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摄影构图与色彩设计(9)视觉线

 百合仔 2016-12-19



接上期的话说两句,看完了上期内容,是不是想说小编在逗大家开心啊?总是看人家拍的好好的,但是轮到自己了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理论也学了,图例也看了,为啥还是不行呢?其实这都太正常了,为啥?什么也不为,凡事没有很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这里需要我们耐心的学习,逐渐的积累。之所以我们从画面的一个点来开始,就是希望大家能从根本上对画面的构成能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才能随心所欲。


话说回来了,肯定也会有不少影友说小编你小瞧人了,其实也不是这样的。相信学摄影公众号的会员里,肯定是有相当一部分很厉害的朋友,你们就不要和初学者来争了哈。看了上一篇文章,相信有心的会员会去寻找合适的场景,来亲手拍摄一些极简风格的照片了。但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拍摄完的效果和图例的效果有很大差距,自己不满意。其实这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现在开始了,对吧?孩子也都是从蹒跚学步开始的。一张好的作品,需要很多要素来构成,比如合适的时间、地点、光线、设计、组织,等等。在这里想问问看过我们之前几篇文章的影友们,是不是对画面的基础“点”有了一定的认识?是否开始理解了画面中显著点和干扰点对画面的影响了?如果是,那不是很好吗?说明我们已经在进步了。好了,闲言少叙,下面我们进入正题,今天我们来解析“视觉线”。


视觉线


只需三个点就可以让我们的肉眼感知到视觉线(单个点足够,两个点是必须,不得少于两个点)。第一个点和第三个点之间最直接的连接是直线,前提是第二个点应该尽可能的出现在点1和点3的中间位置。


(图1)   点 1、3之间的连接是直线,点2在点1和3的中间位置


如果点2微微偏离了直线,观众仍然能轻松的感知到一条弯曲的视觉线。



(图2)点2微微偏离了点1和点3形成的直线


如果点2偏离直线的程度较大,则会在第一时间让人感觉“看”到基本的视觉图形——三角形。


(图3)点2已经严重偏离了点1和点3之间的直线


点的数量越多,通过排列组合,形成关于直线或曲线视觉线的视觉印象越明晰。因为点时以一定的方式排列在一起,观众的视觉会自然的将前一个点与后一个点连接起来,并将多个点看成是一条“线”。如下图A\B\C,可以看到的点的数量越多、排列的越紧密,则上述视觉效果就越明显。



图A


图B


图C


排列在中立背景上的同样大小、颜色、间距的点可以增进观众对“视觉线”的感知。如下图4、5、6。



(图4)


(图5)


(图6)


此外,用线将点与背景链接起来,比如图7中的路灯灯杆,均是由视觉线产生的效果。我们经常将单个字母或拼音排列成一串句子,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自然到可以不假思索。



(图7)


不同形式、方向和间距的字母排在一起,首先让人联想到的不是一条线,而是具有某种意义的象征符号。只有将一行字母独立起来,远远望去,才会把它看成一条线(图8、9)。



(图8)



(图9)


图片4和图片10中弯曲的视觉效果表现的尤为明显。图4中挂着露珠的蜘蛛网,这些点之间很少或基不产生视觉竞争。



(图10)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你看懂了吗?能立即什么是视觉线了吗?类似的图例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多搜索一些类似作品来寻找照片中纯在的视觉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