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0岁故宫一年“卖萌”卖出10亿元

 徒步者的收藏 2016-12-19

600岁故宫一年“卖萌”卖出10亿元

 

【观察者网综合】10亿元!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一年的营业额。目前,故宫推出的文创产品超过8700件,包括“十二美人图”挂历、迷你宫廷娃娃等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大家都说,600岁的故宫如今变得越来越年轻、时尚了。


实际上,故宫“卖萌”已经是人尽皆知了,我们还曾经搜集了故宫文物表情包第二弹戳这里!)。故宫的萌,也萌出来经济价值。


故宫宫廷娃娃玩偶


故宫酒杯


故宫搪瓷杯


故宫橡皮


故宫“卖萌”很认真



中国博物馆文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故宫博物院经营管理处副处长刘松林透露,故宫的每款文创产品,研发周期都在8个月左右,从创意到产品,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对“卖萌”这事,故宫是相当认真的。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负责人于壮表示:“故宫这两年最大的改变就是心态更开放了,希望通过社交平台传递出一个有温度的紫禁城,给大家一个美得窒息的故宫,所以,故宫的官方微信、微博发布的大量内容都是带着感情和色彩的。”记者注意到,故宫淘宝的官方微信、微博的语言非常接地气,深受年轻人喜爱。例如,今年清明假期,故宫微博账号配合博物院日常工作向游客喊话:“游客,您好!故宫地区散发的长城一日游小广告都是骗人的!!!广播语声嘶力竭。”短短数十字无配图的一条微博,在短时间内获千人转发。


“有时观众开玩笑说,故宫越来越火了,像个网红。我觉得,这是我们和观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同碰撞产生的一种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的闪光。”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副主任苏怡表示,故宫团队这些年尝试通过最新的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来对古建筑和藏品进行诠释,希望能拉近观众的距离,消除敬畏感和距离感。“我们觉得,博物馆不应该冷酷,不该把过去的文物冷冻在这里,把知识冷冻在这个时刻。否则,文化就会变得固化甚至僵化了。”


“这几年大家可能感受到故宫博物院在进行着一些转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故宫文物藏品经过了七年的清理,一些占据故宫的单位也在一个一个地搬出去,但是观众对于故宫参观的需求仍然在以每年100万人次的速度攀升。所以故宫下决心与互联网合作,并在三年前与腾讯合作启动了数字故宫社区计划。


“故宫,本身就是一个世界级的超级IP。特别是这几年的变化很大、思路很新。通过各种周边创意产品,借助移动互联网,故宫已经迅速地吸引了新一代的年轻粉丝。”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创始理事、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社交平台可以来活化传统文化。





除了这些玩具、文具和日常用品,故宫还推出了高大上的AR(增强现实)“大内咪探”来介绍故宫文化,吸引消费者。


“80后”是故宫文创主力


将故宫打造成“网红”的,是一群“80后”。


故宫资料信息部数字展示一组部分成员



在故宫内部,“资料信息部数字展示一组”是由8个“80后”组成的队伍,主要负责故宫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与APP等网络媒体的策划、发布与运营。


2013年的《胤禛美人图》是该团队APP项目初试啼声的作品。这是以一套12幅的清宫旧藏美人图为基础进行创作的,风格清雅别致,并不仅仅让观者欣赏到画作,而是逐步引领他们走入旧时美人“品茶、观书、沉吟、赏蝶”的日常生活,而美人周围的家具、摆设等也可以让人一一点开。


APP项目负责人庄颖回忆称,“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小小的切口,从它深入进去,最终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故宫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


《胤禛美人图》上线两周之后,故宫APP下载量就超越了20万次,并且在当年获得了苹果APP Store“中国区2013年度优秀APP”。


团队成员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他们其实坐拥着一座宝藏。


随后,《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故宫陶瓷馆》和《清代皇帝服饰》等7款APP先后上线。与此同时,微信公号也在2014年初迅速上线。“我们要把尘封的珍宝擦亮,给大家惊艳。”组长于壮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