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中医名家

 11jiuge 2016-12-19

前 言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浩瀚精深。医灯传焰,数千载不衰,今得日益增辉。杭州为著名文化之邦,人杰地灵,孕育出许多卓越的伟人。在中医领域内,更是人才辈出,代有名流,衣钵传新,世家林立。数杏林人物,享有盛誉的,如医经学派之钱塘学派“准古衡今、析疑纠谬”阐发尤为详晰;伤寒学派,在杭则有“钱塘三张”实为仲景之功臣,后学之楷模;温病如王孟英,对时行热病,灼有独见;本草方面有赵学敏,补阙拾遗,为后世称重。

浏览古今史料,中医事业上,杭州历代医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且杭州药产丰富,享誉海内外,为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杭州历代中医药学大事记年表

(公元前4800年—公元1949年)

公元前4800年 良渚人已能编织,穿有服饰。遗址中还发掘出水井,说明良渚时部落已知凿井饮水,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黄帝时期 药学 家桐 君结庐于桐庐县东山隈桐树下,并撰写了《桐君采药录》。

东汉末年(283年-363年) 葛洪曾来杭州等地炼丹,并从事宗教和医事活动。著《玉函方》及《肘后救卒方》

南北朝时期 杭州活跃着中国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东海徐氏医学世家。

唐朝

822年—824年,白居易刺史杭州,他主持疏通六进,治理西湖,改变了居民的饮水和环境卫生。

943年,萧山区竹林寺五代僧人高昙得异授而兴办妇幼科,自此至民国初年历时107世,寺僧皆以妇幼医学代代相传。

961年,地处杭州的吴越国向北宋朝贡15万斤香药。

991年,宋朝在杭州的行宫内设立御药院。

1071~1074年,苏东坡主持进一步疏通六井。

1075年,沈括著《苏沈良方》,记载了提炼秋石的两种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是人类提取性激素的最早记载。

1089年,苏东坡在杭州众安桥设立安乐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民间医院。

1089-1091年,苏东坡主持治理西湖

南宋

1107年,朱肱著《类证活人书》

1135年,户部侍郎王俣奏请在杭州置太平惠民局,下设5局。同时,另置惠民和剂局,这是我国最早管理制药的机构。

1143年,杭州创建慈幼局,收养道路遗弃婴儿,标志着中国慈幼局的设立。

1146年夏,杭州疫病流行,高宗派医官巡视治疗。

1151年,许洪校订《和剂局方》,定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杭州再次 印行。

1156年,杭州大疫。杭州通江桥北建立了太医局。

1220年,王介撰绘成中国现存最早的彩色本草图谱《履巉岩本草》

1235年,日僧圆尔辨圆历访杭州灵隐和净寺,回国时带去了数千卷寺院医药书籍。

1248年,赵与忌 在杭州创建施药局。

1271-1292年,马可波罗来杭州等地,在他的游记中记载了当地的医药卫生状况。明朝

1442年,冷谦著《修龄要旨》

1452年,日本僧人月湖居住杭州,著有《全九集类证辨异》4卷。

1487年,日本僧人田代三喜来杭州追随月湖习医,回国后倡导李朱医学。

1565年,楼英著《医学纲要》

1573年,朱养心药室在杭州清河坊,大井巷东侧开设。

1591年,高濂撰写《遵生八笺》。

1619年,陈元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和医药学。

清朝

1653年,戴曼公到日本传播痘科。

1664年,杭州城隍山脚粮道山附近建立了侣山堂医学教育。

1670年,张志聪著《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

1721年,陈振先抵达日本长崎,撰成《药性功用》一书。

1765年,赵学敏撰成《本草纲目拾遗》。

1770年,魏之琇著《续名医类记录本》。

1805年,张梅将设在孩儿巷口的沈国泰国药号改为张同泰国药号。

1808年,叶种德堂在杭州创立。

1850年,吕震名著《伤寒寻源》。

1852年,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王氏医案》。

1864年,吴尚先著《理瀹骈文》。

1874年,胡庆余堂在杭州大井巷正式落成,对外营业。

1878年,丁丙辑刻《当归草堂医学丛书》初编和刻书的续刻,共达20种。

1875-1908年,浙江最早的中医学术团体杭州医学会成立。

民国

1915年,傅嬾园创办浙江中医专门学校。

杭州《广济医报》创刊。

1921年,裘吉生在杭州十五奎巷设立三三医社。

1922年,三三医社迁至湖滨路。

1924年,裘吉生(署名裘庆元)辑撰《三三医书》99种

1926年,章太炎主张废“五行”。

1929年,南京政府第一次中央医生委员会通过《废止中医案》。杭州派出裘吉生、汤士彦等参加在上海召开得全国中医药团体大会

1936年,裘吉生编撰《珍本医书集成》九十种出版。

杭州中医药史展略

约在10万年前,“建德人”开辟草巢,揭开了杭州历史的序幕。随后,新石器时期和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遗址,留下了医药卫生方面的痕迹。良渚人能纺纱织布,良渚等江南文化遗址中又出土了许多水井,大大裨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史载黄帝的大臣,药学 家桐 君结庐于浙江桐庐县东山大桐树下,其桐枝荫蔽数亩,远看如同庐舍。他以桐树为名,史称他为桐君。主识别草木金石性味,制定三品药物,并撰写了闻名遐迩的《桐君采药录》和《药性》四卷。

东晋时期的杭州医事遗址以葛岭最为著名。杭州是葛洪炼丹的主要地方,在326-334年间他曾居此地炼丹,因而得名“葛岭”。岭上留有葛仙庵,抱朴庐。岭巅得初阳台,相传为葛洪炼丹时吸日月精华之处。山腰有渥丹室,流丹谷,丹古井(亦名葛公双井),井底有石函。传说百姓饮用井水可避免眼疾和疫病。此外,灵隐天竺山下有葛仙翁炼丹井,龙井有葛洪炼丹遗迹,翁家山有葛翁井。

葛洪(281-341年),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士。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编撰抄集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著作六百余卷。所撰《抱朴子》,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以图儒道合一。葛洪对古代化学的发展很有贡献,《抱朴子》的“金丹”,“黄白”,“仙药”等篇,是现存较早的炼丹术著作。已反映了当时对化合,分解,置换等基本化学反应的初步认识,在古代化学史上有突出地位。葛洪在医学上也有较大的贡献,他曾编撰有《金匮药方》(又名《玉函方》)一百卷,其中的《肘后救卒方》三卷,是我国古代较早的急救医方书。该书最早记载了天花病,沙虱病等内科疾病,并提出了用小竹片夹裹治疗骨折,以及腹壁破裂肠突出的缝合等外科手术,又在妇幼、儿科及五官科病方面有所发明,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东晋以前的医学成就。在医学思想方面,葛洪反对汉代经师固守一家师法的保守方法,主张博采众家之长。他在编撰《肘后救卒方》时,就曾“省仲景、元化、刘戴秘要、金匮绿秩、黄素方近将千卷”。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倡实地观测,力求“目验”,因而能最早提出恙虫病的传染媒介是沙虱,指出观测沙虱的方法是“著指上映光方见行动也”。《肘后救卒方》能在我国古代起到防病治病的积极作用,是与葛洪的医学思想分不开的。

徐氏医学世家 在南北朝时期的杭州,出现了一个徐氏医学世家。从徐熙以下至徐之才,六代中就出了11位名医,而且都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徐氏医学世家从第3代开始子孙遍布大江南北,他们的医著丰厚,其中以徐文伯和徐叔响最多。如果以家族为计算单位,医著数量之多占当时全国首位,医家世传的代数之多亦独领风骚。因此,寓居杭州的徐氏世医在中国医药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启了中国医学世家代传医术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据《南宋·张邵传》载:“东海徐熙,好黄老,隐居秦望山,又道士过求饮,留医瓠卢瓜 与之曰:君子孙宜以道术救世,当得两千石。熙开之,乃《扁鹊镜经》一卷,因精心学之,遂名震海内。”由此可知,徐熙是得到《扁鹊镜经》一卷后才名震海内外的。熙生子秋夫,弥工其术,尤善针。秋夫生子道度和叔响,皆精其义。宋文帝称徐道度的医术为当时的“天下五绝”之一(当时“五绝”系指杜道鞠弹棋、范悦诗、褚欣远模书、褚引围棋、徐道度疗疾),足见其医术之精。叔响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著述亦很多,据史书记载就有《解寒石散方》十三卷、《解散消息节度》八卷、《杂疗方》二十二卷、《杂病方》六卷、《疗少小百病杂方》三十七卷、《疗少小杂方》二十卷、《疗脚弱杂方》八卷、《针灸要钞》等。叔响生子嗣伯,传其书,善辨证,曾著《落年方》三卷、《药方》五卷、《杂病论》一卷。道度之子文伯亦为南齐名医,据《南史 ·张邵传》记载“宋孝武路太后病,众医不识,文伯诊之曰:此石搏小肠耳,乃为水剂消石汤,病即愈。”医术之深,足见一斑。所著书目有《疗妇人瘕》、《药方》、《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尤其是最后一书,后世演变成针灸学中的一个流派,其功非小。

在这六代11个名医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徐之才(公元492—572年)。之才,字士茂,徐雄之子,北齐医学家。《北齐书·本传》载:“之才年幼而隽发,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年十三召为太学生。”稍长,之才即继父业,以医术闻名于时,对医药学有一定的研究,尤擅长药剂学。著有《雷公药对》二卷、《徐氏家秘方》二卷 、《徐王八代家传效验方》十卷,卒后,赠司徒公、录尚书事,谥曰文明。

隋唐时期 进行了开凿京杭大运河、兴修杭州西湖等较大水利工程,如白居易曾在822-824年间刺史杭州,他疏通大井,治理西湖,改变了居民的饮水条件和环境卫生。杭州成了江南繁华的城市。五代十国时期,统治浙江的吴越国采取了保境安民的政策,使医药卫生得到迅速发展,这主要表现在设置了医药学官员,加强了医药行业的管理,在杭县出土的文物中,有唐代药店的黄釉研钵为证。

唐朝干宁时期杭州陈仕良以医术名闻遐迩,曾任剑州医学助教,后任药局奉御,奉诏修《圣惠方》,著有《食性本草》10卷,为“陈木扇”陈氏妇科世家始祖。

始于后周的萧山竹林寺女科享誉千年。萧山竹林寺创建于南齐(479-502年),始称古崇寺,位于萧山城厢镇惠济桥北堍。943年,寺僧高昙始开妇科,师徒代代相传。该寺在后周、北宋之际誉满大江南北。清末寺院占地8亩,屋宇百余间,设有药房、诊室的以寺院为基地的妇幼医院。主要医书有《竹林寺女科秘方》、《宁坤秘方》等37种之多。主要特色是在辨证上以肝、脾、肾三脏主论, 在诊断上强调问诊,在治疗上重视调和气血,疏肝解郁,在具体措施上提出补血行气,补肾益精,祛瘀解郁的治疗原则。在诊疗施治上,法广味纯,独具风格。在治药上炮制讲究,秘制“太和丸”。在叙症立方上,以简主纯辨证施治,随症出方。所传秘方为调经、胎前、产后三门,共117症及110方,用药119种。

北宋时期王安石倡导变法,中医药教育不断发展。曾在杭州任知州的范仲淹提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导致儒医的大量出现,提高了医药研究者的基础文化水平。中国古代科学家沈括,文学家苏东坡等在仕途之闲研究阐发中医药学的表率作用,令社会上普遍形成钻研医学的风气。

北宋初年就在杭州的行宫(即钱王旧宫址)设有御药院,还设立了医学官制和惠民药局,掌管药物,为民治病。出现了杭州第一所亦是当时中国为民服务的最大医院“安乐坊”,萌发了在浙从政文化名宿、宗教巨擘兼精医药学的现象。

沈括(1031-1095年),宋代伟大的科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晚年自称梦溪丈人, 李约瑟 博士称他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著作《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参与王安石变法。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水利等许多方面卓有贡献。所著《梦溪笔谈》中,录其平生见闻和精研科学所得,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医药学等许多学科。其中第26卷“药议”及《续笔谈》、《补笔谈》中记有许多医药成就(共计有69条),对药物形态、生态环境对植物的影响、药物用途、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等都有精辟的论述。在沈氏的《良方》中,记录了许多有效的方药,并详论辨疾、治疾、服药、处方及辨药“五难”等,其中秋石方记录了我国早在十一世纪便能从人尿中提取性激素制剂的现存最早且最完全的记述(参见“《苏沈良方》”条)。沈氏另一方书《灵苑方》,也记录了许多效方精论。现代有人辑得佚文80余条。另沈括的《忘怀录》中,还有两则关于卫生的记述。据载沈氏还撰有《别次伤寒》。沈括作为我国科技史上的卓越人物,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赞扬。

北宋元佑4年(1089年),苏东坡出任杭州太守,拨出官缗,连同自己捐出的银子,在城市中心地带(惠民路附近)建置病坊,派寺院僧医管理坊事,聘请名医坐堂治病。苏氏常躬身病坊,安抚患者,这一医院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公私合资的医院,亦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民众医院。他还按照病人患疾的轻重,隔离治疗,以防传染疫疠。苏东坡还亲自配制了一种圣散子药丸,它既可退烧又可止汗,既可开胃,又能滋补,苏氏用这种药救活了疫病患者数以万计。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化巨匠,又是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主精内科、养生学、气功吐纳引导术。1075年他写成了《苏沈内瀚良方.》、1100年撰写成《圣散子方》。他在脉学、本草学、偏头痛、虫症、遗泄、按摩疗法、沐浴疗法、药膳、人口素质、眼科学诸医药学领域都有精湛的研究。

因贬而隐居杭州大隐坊的奉议医学博士朱肱(1068-1125),认为“伊尹汤药,仲景经络。常人难晓士大夫又以艺成而下,耻而不读”。于是他专心研究张仲景学说数十年,在1107年撰成《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1118年,朱肱对书作了全面修改后刊行。全书现通行为22卷,由四部分组成,论述了伤寒各症,兼及杂病。侨居在杭州时还写成了《内外二景图说》3卷。

“梅妻鹤子”的宋代隐士林和靖,隐居在孤山寓舍,他对医德医风的探索,亦足以使后世行医者缅怀和借鉴。

就从医者的职业道德,林氏在《省心录·论医》中指出,缺乏医德修养的人不能允许他们行医,这是由于病人性命存否维系于医生的医术、医德。

林氏针砭那些不讲医德庸俗无能的医生,每每自欺欺人,处心积虑地向病家谋求钱财,以致在病情虚实表里还未辨明之际,就忽而补,忽而攻,滥加施治。倘如病人侥幸获愈,便洋洋自得,花言巧语的蒙骗病家,漫天要价,使出浑身解数来索取巨额报酬,不通医理的病人只得任其盘剥。一旦患者因误治而夭亡,庸医更文过饰非,一推了之。“不幸遇上这种谋财害命、丧尽天良的庸医,能责怪死者命运不济吗?”林氏为庸医杀人而丧生者深感痛惜,而后谆谆告诫后人:世上少有像扁鹊那样望而知之、预兆生死的圣医;也少有像华佗那样,以卓越的外科手术治愈顽固绝症的神医。但是,与其病急乱投医,轻率地把宝贵的生命交付给庸医,听天由命,任其摧残,不如防患于未然,加强预防保健,注重持之以恒,从而避免种种致病因素和祸患的侵袭,巩固保养生命之本。

南宋时期杭州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医药机构相当完备。药品制销制度较为周全,著名医药学家辈出,人数之多占全国首位。

1130年,在临安(今杭州)设置熟药所。1135年,户部侍郎王俣奏请置太平惠民局,下设5局。南局在临安御街南段三省前,西局在御街北段众安桥北,北局在御街中段市西坊南,南外局在嘉会门外浙江亭,北外二局以余杭门外北部税务兼领药事。当时朝廷对这些官药局很重视,在《临安城图》中有特殊标记。售膏丹丸散和诊病付药。1135年又并行另置惠民局和剂局,这是我国最早管理制药的机构,在临安太府寺右侧,制药惠民。临安城内还有炭桥(在义和坊内)的药市及金药臼楼太丞药铺、郭医产药铺、严防御药铺,市西坊南太平惠民北局、坝头榜亭安抚司惠民坊熟药局、临安府治后和剂局、众安桥北太平惠民西局、三省前太平惠民南局、戒子桥西施药局约百余家。

南宋时京城临安(今杭州)名医多数为南迁世医之后,如中河上的稽接骨桥遗址是纪念稽清御医(原籍河南汴梁)的。

稽清 字仁伯,约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仁和(今杭州)人,家传正骨秘术,善疗金疮骨损,为宋时正骨科之名医。先是其父由汴扈跸南渡,稽清少时师承先业,故年未及冠,已熟谙正骨之术,宫中有患折肱者,他已莫知所措,而清为之整治,辄完好如昔。高宗尝知骑射,故时有伤损,召清治之,应期而瘳,于是中外益重之。正骨一科,当时江南极为少见,而清以正骨闻名,求治者,续断起废,每见奇效。人称“稽接骨”。

著名画家兼精本草学的杭州人王介,1220年他以高超的绘图技能绘制了临安皇城西北郊慈云岭周围206种药草(实存202幅药图),汇辑成3卷,刊行于世,《履巉岩本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彩色本草图谱。书中记有药物正名、别名、性味、主治、附方等,所载单验方,大多简便实用。这本书真正把当时的绘画水平与对药物的认识水平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开辟了古代中国药物彩图绘画的新途径。

郭昭乾 字汝端,宋代杭州人,汝阳王裔孙。原籍河南汴梁,擅长妇科,已历三世。据传有“牡丹十三方”,三传至曾孙时义(字敬仲)。高宗建炎元年,孟太后疾,召医,时义以母冯应召,依牡丹方治之,脱然愈,乃封冯氏为 安国 夫人,郭敬仲为光禄大夫(杭州郭氏故里迄今尚有“赵郭里”之说)。至明末,有郭氏后人郭钦浩,习先世医术,凡危锢,诊视则起,远近皆知其名,钦浩弟郭清、郭溥及钦浩子郭泷皆以医名世。清有郭琬,亦郭氏之后,继承岐黄之术,沿父(郭绍渠)说,精医理,治病举手辄愈。

陈仕良后裔陈沂,字素庵,史称陈木扇,杭州人,他治愈了宋康王王妃疾病,被皇上赐给御前罗扇,凡宫中有疾,随时召入,让他持扇入禁中,后任翰林金紫良医,著有《陈秘兰妇科》5卷、《素庵医药》15卷等书。子孙世传其术,以刻木扇为荣,杭州人称为陈木扇。今其后人居住在嘉兴里街,门前列一把木扇,扇上书写着“宋赐宫扇南渡世臣”8个字,仍执医妇科,从宋代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沂后有陈迁,绍兴中官翰林院御医供奉,著有《秘兰全书》四卷。至元代,沂玄孙陈仲常,人称陈木扇,仲常之子陈以春,孙陈惟康,皆以医名称著钱塘。惟康之子陈林为明天顺天四年钦取御用太医,陈林之子陈谟任顺天府医学大使。明时,陈氏家族以惟康孙陈谏最为著名,谏精通先业,著作有《荩艹斋 医要》。陈谏孙陈引泉、陈引川俱以医为业,引川得家传心诀,更有阐发,著《引传心秘》。

严防御是专治痢疾伤寒的名医,在杭州上仓桥附近开设药铺,坐堂行医。他以新米、藕节细研后热酒调服法治愈了宋孝宗的冷痢,得赐金杵臼,授官防御,入宫当了御医,封为医官,至今上仓桥畔尚有严官巷。严防御以金杵臼作为医标,时人称之谓“金杵臼严防御家”。

靳豪 原开封人,随宋高宗迁武林,遂世为太医。数传至蕲从谦仕御直翰林医官,赐敕特晋三阶,南宋绍兴三年赵构出“百子图”赐之,命其所居巷为百子图巷。

沈好问 字裕生,号启明,其先世在宋朝以针灸在太医院任职,随宋南迁至杭州,居杭,传为沈铁针,又善治小儿科,尤精痘疹病,授于太医院院判,著有《痘疹启微》、《本草类证》、《素向集解》。

元朝初年,元政府因杭州为南宋旧都,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加以监控。杭州太平惠民局撤消,药铺凋零。太宗(窝阔台)9年(1237年),承袭宋制,开设惠民药局, “官给钞本,月营子钱,以备药物,仍择良医主之,以疗贫民。”(1270年左右)改施药局为医学提问司,始置惠民药局,官给药值,设提领一员管理局事。这是施药于民的官办慈善机构。

马可波罗称,杭州商业繁荣,各色物品琳琅满目,其中有香药、药材贸易。杭城中要点较著名的有蒋正斋药室、夏应祥的寿安堂药室和潘氏中和堂等多家,城内有卖杖丹膏和胎骨丸的药铺。这些店铺还从国外进口名贵的中药材。

元代杭州医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朱丹溪的老师——罗知悌,世称太 吴 先生,字子敬,又字敬夫,杭州人。他大约生于1238~1243年间,卒于1327年,南宋理宗朝太监。元兵攻入临安时,罗知悌侍三宫入京。后因病宫外就医,闭门读书,善词章,工书法,兼通天文、地理、艺术。罗知悌精通医术,在北方曾师事荆山僧人(刘完素弟子),得河间学说的再传,旁通张从正、李杲两家学说。其人性乖,恃能厌事,故朱震亨求拜时,达三月之久,被拒绝数次。终感朱之心诚,悉授其术,并言传身教,开了尔后丹溪学派之源。著有《心印绀珠》一卷,集六散、三丸、十六汤,以总治诸病。在金元医学发展史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明朝时期,传统的中医药学在宋金元时期深厚的基础上有质的飞跃。杭州各县基本上建立了医政机构,设立了医政官员。这一时期的医药学家学问渊博,文化素养很高,名医荟萃,世医众多,临床各科医学的发展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医界高手。

楼英(1332~1401),明初萧山楼塔村人,长于《易》学,潜心医道,上自《医经》,下至历代名医正传均有批览。1355年师从戴思恭。1377年,46岁时以医名闻于朝廷。他治愈了朱元璋的病,皇上赐仕太医他不就。主要医著有 1362~1396年撰成的《医学纲要》40卷,其它还有1376年《参同契药物火候图说》2卷,1383年撰成的《仙岩日录》,1384年的《内径运气补注》4卷。重视阴阳五行之说,主张“千变万化之病态”,不离阴阳五行,掌握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则行医之事,尽在其中。对气血、表里、脏腑、虚实、寒热等辩证要领,叙述简明,概括亦较系统,对辩证论治原则的总结清晰而切用。主张“先分别血气、表里、上下、脏腑之分野,以知受病之所在;次察所病虚实,寒热之邪以治之”(《医学纲要.自叙》),所论涉及内、外、妇、儿、眼等科,对病症按阴阳脏腑加以分类,纲举目张,条理井然。书中收录历代验方颇多,选方较严谨,阐发同病异治等原则较详,繁而有条。另著《运气类注》四卷。

其子楼师儒,承父业,尽得其旨,医名甚高,明成祖患病邀其诊治,药到病除。著有《医宗正传》、《水南楼集》,妙论奇方,人所推崇。

卢复(十六、七世纪间),字自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万历(1573~1619年)间名医。早年习儒,且精于医,20岁时以医为业,辩证入微,善治奇疾,常和名医王绍隆、缪仲淳等人交游论医。著述甚多,代表作有丛书《医种子》,又名《芷园医种》(1616年)。他认为只有《灵柩》、《素问》才是医学“第一义”,由此才衍生出各种医学种子。所以他选择了八种书,作为不同的“种子”。如“医经种子”(《本经》、《难经》)、“医论种子”(《伤寒论》、《金匮要略论》)、“医方种子”(《伤寒方》、《金匮要略方》)、“医案种子”。他说:“此书虽八,从经生论,从论生方,从方生按,一线穿成”。又曾费时14年,辑成现存最早的《神农本草经》辑本。继编成《医种子》之后,又刊刻《芷园臆草》,将他在1611~1622年间的随笔所记,分成“覆药”、“日记”、“题药”、“勘方”、“存按”五种,分别记录见闻、交往、药议、方论、医案等。医论纵横,且常以佛理释医理,学术上推崇薛立斋。还编著了《本草纲目博议》一书,原书不存,但部分内容可见于其子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半偈》一书中。

卢之颐(约1598~1664年),明末清初医学家。字子繇,一字繇生,号芦中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父卢复,自幼得家传,又多得明师传授。曾向王绍隆学习仲景医书,从陈芝先学习《薛氏医案》,所以青年时即精于方药,著《金匮要略摸象》。28岁时,遵其父遗嘱,阐发本草。以其父所著得《本草纲目博议》为基础,历时18年,撰成《本草乘雅》。选药365种,各药分“覆、参、衍、断”四项予以解说,重在阐发药理。后这本书毁于兵火,凭记忆所得重修,编成《本草乘雅半偈》10卷。又撰《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一名《伤寒金鎞疏钞》)15卷,本《内径》理论,阐发伤寒。56岁时,双目失明,遂暗中摩索《金匮要略》精义,成《摩索金匮》9卷(今佚)。另有《痎症论疏》1卷,论证精详,力辟世俗“伤寒转疟疾,疟疾转伤寒”的谬说。此外还有《学古诊则》4卷,于脉理多有发挥,刊于1770年。

张遂臣(1589~1668年),随父迁居杭州,字卿子,号相期,又号西农老人,他工诗词,万历年间以国子生游金陵,早年体弱多病,故读医书,技艺渐精。明朝灭亡后返居杭州横河桥东北处之菖蒲巷,人称“张卿子巷”。他以明朝遗民自居,行医谋生,求诊者履满户外,临证经验丰富,尤其倾心于伤寒,其医学上自轩岐下至金元无不穷旨,所著《张卿子伤寒论》十卷(1624年),立论平正,为后世医家所重,对伤寒学说有不少发挥。此外,尚有《张卿子经验方》(1674年)传世。弟子张志聪、张开之、沈亮辰等,皆为名医。又常与名医卢复、卢子颐等交往,切磋学问,使杭州当时的医学界呈现一派兴旺气象。他又工诗,和陈继儒、董其昌唱和,有《湖上》、《白下》集,其《野花》10首,写的特别优雅,故有“张野花”之雅称。

1524年,杭州靴儿河下新宫桥墩开设许广和国药号,精制丸膏成药380余种。分内科、外科、儿科、喉科、妇科、眼科,凡补养虚损、调理气血、化痰消滞、六气类和膏药、花露等,品种齐全。1573年朱养心从余姚迁来杭州,在清河坊、大井巷东首开设了一家蜚声江浙一带的百年老店朱养心药室。朱氏专攻外科,迄今传统产品有五灵五香膏、阿魏狗皮膏、铜绿膏、珍珠八宝眼药、三仙丹等15种。由于朱养心有高明的医技、济世的医德,他调制的膏药灵验,解除病人疾苦无数。他的膏药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的治疗尤其有效,闻名遐迩。明末,杭城最早的药材牙行阜通药行接待省内外贩药客商,代客买卖,收取佣金,生意十分红火。仙桥(今鼓楼以东)有药船停泊处。

明朝时期中外医学交流频繁,杭州的中医药学对日本医学影响较大,去日的浙江籍医药学家有方喆,新登人,官至杭州医学正科,1399年召试明医,被派往日本,舟中注《伤寒论》4卷,传入日本。陈元赟(1587~1671年),杭州人,通诗文书画,对医药、针灸、气功、武术、饮食诸方面多有建树。1619年东渡日本,在长崎登陆,居留日本12年,将其创编的柔道和中医滋阴派的朱丹溪学说等传入日本,被誉为“介绍中国文化之功劳者”。对日本的医药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日本医药界人士亦纷至沓来。日僧月湖又称明监寺,号润德斋。1452年他开始寓居杭州,收搜中医药名著,并撰写了《全九集类证辨异》4卷医书,该书中国版已失传,南京古籍图书馆尚保存一部,日本有文政元年(1818年)印本,是中日医学交流的佐证。他回国后大倡金元医学。1487年,日人田代三喜以僧人身份来华,在杭州追随月湖学医。月湖是浙江名医虞天民的弟子,虞氏是朱丹溪的弟子,朱氏又是杭州灵隐寺僧罗之悌的大弟子,医学一脉相承。田代三喜在杭州共生活了13年,于1498年学成回国,脱僧籍行医。

明朝杭州的气功、食疗、药膳、养生也有明显发展,形成这一时期钱塘文人参与编撰医著、方书,弘扬中医药学术的新时尚。这些著作对国内外中医药学的发展传播具有较大的影响。

沈仕(1488~1585),明代散曲家。字樊学,又字子登,号青山门人,仁和(今杭州)人,能诗善画,其散曲集《唾窗绒》多写艳情和享乐生活,时称“青门体”。所撰中医保健专书《摄生要录》,以摘录历代文史古籍中有关摄生条文,注重精神卫生保健,主张恬淡虚无养性术,强调惜气、守神、保精的健身法则,具体又津唾、起居、停立、洗沐,衣食等养生常识。此书清初有流传,今佚,书中部分内容散见于清代养生气功诸书中。

高濂,杭州人,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他的传世之作有《玉簪记》、《节孝记》、《陈情记》、《赋归记》、《雅尚斋诗草》等,而他的《遵生八笺》是一部内容包罗万象、征引广博繁富、却紧紧围绕医药卫生养生的不朽巨著。据初步考证,高濂所撰医药卫生著作,存世者就有《八段锦》、《按摩导引诀》、《治万病坐功诀》、《服食方》等数十种之多,但其内容在《遵生八笺》中都有所记述,他的医学思想也都在该书之中。他认为修养德行为颐生养寿的第一要旨,应根据四季的不同而施以不同的调养方法,却病延年是养生必须要做到的事,以慎起居、节嗜欲、远祸患、得安乐来调节养生,提倡去除身心劳累、须时安处,赏鉴清玩、陶治性情,倡导饮食五味养五脏的食疗思想,宣传方药治病养生的经验,做到坚贞全角、物无客扰、神清气朗,养寿怡生。全书分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饮馔服食笺、燕闲清赏笺、灵秘丹药笺,尘外遐举笺,主要集明之前历代医药气功、食疗养生之大成。公元1895年美国人德贞(Dudgeon.J ),将此书部分内容选译为英文,以《功夫.道家健身术》或称《功夫.医学体操》书名出版,为海外流行“功夫”说的早期译本。

冷谦,武林人,字启敬,号龙阳子,通音律,洪武初为太常协律郎,永乐中,殁。著有《修龄要旨》,冷氏由刘伯温荐朱元璋,为明太祖考定五音六律之制,改九奏乐章。撰著的《修龄要旨》,是明代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和养生保健专书,论述了四时调摄、起居调摄、四季却病、延年长生、十六段锦、八段锦导引法、导引却病法等,书中多以歌诀形式介绍养生与气功要点及其具体方法。如长生十六字诀写道:“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评价这是“至简至易之妙诀也,无分于在官不妨政事,在俗不妨家务,在士商不妨本业,只于二六时中,略得空闲及行住坐卧,意到一处便可行之”。书中详细介绍“长生一十六字诀”的具体练功方法为:“口中先须漱津三、五次,舌搅上下腭,仍以舌抵上腭,满口津生,连津咽下,沽然有声。随于鼻中,吸清气一口,以意会及心目,寂地直送至腹脐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海之中,略存一存,谓之一吸;随用下部轻轻如忍便状,以意提起使归脐,连及夹脊双关肾门一路提上,直至后顶玉枕关,透入泥丸顶内,其升而上之,亦不觉气之上出,谓之一呼”。书中的“导引却病歌诀”写道:“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就(数)咽下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又如:“却病八则”中写道:“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兹始,天鉴行藏信有之”。全书内容言简意明,易于领会实行。

清朝前期(1636~1840年)中医药学进入了全盛时期,医政机构完善,医官职掌分明,药材市场颇多,药业兴隆。1644年,杭州侣山堂的问世,使浙江民间创办的中医药学教育机构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这一时期,供职于朝廷和太医院人士较多,杭州名医近400人。

《清史稿》称:“明末,杭州卢之颐,繇父子著书讲明医学,志聪继之,构侣山堂……。自顺治中至康熙初,四十年间,读轩岐之学者咸归之”。此说证实远在1664年,杭垣名医张志聪(字隐庵)建堂为学,授医论经,创立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私立中医教育机构,历时四十余年。在侣山堂从张志聪听讲的学者有高世栻(字世宗)、张锡驹(字令韶),及门人朱济公等二十多人。志聪死后,高世栻承其业,主持侣山堂。据考证,侣山堂其遗址当在今杭州市城隍山脚粮道山附近,惜于乾隆年间,因兵焚而毁,侣山堂办学不仅名医辈出,形成钱塘学派,并且屡成名著,计有《侣山堂类辨》、《医学真传》、《本草崇原》、《素问集注》、《灵柩集注》、《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集注》、《素问直解》、《伤寒论直解》及《胃气论》等论著。

1808年,叶种德堂创办,它是杭州自制丸、散、膏、丹,开设最早和规模最大,闻名浙、赣、闽、皖诸省的一家国药号,设在望仙桥直街,是杭州最大的商店。该堂设备完善,并拣选各省道地药材,广采历代宫廷和家传验方,精心配制成药约400余种,药效显著。叶种德堂自创设以后,坚守信誉,质量上乘,杭城的丸散及高档药品几为独家经营,誉满江南。1805年,慈溪马经村人张梅在同春坊盘进沈同国药号,改名为张同泰国药号,该店位于孩儿巷口,它经销道地药材、丸散膏丹、各种花露、参燕银耳等200余个品种。它不惜重资,精心采购各地上乘药材,各种饮片遵守古法炮制。张同泰药店自制传统成药360余种,复择陈分,屡经效验,自成格局,一举成为杭城有名的药店。除上述两大药店外,杭城著名的药店还有方回春药店,许广和药店、碧苏斋药店、存仁堂药店、余香山药店、太和堂药店、泰山堂药店等。

张志聪(约1610~1695年),字隐庵,钱塘(今杭州)人,张仲景43代孙。他的11世祖游宦钱塘,遂为杭州人。张氏弃儒学医,受业于张卿子门下,后追随卢之颐。他广览历代名药著作,药到病除,闻名遐迩,并在杭州胥山建侣山堂,论医讲学。张氏对《素问》、《灵柩》两部著作钻研精深,亦有独到见解。对《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也十分推崇。

张志聪协作及注释之医著,文献见载者近10种,有些是他和同道、门人等讨论并共同完成的,有的是由门人继其未竟之作而续成的。《黄帝内径素问集注》(公元1670年)与《黄帝内经灵柩集注》(公元1672年),均系张志聪与同道、门人共同注释成书,其特点为“以经解经”,即把散见于《内经》各篇之论点注释《内经》某一段原文,不拘于字解与过繁之训诂,而求阐明医理,期能切合临床实用。他对《伤寒论》之研究,强调以阴阳、五运六气之理去论述伤寒,不同意成无己“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俱伤营卫”之论点。其《伤寒论集注》(公元1683年),是纂集历代医家对 《伤寒论》之注释,对其进行评述,经门人高世栻(士宗)整理而成。他们编撰的《本草崇原》,主要是以五运六气之理论诠释《神农本草经》,并阐明其药性。张氏还撰有《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及《金匮要略注》等书。其所著《侣山堂类辨》,系医药理论著述。另有《针灸秘传》。

高世栻(1636~1700年),字士宗,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从举子业,然后学医。23岁悬壶治病,颇有声誉。后从张志聪学医10年,张氏过世后,他继续在侣山堂聚徒讲学,并完成了张志聪生前未结稿的《伤寒论集注》和《本草崇原》两部医著。自著《素问直解》9卷、《医学真传》1卷、《灵柩直解》、《金匮集注》。

张锡驹,钱塘三张之一,字令韶,清代钱塘(今杭州)人,为十七世纪时期著名医家。学有家传,其先君子大章公偿述崎黄诸学。令韶遵遗旨,朝夕钻研。后复师事名医张志聪,钻伤寒,学乃大进。治疑难重证,药到病除,非时医所能及。后门人请求著述,遂撰《伤寒论直解》六卷,附《伤寒附余》一卷,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行。其内容不务空言,有济实用。又撰《胃气论》一卷,嘉庆二年(1707)刻行于日本。 

赵学敏(约公元1719~1805年),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杭州)人。他对《本草纲目》内容的丰富很钦佩,但是他认为《本草纲目》并非包罗无遗,也绝非完美无疵。他说“濒湖之书诚博矣,然物生既久,则种类愈繁”(《本草纲目拾遗·序》),认为必须及时进行补充,否则“过时罔识”。因此,他决心“拾”《本草纲目》之遗,为此,他用了几乎40年之久。作者自序写于干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但书内记载的资料还有嘉庆癸亥年(公元1803年)的,如辣茄的治疗作用就是在此年予以补充的。他查阅了600余种书籍文献,请教200多人,并且亲自栽种和尝试了某些药物,编著成《本草纲目拾遗》,说“专为李氏之遗而作,凡纲目已登者,或治疗有未备,根实有未详,仍为备之。”因此,该书所栽植物有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载或叙述不详者,并对《本草纲目》作了某些纠正。他还提示应以生物进化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生物的变化和发展。他收载民间某些特效药,如治疗蛔虫病的鹧鸪菜、治疗痢疾的鸦胆子等。对国外的药物知识,他也注意吸收,如治疗疟疾的金鸡勒、治疗咽喉肿痛的胖大海以及外用药冲鼻水(嗅剂)等。

赵学敏对民间的医疗经验很重视,认为走方医“顶串诸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串雅》内编“原序”),他们用药具有“贱”、“验”、“便”的特点,因此他与民间医生赵柏云合作,广泛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与知识,于公元1759年编著了《串雅》内、外编,记载了许多卓有疗效的治疗方法,如以五倍子研末敷脐医治盗汗、吴茱萸研末敷脚心医治咽喉肿痛等。

此外,赵学敏还编著了《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信方》等十种医书,连同《本草纲目拾遗》和《串雅》,合称为《利济十二种》。他编著医籍是期于“可济于世”,而且是取谨慎的态度,对可疑者则弃而不收,他说:“草药为类最广,诸家所传亦不一其说,予终未敢深信……兹集闲登一、二者,以曾种园圃中试验,故载之,否则宁从其略,不敢欺世也”(《本草纲目拾遗·凡例》)。他还对有些人“率以医为行业,谓求富者莫如医之一途”(《串雅》内编“绪论”),严加斥责,充分说明他的严肃治学态度和崇高医德的精神。

魏之琇(1722~1772年),字玉璜,号柳州,钱塘(今杭州)人,世医出身。年青时曾靠书画谋生。他天资聪颖,擅长书画,精通诗词,著有《柳州乐府》1卷。30岁后,颇通医学,魏之琇在阅读校订《名医类案》时,发现该书遗漏之内容不少,因此予以补充,同时还增加了明代以后各医家之许多医案,附以按语阐发,于公元1770年编撰成《续名医类案》六十卷,堪称为集清初以前医案之大成,其特点之一为每种病证,常收载数家医案,并进行比较与鉴别,并创制了“一贯煎”等名方。此外,温病医案较《名医类案》为多,反映出明、清以来温病学的显著发展。《四库全书提要》评价此书“采摭既博,变证咸备,实足与江鹳之书互资参考。”

咸丰、同治年间,王士雄对《续名医类案》进行整理,将书中的魏之琇按语辑成《柳洲医语》(又名《柳洲医语良方》),并附以王士雄之评述。1863年王士雄又与杨照藜、吕大纲、凌嘉六人等人将《续名医类案》六十卷并为三十六卷合资刊行。

魏之琇还撰有《岭云集》(又名《岭南诗钞》《岭云诗钞》),此诗集刊行时,人们交相传诵。殁后葬于杭州赤山埠青龙山,碑题“钱塘诗人魏柳州之墓”。

陆圻,康熙年间人,号讲山,钱塘(今杭州)人。早年负诗名,为西冷十子之一,与陈子龙等结登楼社,世号西陵体。在文学上诰诣极高,著有《诗经吴学》、《威风堂集》、《西冷新语》、《诗集》《洛神赋辨注》、《陆生口谱》、《新妇谱》、《从同集》、《诗经易学》、《诗论》、《春秋九篇》、《口谱》等。后精医,医术高明,求治者户限为穿。医著有《本草丹台录》、《灵台墨守》、《伤寒捷书》、《医林口谱》、《医案》、《医林新论》、《冥极录》、《医论》等。1663年因庄廷陇《明史》案,株连几濒于死。

吕震名 (1797~1852年)一作吕震。字建勋,号木茶 村。世代业儒,道光乙酉 (1825年)举人。震名生平酷嗜医书,熟于《内经》五运六气之法,洞视八脉,遍览百家,而以张仲景为宗。人有以疾就诊者,问切精审,立方必先起草,阅数刻始定,犹谆谆告以宜忌,凡服其方者多见奇功,医名噪于世。著有《内经要论》一卷,《伤寒寻源》三集。刊刻于世。 

王士雄(1808~1867年),清末著名医家。字孟英,号梦隐,别号半痴山人,祖籍浙江海宁,迁居钱塘(今杭州)。曾祖王学权精于医,曾撰《医学随笔》;祖父及父亲皆业医。因正值战乱疫疠流行之年,加之爱女死于霍乱,遂尤留心温病,对温病学有独到见解和突出贡献。代表著《温热经纬》(1852年撰),为我国温病学重要著述之一,乃采内经、伤寒之理为经,取叶桂、薛雪诸家之说为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而成,其中明确提出“新感”、“伏邪”两大辨证纲领,重视审同察异,灵活施治,充实并发挥了温病的发病机理和辨证施治理论;除药物外,还注重食疗。其著《霍乱论》(1838年),注意到发病季节、流行与饮食、水源等因素,以及卫生预防。另有《归砚录》、《王氏医案》等书,均颇富临证经验,主张四诊合参,洞察病之本源“勿徒遏其流”(《归砚录》卷四),“不惑外显之假象”(《王氏医案》卷一);处方治疗则主张“贵于用药之恰当病情而取舍得宜”(《王氏医案续编》卷2),视症之危急缓,病体之虚实,或投重剂,或以轻灵取胜,驱邪而不伤正。他还参注和编撰有《女科辑要》、《四科简效方》。他对当时传入的西方解剖生理学持开明态度,对一概拒绝西说,认为中、西脏腑不同谬说持以批判态度。王士雄是清代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他对温病学的论述与实践,使温病学说获得进一步完善。

清朝初期,还有一些医药学家先后把一些中医学理论及医术传到日本 。

戴笠,字曼公,杭州人。1652年赴日本长崎传医,皈依禅宗,薙发为僧,以医学济世,治愈病人无数。远近称为神医。他的医著有《痘疹百死形状传》《痘疮传》、《治痘方函》、《痘疮唇舌秘诀》、《痘疮口诀》、《痘疹治术传》、《曼 公 先生痘疹唇舌图诀》,痘疹治求集》、《太极传授》、《太极传授异本》等书,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澄一,杭州僧人。1653年飘洋过海,住在长崎兴福寺,精医术,著有《慈济轩方书》6卷,在日本佛教界和医药界声誉鹊起。1653年冬渡弘法,首开法于隐元隆琦兴福寺,在中日佛教传播史上可与鉴真相媲美。他在医药学上的博识广见为日本同仁所折服。

陈锡灿 字星占,萧山人,攻研《素问》、《灵枢》、《司天气运》等书,擅外科,治疮疡有奇效。著有《青囊准绳》、《痈疽虚实寒热辨》。书中提出痈疽未成脓时,应根据表里寒热虚实,辩证用药;已成脓时,主张扩创引流,清洁疮口,以速愈合等,为外科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陈根儒 名光浙,萧山人,著《温热论笺正》,被裘吉生收在《珍本医书集成》中,有独到之处,颇得医界好评,并纠正了王氏《温热经纬》和吴氏《温病条辨》中的错误。时因喉疫盛行数月,医之甚效,故著《喉证要旨》。

清朝后期(1840~1912年),当清王朝日趋没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兴旺发达之际。英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通过鸦片战争,将魔爪伸向东南沿海各省,英、日等侵华势力通过《南京条约》、《烟台条约》和《马关条约》迫使杭州在 1898年9月26日 向列强开放。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也开始了,社会经济开始卷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漩涡,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也随之变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九十年代初及甲午战争前后也出现了一批新思想家,形成了一股维新思潮。杭州人龚自珍的开拓思想直接启迪了近代杭州的革故鼎新思潮。章太炎等一大批进步人士提倡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振兴中华。许多西方的先进科技引进杭州,致使中西医学在该市交相辉映,推动着当地医药事业艰难地向前迈进。颇具完整意义上的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及中、西医医院开始建立。这一时期中、西医药学人才辈出,著名的有吴尚先、仲学辂、傅嬾园等,一大批文豪和革命志士也涉猎医药学,如龚自珍、丁丙、俞樾、章太炎、鲁迅、沈雁冰等。中、西药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如胡庆余堂的创设。中医药学术团体和刊物纷纷创办。

近代杭州国药业中,较早的国药店铺有天禄堂(1849)、万承志药店、汤养元(1869)、天生堂(1891)、俞同春(1898)、泰和堂(1902)、德记药店(1903)、大德药店(1905)、茂昌药店、沈国泰药店、抱一琴一贯药酒店等。最具影响的国药号当推胡庆余堂。

胡庆余堂是由安徽绩溪人胡雪岩(1823~1885年)创办,相传其前身为南宋惠民和剂局附设的一个熟药铺。1874年筹设,1878年大井巷店屋落成,正式对外营业。胡庆余堂是我国规模较大、创设较早的以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和北京的同仁堂、广州的陈李济药店,并称为中国三大药业, 有江南药王之称。胡雪岩邀请医师鉴定处方,配制“辟瘟丹”、“诸葛行军散”、“红灵丹”等药品,选出配制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32种。后将这些成药编制印成《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他还专门设置了制丹大料部、制丹丸细料部、切药片子部、炼拣药部、胶厂,以制成造成药。1876年在西湖边涌金门开胶厂,下设晒皮、铲皮、丸散工场、养鹿园等,利用西湖水熬胶制药。胡雪岩在店堂挂有两块牌子,对外挂“真不二价”,对内手书“戒欺”匾额挂于后厅堂中。生产的成药有14大类,包括补益心肾、脾胃泄泻、饮食气滞、痰火咳嗽、诸风伤寒、诸火暑湿、妇科、儿科、眼科、外科、木土煎诸胶、秘制诸香、各种花露、各种香油料酒等。药品精选道地药材,虔修丸散膏丹,法制中药饮片,品种齐全,质量上乘,信誉卓越。因此,胡庆余堂在继承中医中药的宝贵遗产方面,特别是将经过长期实践对于医治人体各病有效的数百个验方配制成药,使病家便于选购、携带和服用,这对推进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胡庆余堂自从开设以来,虽数易其主,几经变迁,产品一直深受民众喜爱,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东南亚和美洲等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吴尚先(约1806~1886年),字师机,原名安业。浙江杭州人。曾中过举人,淡于功名而悉心治医。吴氏想到,如能将外治法的治疗范围扩大,既能解决药物不足之难,又能减少一些药内服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尤其是使某些“不肯服药”、“不能服药”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于是,在继承古代外治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外治法,并应用于临床,疗效颇佳,获得了患者的信任,使吴氏“月阅症四五千人,岁约五六万人,出膏大小约十余万张”(《理瀹骈文·跋》),才著成《理瀹骈文》。因该书文体是用骈文所写,并取“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意而书名为《《理瀹骈文》。

《理瀹骈文》共记载有“齅鼻法”、“枕药法”、“捣涂法”、“掌摊法”、“绢烫法”、“点眼法”、“纳脐法”、“卧砂法”、“围炉法”等数十种外治方法,用以治疗疟、痢、疝、瘕、彭、胀、癃、闭、中风、头风、痹等数十种内外妇儿各科的疾患,创制了几十种膏药配方。尤其可贵的是,吴氏并不以其临床疗效好而满足,而是继续致力探讨外治法的治疗机理,认为“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矧上用嚏,中用填,下用坐,尤捷于内服(《理瀹骈文》)。”现代研究也证明:①皮肤具有吸收作用;②膏药释放药效的能力比橡皮硬膏强而持久。由此可见,吴氏能认识到“外治亦有理”,外治内治有“殊途同归之妙”,是非常可贵的。书成于1864年,翌年刊行,是我国外治法的一次比较系统的总结。是中医学别树一帜的著作,对收集与整理传统的民间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仲学铬,字昂庭,余杭区长命乡仲家村人,举人出身。他精于医道,选方用药灵活多变。他以《本草崇厚》为基础,加以增补校订,著成《本草崇厚集说》一书,共3卷,1910年刊印。他对本草学、经典医著研究极深,医技高超。光绪6年(1880年)6月,慈禧太后患病,他进京为她治病,以养心汤和保元汤加减治疗,直到 农历9月18日 慈禧太后病愈才停方药,疗效显著,受到太后的嘉奖,主管浙江医官局,治愈数万名病人。

傅嬾园(1861~1931年),近代中医学家。名崇蔽,字箟笙,又字本善。曾为举人,官至教谕,悬壶杭州。精内科,尤长于妇、儿科。傅氏曾撰“振兴中医中药之刍议”一文,呼吁创办医校,设立医院。他认为“学校为造就人材唯一之机关,国家之强弱,学术之进化,莫不唯教是赖。”为此,傅氏联络浙江中医药界人士,集资创办浙江中医专门学校。自任校长,编写讲义,亲自授课。教学中,注重医、教结合,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他又筹划资金,在杭州开设两处施医所。傅氏对中医人材培养倾注心血,他说:“欲振兴中华医药,当先注重人材”,“人才愈众,则学术上研究则愈精。”他不仅对学生的学业严格要求,而且重视医德教育,以古今名医医德言行教诲学生。在中医学术上,傅氏为绍兴伤寒学派的中坚。傅氏遵从张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以六经辨时病;辨证重湿,施治主化,用药朴实稳健,注意邪有出路。其学术主张,至今仍有参考意义。他的医著有《嬾园医话》、《众难学讲义》、《嬾园医语录》、《嬾园医案选》等。他又精于诗画,作诗多达四、五十卷,画有《画梅辩难》、《嬾园梅册》等刊出。他是清未民初浙江中医界耆宿。

俞樾(1821-1907年),字荫甫,号曲园,道光进士。他对群经、诸子、语言、训诂、小说、笔记都有撰述,他又善长诗词,工书法,所写各书总名称为《春在堂全书》,共250卷。对中国古典文献的研究贡献巨大,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大师。在《春在堂全书·读书余录》中,有内经素问篇48条,写于1850年,收于《三三医书》第一集中时俞鉴泉则易名为《内经辨言》一卷,他晚年讲学于杭州时对《内经》文字考证精辟。他还著有《枕上三字诀》一卷、《读抱朴子》一卷、《抱朴子平议补录》。他对医药学上的一些疑难问题考证十分详尽。他考证了《素问》文字、《本草经》作者及成书年代,脉法变迁,古今药物之异,牛黄清心丸的成份,刮痧疗法“鬼臾区”、“俞跗”,巫医关系,“俞”、“腧”中空之义,痈、疽、疡、疵的阴阳属性,三部九候法与通“参之以九藏之动”,脉诊的三部所在,《素问》固有七十二候之说,歧伯能诗等等,探颐索隐、解疑释难,成绩颇大。他在《俞曲源笔记》、《药言随笔》中都记载了他在养生学方面精湛论述。他认为养生必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豁达的思想境界,在人静和寡欲上下功夫,淡薄名利。

章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别号太炎。生于1869年,卒于1936年,浙江余杭人,章氏为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亦擅医学。章氏之医学乃受其祖、父影响。1890年,太炎二十三岁,在杭州诂经精舍师事著名扑学大师俞樾。甲午战争后,参加强学会,编辑《时务报》、《经世报》,赞同维新变法,并于1904年和蔡元培成立光复会。1906年被孙中山邀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1924年设章氏国学讲习会,对医经多勤求之。在《三三医报》、《中医杂志》、《山西医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大量医学论文。尝任苏州国医学校名誉校长,国医研究院院长。其医学著作甚富,如《猝病新论》四卷,后又搜刊其有关医学遗著,主要包括医学演讲,医学论文、医学书牍、医学考证、医学文苑等,名之曰《章校长太炎医学遗著特辑》。

丁丙 (1832-1899年)字嘉鱼,号松生,又号松存。同治、光绪年间国内四大藏书家之一。博学多识,终身不求仕进。同治三年(1864年),左宗棠荐之于朝,授以知县;六年(1867年),复加同知衔,但迄未出仕。一生以搜集、刊行图书及经办地方事务为事,撰、辑、刊刻书籍达数百种。所著《善本书志》颇有裨于版本目录之学。所辑《当归草堂医学从书》,收前代医籍十种,刊刻于光绪四年(1878年)。

莫相疑 字尚古,清末民初杭州人,从师余杭姚仁(字梦兰),崇叶无士,擅长调理,一时被推为叶派名医,杭湖两郡学医者多执贽于门下。尚古治肝肾虚弱,冲气上逆之痰喘证,用开太阳、摄少阴之法疗效显著,疗肺痨以清金育肺之法而获良效,高足叶熙春,传其学而宏之。

范和尚 清代萧山竹林寺僧,邑令以和尚精妇科,责令还俗,遂以范和尚名,行医授徒,医名甚著,传有《妇科秘方》。

鲁迅(1881-1936年)先生于1909年来到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亲自撰写了11万字的生理学讲义。 鲁迅 先生重视验方的收集,辑录了《验方实录》。他还收集了中医书籍,门类有药物学、诊断学、内科学、针灸学、食物治疗学、医学史及丛书等,还亲自修补古代医书。

马一浮(1883-1967年)既是国学大师又精通医药学,他珍藏和研习日本人汤本求真所撰的《皇汉医学》一书,并与周子序一起翻译了该书(50万字),由中华书局出版。他还著有《养生论》。

何九香,杭州人,生于1831,卒于1895年。曾从清代名医钱宝灿游,医术益进。生平勤学深研,崇尚实践,颇有心得。擅长妇科,屡起沉疴。时浙江抚台因其女经闭腹胀,疑为不贞,延何往治,力辨其无,用药后下淤血盈盆,其恙尽除,由是医名大噪。子穉香,承其业。其孙何子淮,何少山;曾孙何嘉琳,皆当代国家级名中医。

民国时期(1912~1949年) 1911年11月5日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杭州举义,摧毁了清王朝在浙江的统治,成立了浙江军政府。辛亥革命后,民族医药学发展的速度比较迟缓,医药学发展步履艰难。但在医政机构建设方面更趋完善,中医院、诊所、个体医数量有所增加,人才不断涌现。尤其是药业发展势头不衰。中医学术团体及刊物的创办与发展成果显著。

公元1916年,杭州医界耄宿傅嬾 园先生(公元1861~1931年)目睹中医事业淹淹侍毙,率先呼吁“欲振兴中华医药,当先注意人才。”在浙江药业协会的支持下 ,在杭州市柴木巷内创办私立浙江中医专门学校。 傅嬾园 先生亲任首届校长,翌年春正式招生,学制初为五年(预科二年,本科三年),其后仿上海等地区医校学制改为四年。预科设国文、伦理、医纲(医学通论)、内经、中药、方剂、诊断、解剖、生理等基础课程;本科设伤寒、杂病、温病、外科、妇科、儿科、喉科、针灸、推拿、运气(五运六气)、各家学说等以临证各科为主的课程,并附设送诊局(施医局)供学生实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浙江名医范耀雯、陈道龙、杨则民等相继在该校执教,学校自编教材外,还不执偏见,传授一些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设立两家施医处,兼作学生临床教学基地。至1937年秋,因日寇侵占杭州而告关闭。建校二十多年间,学校为江、浙、沪、皖、闽及台湾省造就累以千计的中医药专门人才,对振兴当时江南中医中药事业,抵制国民党歧视,消灭中医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校迄今健在的杭州校友尚有当代国家级名中医唐福安。

1944年,何任在杭州创办杭州中国医学函授社,这是一个中医业余函授教育机构,办学8年,培养学生达2000多人。

民国时期,杭州各地均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中医医院和诊所,杭州市内中医医院及诊所有保庆医局、三三医院、时和医局、艮山医局、宽德医局、克济医局、显真道院医局、同济医局、寿安医局、浙江省国医分馆、同善堂、医药局等。杭州市内个体中医诊所有:何樨香诊所、杨仰山诊所、王一仁诊所、方氏女科诊所、董志仁诊所、陈道隆诊所、宣振元诊所、王壶隐诊所、李云泉诊所、严少山诊所等数百家。尤其是1923年由裘吉生在杭州创办的三三医院,院址先在杭州十五奎巷四牌楼,后迁将军路柳营路口。该医院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中西医联合医院。医院后院有10多间病房,数十张病床。对贫民治病免收诊金和出诊费,如遇赤贫则另赠药费。医院前厅悬挂一块紫红色巨匾,写着孙中山的“救民疾苦”四个大字,医院规模不大,声誉却高。

裘吉生(1873-1947),字吉生,曾易名激声。早年致力学医,兼为人治病。加入同盟会后,有机会认识日本医界名士,看到珍贵医籍,乃专心收集研究,后以“吉生”名正式行医。中 山 先生曾书“救民疾苦”四字相赠。曾任神州医药会绍兴分会会长。1908年创办《绍兴医药学报》(月刊),并编医学丛书,名曰《国医百家》。1921年移居杭州,时年49岁,设立三三医社,出版《三三医报》。“三三”的寓意,一是遵《礼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二是遵《左传》,“三折肱方为良医”。此时又正是裘吉生行医33年,使“三三”具有了另一层纪念意义。1928年当选为浙江中医协会常务监委,翌年,伪卫生部提出“废除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的障碍案”,全国中医界会集上海,召开大会,抗议政府之废除中医政策,裘为浙江代表之一。裘氏行医四十年,擅长内科虚损,在杭曾创办三三医院,一生收入,除购书印书之外,一无所蓄。解放前二年,卒于杭州寓所。裘氏生平著述少而校刊印行者多,著《国医百家》、《三三医书》等。1936年,又出珍藏医籍,择珍本、善本、稀有本,精选九十种,经批校后,交上海世界书局刊行,定《珍本医书集成》。后又辑成续集,正待付刊,抗战爆发,焚于战火。晚年著有《学医方针》、《药性学便读》、《妇科治疗学》、《诊断学》及《皇汉医学书目一览》等行世。

蔡东藩,名郕,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卒于1945年,萧山人。近代著名历史演义作家。博学多才,幼有神童之誉。中年在岳父黄镐京指点下,攻读《内》、《难》,对医学有较高造诣。晚年著成《内科临证歌括》,为普及医学作出贡献。

杨仰山,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卒于1940年,余杭人。受业于清末杭州名医沈少珊,尽得其传。先任职于杭州同善堂医药局,后设诊所,擅长内科,对热性病的学识与经验尤丰。内科推崇陈修园,热病则遵仲景《伤寒论》及叶、薛、吴、王诸家。其子杨少山、弟子盛循卿,再传弟子郁加凡,均为当代国家级名中医。

施今墨,原名毓黔,生于1881年,卒于1969年,萧山人。从舅父河南安阳名医李可亭习医。1911年毕业于北京法政学堂。但仍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医,小有名气。当时在民主革命思潮影响下,施氏追随黄兴,奔走革命。后专心攻医。平生素仰墨翟行兼爱之道,治病不论贵贱,施爱不分富贫,因改名今墨。1929年,国民党政府妄图废止中医,施氏奔走联系各处医家进行请愿斗争,迫使国民党当局取消废止中医之决定。1929年,南京成立中央国医馆,曾任副馆长,力主革新中医和整理中医病名等工作,1932年,施氏以行医收入创办华北国医学院,开设中西医各课,聘请著名医家任教,十多年中,为中医界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此外,为革新中药,改变剂型,曾创办中药制药厂,组织中型中医院。解放后,虽年近古稀,除历任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外,还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并先后在中直平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现首都医院)、北京铁路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邮电医院等处任中医顾问。施氏造诣精深,主张融各家之长,结合自己经验,提出已见,创立新法,其处方药量往往较大,但配伍精严,有条不紊。尝谓:临床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辨明证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不知医理,即难辨证,辨证不明,无从立法,遂致堆砌药味,杂乱无章。又擅长治胃肠病,妇科病及糖尿病,晚年对冠心病有所研究。1940年其婿祝谌予曾编辑出版《祝选施今墨医案》,1980年又将其解放后有效病例,整理成《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詹子翔 生于1890年,卒于1954年,杭州丰乐桥小儿科世家。祖志飞与父起翔均以方脉名著当时。子翔幼秉庭训,行医四十五年,求诊者踵相接。其对小儿麻疹、疳积、泄泻、咳嗽等常见疾病的治疗,更效如桴鼓。子翔广收医书,手不释卷,珍惜逾恒。遇贫无力购药者,药费亦免之。每于炎夏备大量急救药品免费赠送,众称德焉。有子世其业后传。

虞翔麟 字祥林,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卒于1943年。十五岁习医,拜德清外伤科名医李明德为师。1927年前后来杭州拜达卢僧为师,在杭州皮市巷附近创办“祥林医院”,设病床二十张,以中医伤科为主,并邀当时名医王邈达、裘吉生、何公旦、陈道隆等为特约医师,后又迁至葛岭山麓智果寺旁,扩充为八十张病床,设备齐全,并设有“中医伤科护士班”,名声日振,又在上海老闸桥畔开设“祥林医院上海分院”。其女虞佩珍,女婿姜一如、门生徐竹隐承其业后传。

叶熙春,幼名锡祥,生于1891年,卒于1968年,出生于杭州,拜余杭名医莫尚古为师,其太夫子姚梦兰为晚清名医,擅长内妇诸科,对温热对症尤为见长,见叶氏年轻好学,遂传授心术。二年后,悬壶杭城。崇同里前辈 章太炎 先生之为人,得章氏“不通国文,无谓国医”之教,除医籍外,苦读经书,文采医理日新。叶氏虚心恭谦,每知其它医生诊治疑难重症,即前往请教。尝言:行医之道,贵正直,最恶投机取巧,敷衍塞责,不可投患之所好,不妄开贵重药。并身体力行,医德医声,名扬江南。1952年,集资创办“广兴中医院”于杭州,是解放后浙江省私人创办的第一所中医院,为发展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贡献。叶氏为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叶氏对妇科疾病的治疗,独具卓识,明析精微,效方验方,为世所称。其门人曾加以总结:肝旺经早,丹栀、逍遥奏功;血虚经阻,少阴、厥阴论治(常用猪心血拌丹参、香附、金铃子等);虚寒痛经,法宗桂枝加桂;崩漏淋漏,塞流当究奇经(以胶艾汤为主);淋红阴伤,清源循经荣内(用清骨散、胶艾汤合方);寒湿带浊,升阳化湿束带(仿真武汤意);湿热带淋,上下分消淫邪(常用川连、山栀、竹叶、甘草);痰逆恶阻,倡用苦温复法(揉合干姜人参半夏丸、左金丸、前胡散而成方);肾虚胎漏,纠弊补偏为要(常用桑寄生、菟丝子、杜仲、黄芩)。对内科疾病,热病与杂病均所擅长,临症层次井然。例如对胃脘痛的治疗,首辨体用间太过不及(胃,体阳而用阴);次别脏腑间生克乘侮(以肝犯胃为较常见);再判气分血分之别(崇叶天士久病入络之说);终归要维护胃气之舒展降。《叶熙春医案》于1965问世,择叶氏行医六十年之医案精华,为其门人辑录,由叶氏亲自审定成书。叶氏学识渊雅,医药之外,尚擅书画鉴赏落笔颇有逸气。

杨则民(1898~1948),近代中医学家。名寄玄,号潜龠,浙江诸暨人。青年时迁居杭州,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学院,因受进步思想影响,参与学潮而被开除。后从事革命,曾两次被捕入狱,在狱中钻研中西医学,出狱后对中医学研究尤勤,特别是对《内经》、《伤寒论》等医学典籍有很深的造诣。先后在上海、浙江等地医学刊物发表论文,影响甚大,后执教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杨氏知识广博,又兼掌握辩证法,因而他撰写的《内经哲学之检讨》一文,见解新颖,当时有十余种医刊均予转载。他对当时中西医论争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切中要害的剖析,他率先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阐释《内经》,认为:“吾人欲讨论《内经》之真价,宜以哲学眼光衡量之,不当以自然科学之见解批判之。”他指出《内经》的“最高理论为阴阳五行,生长收藏与调节,而以辩证法叙述之。故欲研究而理解其内容之精义,自以辨证法为最正确之途径。《内经》作者之思想方法虽正确,然为时代所限,其所采用以为说明之材料(如脏腑、经络)较以近世实验证明,多悖而不可信,但不得并其最高思想唾弃之。”他以辩证法观点分析了《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明确地宣称《内经》最高理论是“辩证法的观察”。杨氏对《内经》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又掌握了先进的思想方法,因而他的这篇论文至今仍然有它的价值。

杨氏晚年著述多兼采中西医精义,在疾病、治疗以及药物、方剂分类方面,多采用系统、效用分类法。他在《医林独见·辨证与辨病》中说:“中医重辨证,西医重识病。辨证之目的在应用药治,识病之目的在明了病所”。主张各取所长。他编纂的讲义书籍有《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伤寒论附翼》、《症候学通论》、《药物学概论》、《方剂学》等。另有《随便写些》、《国药今释》、《中药方论》、《医事类记》、《读书小记》、《旅桐随笔》、《医林独见》、《古医斟今》、《诊余随笔》、《医家杂记》、《仲景书卮言》等手稿三十余册。杨氏积极参与维护中医的斗争,是一名出色的革命医家。1948年遇害牺牲。

华钧珊(1878~1961)男,汉族,杭州市萧山区人。家世以儒通医,业传六世。光绪壬寅(1902)举孝廉,曾分发湖北候补知县,后返里行医,善运用古方,1929年南京政府主张废弃中医中药之际,组织发动县内中医界同道,示威抗议;1930年创立萧山县国医馆,自任馆长,邀请县内名老中医入馆,培养了一批中医后继人才;1957年5月被聘为浙江省文史馆员。著有《难以训诂》、《小儿麻庴要览》、《时方集解》、《脉理探原》、《壶隐医案》等著作。

史沛棠(1892~1965)男,汉族,浙江省德清县人,师承余杭 姚耕山 先生。抗战暴发后迁居杭州开业,曾在杭州创办“六通中医疗养院”。1952年会同杭州名医叶熙春、张硕甫等合资开办“杭州广兴中医院”。1955年以后,先后担任杭州市中医门诊部主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浙江中医学院院长、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副主委、浙江省政协委员等职。1962年评为省著名中医师。有《内经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内科证治手册》、《妇科证治手册》、《药物杂谈》、《五运六气括要》等遗著。其它早年著作,尚有《伤寒方浅解》十卷、《舌苔大全集》、《金匮直注》十卷、《壶隐医话病理学》、《妇科病理学》、《儿科病理学》等。

张治寰 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卒于1975年,长兴人稽清。自幼随外祖父朱小庄学医,业成以内、妇科擅名,后习针灸,曾向杭州名医马雨荪、陆德中请教。解放后迁居杭州,与金文华等共组杭州中医门诊部针灸科。先后在广兴中医院、市一医院主持针灸科,以隔姜硫黄灸治疗肌腱病和针治小儿腹泻等。有陈林泉承其后传。

毛达文,1902年生于浙江杭州,卒年不详。十五岁时拜当时浙江著名中医 王香岩 先生门下,后考入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继续深造,同期仍在王师处临诊实践,经五年刻苦勤学,毛氏通晓《金匮》、《伤寒》、《内经》,尤擅温病说。1923年七月毕业于专校。1925年在杭州马市街开办诊疗所,积几十年之临诊经验,精于内、儿诸科,善治温热病。对脾胃病诊疗也有独到之处。毛氏门诊日以百计,影响很广,至五十年代杭州艮山门、笕桥一带尚流行“吸烟要吸哈德门,看病要看毛达文”之谚。1954年,毛氏加入杭州广兴联合中医院(我院前身),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力于为病家服务,于1972年退休。因毛氏学验丰富,治病救危,疗效显著,名著浙杭,于1957年被浙江省卫生厅授于“省级名中医”称号。

张硕甫(1897-1970年),余杭人。为名医金子久嫡传弟子,早期行医于临平、览桥,抗战时迁居杭州。1953年应叶熙春之邀,与史沛棠、杨继荪等发起筹建广兴中医院(杭州中医院前身)。1961年调入红会医院,曾任副院长。1962年被评为省著名中医师。撰有“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分型和治疗”等论文多篇;杭州市卫生局整理成《张硕甫医案》一书,部分医论、医话已编入《杭州市老中医经验选》中。临诊五十余,擅长内伤杂病,主张四诊合参,反对唯脉是从。为人治病,用药一丝不苟,尝谓:医者仁术,身心性命攸关,临证务必慎思明辨,切切不可草率马虎。传人王永钧系当代国家级名中医。

许仲凡(1897~1972)男,汉族,浙江省诸暨县人。四世习医,幼承庭训,师 从骆少莲 先生,擅长于时感急症的诊疗,为我院元老。历任杭州市政协委员、市中医学会理事。1962年被评为省著名中医师。

潘泽候(1909~1989)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师 从陈赞庭 先生。六十年代在广兴中医院工作。曾任科主任及杭州市、浙江省政协委员等职。1962年被评为省著名中医师。

韦文轩(1901~1969)男,汉族,浙江省东阳县人,系五十年代我院元老,世代医家,1913年随其父御医韦尚林学医。1922年独立行医,设文明眼科医局。历任杭州市第二、三届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中华眼科学会杭州分会常务委员,杭州市中医学会理事等职。1962年评为省著名中医师。擅长金针拨障术,精于眼科外用药的炮制与配制。著有《韦氏眼科金针歌诀》一书及“治疗球后视神经炎的初步报告”等9篇论文。

汤士彦 名泓,生于1901年,卒于1977年,原籍诸暨。自曾祖迁居杭州,拜杭州外科世医施容川为师,擅长外科,熟通内、妇、儿、伤各科。解放前,历任浙江省中医公会理事会理事长、省中医协会常委等职。曾主办《中国医药研究周报》,著有《实用外科良方》。解放后选为市政协常委。1956年,调入杭州市第三医院,为中医科负责人。

宣志泉 生于1910年,卒于1977年,杭州人。悬壶五十年,为杭州儿科名医。宣氏儿科虽为家传,但能综合各家之长,擅治惊风及时病,有丰富经验,每每能起沉疴于顷刻。

余步卿,又名宝庆,生于1913年,卒于1976年,杭州人。受业于湖州外科名家潘生甫弟子费元春,1943年迁杭行医,治疗疮疡、喉患,匠心独运,名噪一时,门庭若市。有吴伟雄承其后传。

高德明 字 鹄,生于1915年,卒于1968年,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曾任该校校刊《金铃》主编。擅长妇科,历任杭州市各界中医进修学习及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解放前曾任卫生部中医委员会委员、重庆陪都中医院副院长、《新中华医药杂志》主编等职。解放后,曾任浙江省杭州市人大代表、市中医学会副主委等职。著有《中医改进之路》、《中医药进修手册》、《现代实用国产药物提纲》、《中国医学史讲义》、《伤寒论新释》等传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