人是雷公墨爱好者,现向大家做简单介 绍,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更多人能收藏咱中国自己的玻璃陨石。

玻璃陨石,系石英质的陨石,是石陨石的一种,在雷琼地区又称“雷公墨”。雷公墨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唐朝刘恂著的《岭表录异》一书。书中记载:“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铮然,光莹可爱。” 根据雷公墨表面形态有熔蚀凹坑和多层次的线状痕迹特征分析,它是在高温下迅速熔融、而后又急剧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雷公墨表面形态有熔蚀凹坑和多层次线状痕迹两种特征,大家可以从下面图片区别它的特征。

熔蚀凹坑特征的玻璃陨石

多层次线状痕迹特征的玻璃陨石

197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袁宝印、严正等专家,对广泛分布于雷琼地区的“北海组”地层中的玻璃陨石作了裂变径迹测年研究,获得分布在海南岛东北海岸的文昌、琼海、陵水等地雷公墨的年龄为53万年至76万年,从而确定了该区北海组的时代为中更新世。

雷公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约占34%;其次是三氧化二铝,约占11~12%;另有少量铁、钙、镁、锰、钾、钠等的金属氧化物。

主要形态:有熔蚀凹坑和多层次的线状痕迹特征。

颜色:黑色

光泽:玻璃光泽

透明度:不透明,薄片半透明到微透明

内部结构:为均一玻璃质,在偏光显微镜下找不到任何结晶颗粒。

特性:具有宝石的很多物理特性,而且硬度极高,主要作用是欣赏,有人把它作为宝玉石原料,进行加工。

英文名称thunder god’s inkstone

雷公墨的成因有陨石击石、雷电击石、火山爆发等多种说法,高温使得岩石瞬间熔化、汽化,紧跟着急剧降温,导致重新结晶时产生了玻璃质物体。还有一种成因是陨石在大气层中燃烧,表面产生熔化,在撞击地球时迅速冷却,表面重新结晶,形成“雷公墨”。

雷公墨具有球状、哑铃状、液滴状、纽扣状和不规则的块体.易碎,破裂后多具贝壳状断口。大陆上发现的雷公墨的大小,从几毫米至几厘米不等,反射光下发暗,但薄的边缘透亮,并具有不同的颜色,从黄色到绿色,从橄榄褐色到暗褐色。 因在国内发现的为黑色,所以被称为黑玻璃陨石。

雷公墨是怎么形成的,其分布为什么有明显的区域性?学术上之所以没有定论,是没有找到未被高温熔化的天然玻璃陨石母体,以提供分析原始的化学成分、地质结构和构成原因。

2004年初,对陨石收藏特别嗜好的张旭先生在海南文昌蓬莱镇偶然发现一奇特的玻璃陨石母体(比重很大,多层次的外表呈黑色、墨绿色和综黄色,有凌厉的棱角,没有被高温燃烧熔化的熔蚀坑,估计为大陨石的内心母体部分),便自费去广州鉴定。经仔细鉴定后为这块陨石定性:这是不规则的天然玻璃陨石原料,重428克,颜色深灰绿、半透明状,光质特征呈现均质体,密度达到2.28克 / 厘米3。最保守的估计是70万年前造访地球的。

张旭先生收藏的玻璃陨石母体

玻璃陨石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及广西省南部的合浦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因此造成大部分人没接触它,也对它不了解。

其实玻璃陨石在古代就已经为人们所关注,从北宋时期起,特别是明代,雷公墨的使用价值、宝石价值的研究就风靡一时。明代李时珍对它的药用价值以及宝石价值等方面做过深入研究。

点击播放GIF/24K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