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雅诗社诗会学习资料(2016-10)

 LOVE天使的外婆 2016-12-19
牛筋草
牛筋草    16-10-29 13:11:12      
学习资料:
浅谈古典格律诗写作中几个常见的问题
 文/蜀都闲人
   
中国韵律诗歌学会会长于进水先生在《诗帜》中指出:“格律诗歌是古今中外诗歌的最高形式,是诗歌本质属性的最高体现,是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是语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正因为如此,不少人都喜欢写作格律诗尤其是喜欢写作古典格律诗,但又为不知如何正确对待格律问题而苦恼,本文拟就有关格律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所谓格律诗的格律,是指格律诗在写作格式上的规范性要求,它是格律诗最明显的特征。它主要包括字句律、声韵律、平仄律、对仗律等。关于字句律诗友们一般都懂,一看便知,即通常用得最多的绝句一般为“五字四句”或“七字四句”、用得最多的律诗一般为“五字八句” 或“七字八句”(排律则多于八句),这方面很少出现问题。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是在格律的其它几个方面:
(一)声韵律方面:是用新韵好,还是用旧韵好?
这是格律诗写作中如何对待声韵律方面首先要遇到的问题。
格律诗的声韵律主要是指格律诗在读音和用韵方面的规范性要求,简单说来,就是“用新韵,依新声;用旧韵,依旧声”。
何为新韵?一般是指由中华诗词学会于2005年5月颁布的《中华新韵》,它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即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归纳划分为14个韵部,所有新韵格律诗的韵脚字均包含在这14个韵部之中(其《中华新韵简表》可以到下面这个网址去查找:http://www./poetry/shilucipu/zhonghua%20xinyun.htm(全复制在浏览器打开))。
关于旧韵,历史上其种类较多,但现在用于格律诗写作的主要是“平水韵”,共106个韵部(《平水韵表》的查找网址之一:http://www./tangshisongci/pingshuiyun.html)。
两相比较,是用新韵好还是用旧韵好?应当不难选择。依我之见,当然是用新韵好,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用新韵受限少,写作易;用旧韵受限多,写作难。因为新韵的韵部划分较少,每个韵部所包含的韵脚字比较多,俗称“宽韵”,写作时可选择的韵脚字范围比较宽,所受到的局限比较少,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一些。而旧韵多为“窄韵”,如平水韵多到106个韵部,有的韵部可用的韵脚字很少,如其中平声韵的“三江”韵部和“十五咸”韵部分别只有20个韵脚字,可选择的范围非常窄,写作起来难度就会比较大。
二是用新韵读起来比较顺口,用旧韵有时则显得比较拗口。因为新韵是以现代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与现代人的口音比较一致,因而读起来就比较顺口。而旧韵是以古代人的读音为依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普通话的读音与古代人的读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时用旧韵写作的诗词古代人读起来是顺口的,而用现代普通话读起来就有可能比较拗口,以至于我们有时对有的旧韵格律诗产生并不押韵的感觉。如:同在平水韵“九佳”韵部的“阶、怀、佳”等几个字就分属于中华新韵的三个韵部,若以这几个字共同用于一首诗的韵脚,则用普通话读起来就会感到拗口,甚至怀疑没有押韵,而对于古人来说却是顺口的并押韵的。
三是用新韵更符合格律诗声韵改革的发展方向。历史总是要向前进,而不是往后退,作为现代人创作格律诗还是要首先选用新韵,这也是中华诗词学会所倡导的。中华诗词学会为此提出了“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的创作旧体诗的十六字原则,所以作为今人,只要能学会用新韵写作旧体诗就可以了,常见有的诗友为自己“不会使用旧韵、不懂古音读法尤其是不能辩认古入声字读法”而苦恼,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当然,如果新旧韵都会、新旧声都懂无疑更好,正所谓“艺多不压身”嘛!更何况要想成为格律诗的高手,则必须学会使用旧韵,“两条腿走路”不是更好吗?即使学会了使用旧韵,也还是要多用新韵,因为你的作品是给今人看的。有的诗友只用旧韵而不屑于使用新韵,甚至于有点儿瞧不起新韵格律诗,这是很不应该的,也是不可取的。
(二)平仄律方面:如何正确应用格律诗的格式?
这个问题也是在格律诗写作中随时要遇到的问题。
所谓平仄律是指格律诗写作中在用字方面如何确定音调的规范性要求,即要解决在格律诗的特定位置上该用平声字还是该用仄声字的问题。不少诗友认为平仄问题是格律诗写作中最感头痛的问题,难怪有人形容这是戴着镣铐跳舞,“扯不清”、“弄不好”、“挣不脱”。为了写作方便,格律理论家们制定了格律诗的格式,平仄问题便包含在格式之中。那么如何正确应用格律诗的格式呢?对此,我个人的主张是:“力求正格,慎用变格,力避拗句,有拗当救”。
所谓“正格”,简单说就是格律诗在平仄方面的规范格式(这在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第二章第三节中规定得很清楚,可到以下网址查找:http://www./poetry/gelu/gelu02.htm)。这个规范格式被有人称作格律诗的“黄金格律”,它总结了历史经验,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力求正格”,就是说我们在写格律诗时要尽可能地按照这个规范格式去写,俗话说“照着格式填字就行了”,这样写出来的诗在平仄上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不会引发争议。
“慎用变格”,就是说要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变格”,所谓“变格”是指改变了正格的其它格式。因为“变格”破坏了正格的完美,就容易引发争议,所以要慎用。若因内容特别需要而实在不得已使用了变格时,应当按通行规则予以弥补,既需要有“拗救”(后面还将谈及),否则就会引发争议。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尽管已经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但从格律规则上看,却有诸多缺陷,不仅失粘,而且失对,平仄方面多处出律而无弥补,还有重字,就引发了争议,授人以话柄。只是因为他成了诗仙,人们便很少与他计较,忽略了他在格律上的缺陷。像你我平凡之辈,若用此类“变格”,必会引来诸多批评,谁还会承认你那不入律的诗就是好诗呢?只有当你写出像杜甫《早发白帝城》那样内容与形式都堪称完美即格律上没有缺陷的作品时,别人才会无话可说。还有诗友认为,只要诗的内容好,还管它什么平仄对不对哟?甚至有的诗友以“词不害意”为理由,要求不受平仄律的约束,既然如此,我建议这样的诗友就不必写“律诗”、“律绝”等近体诗,而改写非格律体诗歌,这同样会出好作品。既然要标明写的是“律诗”、“律绝”或“近体诗”,那就应当入律就范。
“力避拗句”,拗句是变格的一种形式,在格律诗中一旦出现了拗句,就破坏了正格的完美,所以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拗句,但格律毕竟只是诗的形式,而形式是应当为内容服务的,当内容需要而不得已使用了拗句时,就应当使用“救句”来加以弥补。就律诗的某一联举例来说,假如在出句的特定位置上改变正格的规定而使用了一个仄声字的话,那么在对句中就要在相应的位置上改用一个平声字来加以弥补,以求在整联的平仄上达到大体上的平衡,即“有拗当救”。有的诗友不主张使用救句,其理由是拗句已经破坏了正格的完美,而救句不外乎是制造了又一个拗句,是“以拗救拗”,其结果是又一次破坏了正格的完美,因此还不如不救,假如一首诗多处出现“以拗救拗”的话,那么正格就被破坏得“体无完肤”了。这话不无道理,这也是我要强调“力避拗句”的理由。但是,话还得说回来,假如“有拗不救”的话,别人就认为你没有按现在通行的规则写作,就会认为你未入律就范,就会得不到别人的承认,所以有“拗”还是要“救”的,这也是我强调“有拗当救”的理由。
(三)对仗律方面:严格一点好,还是宽松一点好?
这也是格律诗写作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
所谓对仗律是专指律诗而言的,因为绝句是不要求对仗的。只有律诗(包括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必须要求对仗。这是律诗的特点之一。对仗律就是对律诗的中间各联如何形成对偶语句的规范性要求。它包括对偶语句在内容上要互相关联、结构上要互相对称、节奏上要互相适应、词性上要互相搭配、平仄上要互相协调等五个方面的要求。
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工对要求比较严格,宽对则要求相对宽松。对此,我个人主张:“力求工对,容许宽对”。
“力求工对”,就是说要严格按照上述五个方面的规范性要求写作对仗句,尤其是要想写成优秀作品一般要求必须是工对,要像写对联那样严格要求,试想若不下苦功夫,怎么能摘取这“皇冠上的明珠”呢?这就要求必须字字斟酌,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说法,更有贾岛“推敲”故事作典型例证,说明不能马马虎虎,必须严格要求。这就只有多下功夫,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容许宽对”,就是说要分层次、有差别地看待对仗句,不可能每首律诗都必须是工对。衡量一首律诗是否优秀,不能只看对仗句,还要综合考虑作品的立意、谋篇、押韵、平仄、修辞、意境、抒情、言志以及“起承转结”等等方面的情况,若其它方面都不错,或者是某一方面特别好,则考虑对仗方面就不应当苛求,就要容许宽对。
总之,格律诗的格律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笔者只就如何对待或者说如何看待格律问题谈了一些初浅的看法,由于水平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诗友们批评指正!
 
                                            2012年4月22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