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名医王叔和生平史迹考辨

 泥盆纪的鱼石螈 2016-12-19
王叔和是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和医书编纂家,由于《三国志》和《晋书》均无传记,其事迹散见于后世医籍中,对其生平史迹众说纷纭。为了进一步研究王叔和学术思想,本文依据相关研究资料,对其生平史迹考辨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王叔和生卒年辨
王叔和,名熙,字叔和,高平人,以字行世。对其生卒年考,宋大仁先生认为在公元180-270年间⑴,宋向元先生认为约生于180年,卒于260-263年间⑵,也有研究者认为约生活在公元177-255年间⑶,朱承山先生认为其生卒年为公元201-280年⑷,张年顺先生认为其生卒年大约在公元210-280之间⑸。由于史书无传记,这些结论的得出,都是通过前人医籍中一鳞半爪的资料梳理出来,只不过倚重点不同而已。
要研究王叔和的生卒年还是要从《脉经》开始。王叔和在《脉经》自序中说:“今撰集歧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王叔和所撰集《脉经》,收集了从《内经》以来至两汉时医学家的医学研究成果,这些医学家除了张仲景、华佗外,还有“王、阮、傅、戴、吴、葛、吕、张”等前贤和时贤。在这些时贤中,吴指吴普,吕指吕广。吴普为华佗弟子,这在《三国志·华佗传》中有记载,生卒年不详。吕广为三国时孙吴人,据《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四》记载:“吕博少以医术知名,善诊脉论疾,多所著述。吴赤乌二年为太医令。撰《玉匮针经》及注《八十一难经》,大行于代”。
赤乌二年为公元239年,也就是说《脉经》成书应是在公元239年以后。另外,最早指出王叔和整理张仲景《伤寒论》的是皇甫谧。皇甫谧在《甲乙经》自序中说:“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又说:“甘露中,吾病风加苦聋,百日方治,要皆浅近,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这两段话的意思:一是明确了王叔和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二是由此可推断《甲乙经》的成书年是在魏甘露(公元256-260年)之后,按照万方先生的研究成书时间为260-263年⑹,但奇怪的是文中没有一字提到王叔和著述《脉经》。可能的情形是:王叔和与皇甫谧生于同时代,但年长于皇甫谧,《脉经》的著述或在《甲乙经》后,也就是王叔和晚年的著作。因此,王叔和的卒年当应在263年
以后的西晋时期。也不怪后世林亿在《校订〈脉经〉序》中直言:“叔和,西晋高平人也”。所以,将王叔和生卒年定为201-280年是有一定根据的。当然,由于现存的资料有限,要明确具体的年份还是缺乏论据。
王叔和里籍辨
最早言及王叔和里籍并指出其为高平人是唐代的甘伯宗。甘是唐代的医史学家,收集伏羲至唐历代医家一百二十人为之传记曰《名医传》。在《名医传》中提到“晋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太平御览》引高湛(应为著有《列子注》的张湛)《养生论》说:“王叔和,高平人,博好经方,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养生之道”。按照以上的资料记载,王叔和里籍为高平应是定论。
高平作为地名在历史上有山西高平、有山东济宁,还有宁夏固原等地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大部分医史专家认为高平应为山西高平。理由是:最早提出王叔和为“晋高平人”是唐人甘伯宗。唐人甘伯宗在为王叔和作传时,山东高平早已不存在,而山西的高平已存在于三个朝代(山西高平为北齐时设置),那么唐人为魏晋人作传,显然要用唐代已经存在的并正在使用的高平地名。如果要用唐代已经废止的高平地名一定会加上“古”、“旧”之类的字眼,要不然的话就容易引起混淆。另外,按照考证,王叔和根本未做过晋太医令,甘伯宗所指“晋高平人”之“晋”应当作“山西”理解,此说的确有一定道理。笔者曾到过山西高平王寺村实地考察,王寺村确有一些古遗迹存在,但这些古遗迹究竟与王叔和有无关联,还值得进一步研究。持此说有邢德刚⑺等。
对王叔和山西说提出质疑是在近代以来的事。余嘉锡先生(1884-1955)在《四库提要辨证》考证汉晋之间高平王氏见于史传者论述如下:
“考后汉太尉王龚,山阳高平人。子畅,官至司空。畅子谦,大将军何进长史。谦子粲,即仲宣也。粲与族兄凯,避地荆州,刘表以女妻凯,生业,业生宏及弼。宏字正宗,见《晋书·良吏传》。弼即辅嗣。粲二子被诛,后绝……汉晋之间高平王氏见于史传具是矣。叔和既籍高平,又与仲宣为同时人,疑是其群从子弟。”⑻
宋大仁先生亦据此认为王叔和所谓高平当属山东古高平。随后经过朱承山、茹东明⑼、秦恩甲⑽等进一步考证,古高平实今邹县西南郭里集,理由大致如下:高平行政名称始于王莽新政,其前身是西汉橐县山阳郡,东汉至三国曹魏时期,置高平县,属山阳郡,西晋时期仍实行郡国并行制,置高平县属兖州,至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并入邹县,自此,山东高平便不复存在。进一步研究高平地理,当在今邹县郭里集正西,其境内有高平山,而山西之高平在晋时名泫氏县,于北齐年间(公元550-577年)将古泫氏县改名为高平县。北周、唐代设置高平郡,至清代则属泽州府。
王叔和里籍山东高平说,在道理上是说得通的。一九八六年,济宁市医学会组织召开了王叔和里贯研讨会,到会有全国知名中医专家,如俞慎初,张志远等,一时间,王叔和里籍山东说为多数人所共识。
所以,张年顺先生的观点认为:王叔和的籍贯问题应是一个很慎重的问题,在未有具体确实证据之前,不宜妄下结论,似为维持两可说较为公允⑸。笔者到山东邹县郭里镇王氏宗族现场考察,无论是家谱还是遗迹,基本没有留下历史痕迹,但考虑到当年若是王氏宗族举家南迁,王叔和在家乡没有什么痕迹也是非常正常的。
王叔和任太医令辨
最早提及王叔和为太医令的是皇甫谧。皇在《甲乙经》序中说:“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吕复著有《医籍考》。吕复曰:“《脉经》十卷,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本诸《内经素问》《九灵》及扁鹊、仲景、元化之说,裒次而成,实医门之龟镜,诊切之指的”。清代孙鼎宜认为:“世通以叔和为晋人,盖习读亿书故也”。因为宋人林亿在校定《脉经》进呈劄子中云“叔和,西晋高平人”。所以,一般学者认为,王叔和既为晋人,当为西晋太医令也。
考西晋首任太医令为程据。《晋书·武帝纪》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十一月云:“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此后,程据于太康元年(公元300年)三月,因“贾后……乃使太医令程据合巴豆杏子丸”欲加害太子愍怀被诛。因此,自曹魏之末至西晋永康元年,晋代第一任太医令是程据,而不是王叔和。公元300年,王叔和早已离世,所以王叔和不可能成为晋太医令,这得到学术界广泛共识。
秦恩甲先生根据皇甫谧《甲乙经》自序中所述,认为《甲乙经》成书于“魏甘露(265-259)中,书成15年后魏始‘禅晋’”⑽因为魏之于晋,未发生军事斗争,是和平过渡,所以说“禅晋”,但魏禅晋时间是公元265年,并不是15年后。
公元265年8月,晋王司马昭卒,子炎嗣,12月司马炎废曹奂,自立为皇帝,国号晋,魏亡。
先生又从“代”与“世”的赋义不同,分析说:
《说文》称:“三十年为一世”,《说文》又说:“代,更也”。段注谓:“(代)改也,凡以此易彼为之代,次递相代,谓之递代,假代为世在于唐人避,世与代不同也。
所以先生认为,自魏至晋,只能称“世”,不能称“代”,而皇甫谧所谓“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之“代”当指汉末,即献帝时。先生的结论是:“王叔和任太医令的时限在汉末是无疑问”(同上引文)进一步推断,王叔和汉末任太医令的时间是在“公元208以后的短暂时光”。即是在脂习与吉本之间。但问题是,从献帝退位封山阳公至曹丕建国也是和平演变,也属“禅让”。所以,笔者以为,“世”与“代”其实意义大体相同。此外,从王叔和的生卒年考,王叔和于公元208年任太医令也存在疑问,因为一般认为:王叔和整理张仲景遗论应该是在任职太医令期间,也是在公元219年仲景过世以后的事。关于张仲景卒年,宋向元先生在《张仲景生卒年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曾作过详细考证,认为应是在“建安24年(公元219年)或稍后”。
万方先生认为:东汉末年任太医令的先后是:张奉、脂习、吉本等人,先后衔接。王叔和任太医令的可能性极小。而晋代第一任太医令是程据,任期至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此时王叔和早已不在世上,并推断,“王叔和当在220-250年间,任职为魏太医令,任职多久则难以断定“。⑹这个时间段也比较合理,也正是这个时间,张仲景离世以后,王叔和以太医令之便利整理仲景遗论,也为日后撰写《脉经》奠定了基础。
王叔和著述辨
王叔和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医学家,他在祖国医学史上,有两大卓越贡献:一是编次仲景《伤寒论》,再就是编撰《脉经》一书,为我国中医脉学第一部专著。
王叔和在《脉经》自序中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这段文字,明确记录了王叔和整理过仲景著作。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亦提至“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进一步证明王叔和在仲景之书散佚之后,为之重新撰次,方传于世。关于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的时间,钱超尘先生认为是在“魏文帝曹丕黄初到魏明帝曹睿青龙三年以前这段时间,明确些说是在公元220年至235年这十五年时间之内”。⑾这个时间与仲景离世不长,也应当是在王叔和做了魏太医令后,以其太医令的优越,便于收集仲景著作,也便于撰次整理。
王叔和还撰有《张仲景方》。《旧唐书·经籍志》载:“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再次肯定了《张仲景方》为王叔和整理,它保留了《伤寒杂病论》的全部内容或主要内容,惜此书清末以后散失。
最早记载王叔和撰有《脉经》的是《隋书·经籍志》。《隋书·经籍志》子部医方云“《脉经》十卷,王叔和撰”。《脉经》集魏晋以前医学之大成,对《内经》以来脉学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收集整理,还收集了扁鹊、华佗、张仲景、淳于意等名家对脉学的论述,其书对后世影响巨大,为唐代太医署和宋代太医局之医学生教科书。在公元10世纪,还传入阿拉伯。后世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明显与之一脉相承。
《脉经》的成书年代至今不可考。笔者大胆揣测为: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在前,著述《脉经》在后,《脉经》的成书或是在皇甫谧的《甲乙经》之后,这也是皇甫谧在《甲乙经》自序中未提到《脉经》一字的原因。《脉经》应该成书在王叔和晚年隐居麻城这段时间。这也是《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将《脉经》著成时间说成公元280年的可能原因。
与仲景、卫汛关系辨
东汉末年,由于北方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加之瘟疫频发,远在山东高平的王氏家族举家南下襄阳,投奔王仲宣,依附刘表。
王粲,字仲宣,为建安“七子之一”,以文名于世。初平四年(193),王粲以西京扰乱,南奔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为汉末“八俊之一”,曾学于王粲祖父王畅)为侍中郎。此时,游学荆襄的还有张仲景。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记载:“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而勿服。……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死。”
王仲宣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冬随曹操征吴道,次年春卒。由此推断,张仲景见王仲宣当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青年时代的王叔和也许因为王粲的关系,见过张仲景,并且受过张仲景的指导,张仲景卒于公元219年,王叔和见仲景当在公元219年之前。
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云:“案刘表为山阳高平人,受学于王畅,仲宣之于表,为通家子弟,故举族依之,表初欲以女妻仲宣,既嫌形陋,及以妻凯。盖所以报师门之恩也。疑叔和亦尝至荆州依表,因得受学于仲景,故撰次其书,其后刘琮以荆州降,乃与仲宣同归曹操,遂仕于魏,为其太医令。此虽无明文可考,然可以意想而得之者。”⑿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篇中引河东卫汛记曰:“……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古人称长辈言其字,同辈或称其字或呼其名,晚辈则直呼其名。卫汛直呼“王熙”。据此推断,二人或行辈相若,或卫汛长于叔和(后者可能性大)。由此还可见,王叔和与卫汛是十分熟识的。卫汛是张仲景的弟子,也可能因为这层关系,王叔和与卫汛交游,当可亲见张仲景而受学于其,这也是日后王叔和奋力整理张仲景遗论的原因之一。
王叔和墓葬辨
史传王叔和墓葬有两处,一是湖北襄阳,一是湖北麻城。
清《襄阳县志·地理志》卷一:“晋太医令王叔和墓在岘山,墓碑及碑明隆庆元年(1572)良医正江西浮梁凤冈金尧谟立,范于野题,今于路旁树碑识之”。卷六又载:“王叔和高平人,晋乱寓居襄阳,本《黄帝素问》、《越人八十一难经》暨仲景、元化之书。撰《脉经》九十七篇,又篡张仲景《伤寒论》三十六卷行世,卒葬岘山,有碑表其处。”这是襄阳最早关于王叔和墓葬的记录。这段文字表述的意思是王叔和墓碑是明隆庆元年由金尧谟所立。隆庆元年距王叔和离世已一千三百年,在这一千三百年之间并没有墓碑云云。
考察王叔和的一生医事行踪,其于襄阳当是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王叔和在襄阳成名后,入魏太医院为太医令,当应该离开襄阳而到许昌和洛阳。没有史料记载,中年以后的王叔和再次回到襄阳,所以襄阳王叔和墓值得可疑。其中文中又提到:“晋乱,寓居襄阳”。考晋乱当指晋室的“八王之乱”,那是在西晋末期,是公元300年以后的事,此时的王叔和早已离开了人世,所以此说不足信。在今天的襄阳岘山,有王叔和墓碑,当是衣冠冢。全国解放后,由于筑路修厂,王叔和衣冠冢已经破坏。据说,里面除有几块石像之外,一无所有,金尧谟所立墓碑在一九六八年后遗失。现今的岘山,王叔和墓碑,是一九八三年襄樊市文物局重立,并且已经不是原衣冠冢所在地了,秦恩甲先生也认为:“(襄阳)县志关于王叔和为‘晋太医令,晋乱寓居襄阳事’皆不可信”。⑽
王叔和真正的墓葬地当在今湖北麻城白果药王冲,理由如下:首先县志有记载,麻城现存最早的县志当是康熙志。康熙《麻城县志》说:“晋名医王叔和墓位于县南三十余里的青龙区”。民国二十四年《麻城县志》记载得更加清楚,在《麻城县志前编》十五卷《杂记·邱墓》载:“晋名医王叔和墓,在县南三十余里青龙尾,相传王系本邑人,为一代名医,著有《脉经》行世,后人钦慕,名其地为药王冲”。其次,在药王冲至今居住一大遍王姓后邑,王姓后邑家谱开篇就称王叔和为“远祖叔和公”。如道光二年《王氏族谱》序言载:“母族王氏(因写序之人为王氏外甥蔡古松先生),晋神医,敕赐药王。王公字叔和。公之后裔也,历传自五代,至唐,至五季而宋,而元,而明,而清,十有余朝,千有余岁矣”。明明白白,说出母族王氏出自王叔和门下,至今有一千多年。三是在麻城药王冲老爷山上,王叔和墓至今保存,其所修年月不可考。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岁月风尘,墓已碑残石裂,但残碑仍在。宋大仁先生1961年考察过王叔和墓和王叔和像。宋先生原文这样说:
1961年6月,函请新洲县人委卫生科调查。据悉其坟址名老爷山,位于新洲县边缘,(在该县徐古区六合公社,土改时划归麻城县白果公社),后人称王药王坟,建有药王庙,附近有一个塆子,称为药王冲,摄得照片多张。现场调查报告:墓前的建筑物已被拆毁,规模表面呈现不大,式样古老坚固,相传由皇家主持,厚礼安葬,分为前后两层,棺椁是铁练吊起的,里面还有殉葬的东西,墓前原有两块石碑,现在一块已破碎,另一块下落不明……⒀宋先生并且考察过药王庙王叔和塑像。又说:“1962年秋,宋大仁又据新洲县(应为麻城县)药王庙中王叔和塑像,结合其性格、品德、官职等记载,加以考证,重为王叔和造像,比以往的王叔和画像为佳”。(引文同上)
至今,人们看到的王叔和塑像,有原麻城药王庙王叔和塑像影子。笔者多次到过该地考察,从乡民口中得知:药王庙连同王叔和塑像于文革前拆毁,改建为农科所。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自发在原址上重建药王庙,但无论规模还是建造质量比以前差远了。真是憾事。
再则从地域来看,在魏晋时期,麻城比襄阳更适合隐居,襄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东吴并未收复,其时的襄阳为晋抗击东吴的前线,司马炎委任羊祜镇守襄阳,垦荒屯兵一等就是十五年,所以,襄阳有羊祜远望东吴“堕泪”之说,而立有堕泪碑。反观麻城,地处中原偏壤之地,物产丰饶,又无战争之虑,正是隐居和著书立说的好地方,这也是三国时魏之名将毛玠选择晚年寓居麻城花桥乡可能的原因。
王叔和由于很小就离开家乡高平,对家乡没有特别的感念,所以,王叔和晚年选择寓居麻城,并墓葬于此是可信的。
结语
本文试图从零散的史料中,勾勒王叔和生平史迹及医事行踪:
王叔和(201-280),名熙,山东高平人,早年随族南下荆襄投奔王粲,依附刘表。青年时代生活在襄阳,并接触医学,与卫汛友善,或曾受学于张仲景,后到许昌为魏国太医令。在太医令期间,收集整理了张仲景遗论,晚年寓居于麻城,并集魏晋以前医学之大成,编篡《脉经》,公元280年病逝于麻城,葬白果药王冲老爷山,药王冲王姓家族为其后裔。至于为什么《三国志·魏书》及《晋史》无传,一是史学家的缺失,二是与那个时代史学家不重视医史有关。
参考文献:
1、宋大仁.徐春霖. 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的考察并论述其脉学成就.中医药学报,1980(Z1):34-41.
2、宋向元.王叔和生平事迹考.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68,1960.
3、朱鸿铭.王叔和的学术思想及其伟大贡献.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5(2):24-26.
4、朱承山.陈焕孜.王叔和的籍贯考.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8,12(1):38-40
5、张年顺.张向群.王叔和的籍贯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6):16-17.
6、万方.也谈王叔和任魏太医令及其卒年.中医药学报,1981,(2):45-47.
7、邢德刚.晋代名医王叔和.中华医史杂志,1954,(4):249-251.
8、李茂如.胡天福.李若钧.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P620-621.
9、茹东明.李富华.张生明.王叔和生平里贯考.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2):35-36.
10、秦恩甲.孟柯.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1、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P13.
12、李茂如.胡天福.李若钧.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P621.
13、宋大仁.徐春霖. 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的考察并论述其脉学成就(续完).中医药学报,1980(Z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