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惊着人了》

 野之老 2016-12-19
有人说话能把人惊着,他们把这叫做“雷人”或者“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做事也能把人惊着,他们也许把这叫做“高调”或着“惊天动地”。总之,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反正动静都不会太小!而我却想说,或者是想奉劝一下说那话及做那事的人:请你们动静小点,别把人惊着了……

或许人们现在对好多话、好多事都已见怪不怪了;也就是说,惊着人已经不算啥了,更有甚者的是把天都给惊着了———这就是所谓的“惊天动地”!而提起“惊天”,我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另一个成语:“石破天惊”……

成语“石破天惊”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诗中,诗名叫做《李凭箜篌引》。诗中有这样两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是李贺在欣赏了著名艺人李凭演奏的箜篌之后,写了这首诗来赞叹他的演奏技艺高超与乐声优美动人。这两句诗句的大意是:忽而高亢、忽而低沉的乐声飞过女娲炼石补过的天空,惊落了那里的五彩石,随之才引得了那秋雨的绵绵不停……其实,李凭用箜篌演奏的曲子不一定就像李贺说的那样地扣人心弦,只是因为李凭是李贺的朋友,李贺当然也就一定会难掩友情地融入自己夸大、夸张的感情成分了:说什么朋友李凭的箜篌乐音高亢激越,大有山崩石裂之势啦、大有惊天动地之势啦等等的动静……从此开始,人们就用这“石破天惊”来比喻文章、议论等的新奇惊人了;或是事出意外,令人震惊了。只是有一点必须清楚,“石破天惊”这个成语的产生之初即根上就包含着相当“虚张声势”的成分!夸张得太多……

翻遍古今,发现这“石破天惊”只在一个地方用得最是恰如其分及“实事求是”,其中未含一丝一毫“虚张声势”及“夸张”的成分!这就是《西游记》开篇“石猴出世”的那段……您看:花果山的那块石头破了,此为“石破”;也把天上的玉皇大帝给惊着了,这乃“惊天”!这简直就是让人产生一个幻觉:难不成“石破天惊”的原本之意正是在说那石猴出世的?其实不是!但就算是,我们这里假设它就算是,人们不免还是要问上一句:搞出那么大动静干嘛?才刚刚出生就整出那么大动静,生怕“上帝”们不知道啊?不嫌“上帝”们反感你、继而收拾你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