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中“知”对“诡”的支配作用

 王天神 2016-12-19

文/雄威之主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历史中的瑰宝,为历代军事(学)家所称道,研究孙子其人、其书者不乏其数。通观《孙子兵法》全书, “知”字共出现了79次,明白地在孙子理论体系中贯穿始终,虽然“诡”字仅出现了2次,但书中词语多处暗含“诡”道思想,体现了战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律。探究“知”与“诡”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孙子兵法》的核心内涵,在实践中更好地加以运用。???

一、从时空上看,“知”是基础,“诡”是臻善??

孙子在《孙子兵法·谋攻篇》指出:“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里通过对一己一彼的知与不知,直接作出战争胜负的预判。《孙子兵法·地形篇》在篇末总结道:“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就“动而不迷,举而不穷”一处,梅尧臣在《十一家注孙子》中指出:“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其实就是道出了“知”的重要性,即只有在“全知”、“尽知”的前提下,所有的军事行动和计谋才能够方向正确,有所可依,灵活机变。?

(一)先“知”而后“诡”??

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提出了“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即“五事、七计”,这是基础,是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重要之处。随后才提出了“兵者,诡道也”的所谓“诡道十二法”,即“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诡”道中的隐含假设问题,即本知其然,则逆势而动;其二,诡道思想不仅限于“诡道十二法”,不可遗漏其后一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一点睛之笔。?

《孙子兵法·形篇》提出:“胜可知,而不可为”。却又在《孙子兵法·虚实篇》提出:“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一个是说“胜不可为”,另一个却说“胜可为”,二者看似矛盾,其实隐含在背后的正是“诡”字。就是说,胜利是可以预测的,获胜却不一定有实际的把握。如果无法预知胜利,“诡”道甚至无处可用。即使预知到胜利,决定行动,在身陷战境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变,如果要用诡、使诈,还需要先“知”而后“诡”,做到分敌、化敌,如此一来,则胜可知,亦可为。??

(二)用“诡”而致“知”?

当我方无法确知敌情时,就需要想方设法来达到“全知、尽知和确知”。正如孙子在《孙子兵法·虚实篇》指出的“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这就是说为达到“致知”,则需用“诡”而获“知”。以“诡”来策敌,动敌,变“不知”为“已知”。??

在此可引入“黑箱”理论,即将敌情比作黑箱,当我方无法确知其内部情况时,可通过向该黑箱输入一组数据,通过其输出的信息来分析和获致其内部的情况和结构。例如,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美国中途岛前,美军发现日本电报中代号“AF”的数据频次较高,美军初步判断“AF”为中途岛,为确定“AF”的具体所指,遂命中途岛守军向总部发送了谎称淡水设备发生故障的电报,日军随即派发了“AF缺少淡水”的电报。如此便印证了美军的判断。?

综上所述,“知”是“诡”的基础,“诡”是“知”的补充和完善。没有“知”,“诡”成了无本之末,毫无根据可言,“诡”更无从实施;没有“诡”,“知”缺少了主动策敌、动敌的有效手段,难以充分得到敌情,君主将帅始终处于模凌两可之中而不自知,无法有效实施作战。??

孙子多次提及“良(明)君、贤将”的重要作用。从君主和将帅的责任分工角度看,君主制定战略决策,属于宏观方面;而将帅实施战术指导,属于微观方面。???

二、从宏观上看,“知胜之道”决定“诡道”?

《孙子兵法》的读者首先是吴王阖庐。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是时,孙子从齐国投奔吴王,不外乎谋求官职和地位,向吴王阖庐进献兵书是其重要举措。吴王阖庐作为君主,其责任义务就是战略决策,即所谓的庙算。通观《孙子兵法》十三篇,前三篇主讲战略问题,直至《孙子兵法·谋攻篇》所言:“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这里所说的“知胜之道”囊括了此前所有需要“索知”的内容,并要求据此做出“先知”和“预知”。因此,下面从“知胜之道”的五个要素来阐明“知胜之道”决定“诡道”这一观点。??

(一)“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这是对五个要素的总括性阐释,究竟凭“何”能够打胜,这一概念,具体来讲可以理解为前述的“五事”、“七计”,但在此处应做抽象理解。如此说来,是否可以战决定了是否用“诡”,如何用“诡”。如若不可以战,则“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如若可以战则把握“诡”的总原则“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即可。?

(二)“识众寡之用者胜”。郭化若先生认为,此句指的是懂得指挥和运用不同兵员数目的部队。那么,这里就反映出一个问题,即部队的编制体制的确立和军令政令的颁布,君主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只有科学有效的编制体制和畅通无阻的军令政令权威,才有将帅指挥和运用不同兵员数目的部队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取舍,灵活自若。“上下同欲者胜”。这正是《孙子兵法·计篇》提到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此外,《孙子兵法·形篇》还提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这就保证了一个国家在战时,内部不会混乱,君民同心,将士戮力,用“诡”而不为“诡”所乱。“以虞待不虞者胜”。孙子在《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这就指出了因“先知”而夺得地利和先机,正如学者李零所说,这就是主动与被动,调动与被调动的关系,否则,便陷入了敌未用“诡”使诈,我自入瓮的无奈局面。??

(三)“将能而君不御者胜”。通观《孙子兵法》十三篇,孙子把将帅的地位摆得很高,《孙子兵法·计篇》列举了对将的五项要求:“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作战篇》点明将的重要性:“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兵法·谋攻篇》也有言:“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可见,“明君”与“贤将”的默契配合对国家兴盛是何等重要。孙子主张给予将在战场上的绝对指挥权,君主不得横加干预,他在《孙子兵法·地形篇》指出:“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将帅只有拥有绝对指挥权,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下,迅速决策,用“诡”使诈,否则将会错失良机。然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周礼崩坏之后,君主与将帅的尴尬处境。???

三、从微观上看,保全为上,用“诡”于无形,否则弃“诡”?

(一)保“知”用“诡”。《孙子兵法·九地篇》提出:“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这里的“诡”并非用于敌方,而是用于己方。对于此句,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在当时社会生产关系下,上层阶级对底层阶级的愚民政策,是历史的。然而,在这里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即通过对己方士卒保密,不事先告知其君主将帅的作战意图和作战决心,从而使己情、决策和计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这是善意的愚,也是“诡”道的应有之意。??

(二)阻“知”弃“诡”。《孙子兵法·用间篇》尖锐地提出:“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决策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防患未然,不得不采取这种方式。“间事”就是“诡”在实施前的谋划和全盘计划,为了阻止敌方获致我方情况,或防止己方陷入被动,弃“诡”便成了不二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情报界内以中央情报局为代表所从事的失败的隐蔽行动,就是这种“诡”典型的反面代表。美国因在猪湾入侵和水门事件等问题上,未果断弃“诡”而被曝光,致使自身遭到舆论挞伐,陷入被动。??

(三)由速变乃至无形。正之奇为奇,奇之奇为正,相反相对的情势依此类推,则“诡”的关键在于“变”,讲求变化多端,变化无常。此外,孙子还提倡“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不仅如此,孙子还表示“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其有益之处就是“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如此,便道出了用“诡”的原则,即用“诡”于无形,防止敌方循我之“形”查知我之情,甚至还要“形人,而我无形”,阻止敌方顺藤摸瓜而获知我方实情。???

四、结语?

《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尤其是“知”与“诡”的关系问题,脉络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却又前呼后应,自成体系。《孙子兵法》中“知”对“诡”支配作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