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求极限爱开挂 印度人民的神级交通工具

 昵称jin 2016-12-20

  

1

  去过印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哎呀我去,这也可以?”,

  或者是:

  “我去,这真的可以?”

  对于追求极限爱开挂的印度人民来说,

  玩点不加特技的特效简直不是事儿,

  比如他们神一样的出行方式。

2

  无论是在数据上还是现实上,印度的交通发展都还处于极为基础的状态中,2011年的普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的印度人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有5%的家庭拥有汽车,21%的家庭拥有两轮挂车,45%的家庭拥有自行车。

3

  因此,在这样高负荷的交通运输压力下,自然也就催生了不一般的交通产品,我们就来看看印度的神级交通工具。

4

  突突车-拥有最快速度的三蹦子

5

  突突车,其实就是我们国内的三蹦子,只是尺寸稍微大了一点而已,它近乎撑起了印度国内的大部分交通运输任务。三蹦子这东西你可能很熟悉,因为每天在各大地铁站出口都可以看到他们疯狂的挥手。但其实,印度才拥有着三蹦子发展最纯正的土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全城只有6000辆公交车,因此三蹦子成为了当地居民最好的交通选择。

6

  为什么呢?因为印度的三蹦子与国内三蹦子有着同样的通行法则:那就是根本不看路。在印度拥挤的交通中,你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突突车们劈波斩浪跨过层层车海,留下出租车自己们无奈的眼神。只要有空间就能过,没有空间挤出空间也要过!说实话,近乎敞篷感的乘坐体验和卡丁车般原始的驾驶感受,绝对让热爱汽车的男人们对它欲罢不能。此外,印度的大部分突突车还都是天然气燃料的!环保又节能!

7

  当然,除了突突车本身之外,司机绝对是更大的亮点。在突突车司机中,你可能随时遇到对你预谋不轨的大叔,也可能遇到热爱改装的热血小青年,还有刚喝完酒准备开车兜兜风的酒鬼们……除此之外,也有人说在印度遇到过印度富二代来开突突车的情况,不过人家只是在体验生活,至于拉不拉你,完全要靠心情了!

8

  火车-站票算什么?挂票都可以!

9

  不知道你在坐火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火车进站之前就明明已经路过了你家,但你却要眼睁睁的看它经过,直到火车到了火车站才能再用一个小时回家。那么,在印度,你就完全不用有此担心了。由于印度的火车运行时速通常都低于60公里/小时,并且在进站或者爬坡时会更慢,因此你经常可以看到奔跑然后跳上火车这一幕。

10

  也是因此,人们戏称说印度的火车有挂票这一类别。如果你要问为什么要挂在外面呢?这个问题就像是皇上问:为什么灾民不多喝点肉粥呢?因为,在火车里面的座位通常是这样的:

11

  不过,挂票也有不少好处,比如说你在火车站换乘的时候,如果两辆列车恰好挨着,那么你完全可以这样做:

12

  由于民风淳朴,如果你在印度追火车怎么也追不上,那么绝对会有好心人拉你一把。如果你上车的早,说不定还能拥有车顶的位置呢。坐在列车的顶上吹吹风,顺便追车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这感觉绝对让人感受到地道的印度风情。

13

  当然还有不少弄潮儿,能玩出以下这样的玩法:

  公交-注意,电车之狼出没!

  在印度市区中,除了突突车与出租车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公交车。不过,这可要小心了。不仅火车有挂票,公交车也有挂票,不过据说近两年为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印度公交车上加装了横七竖八的铁栅栏,虽然有点像囚车,但至少减少了车厢边挂着的人。但是坐在车顶上吹吹风的人却一点都没有减少。

15

  至于印度炎热的夏天,没有空调怎么办?千万别担心,公交车上木质地板的缝隙比空调出风口的最大风量还要过瘾,只不过要提醒您,别太激动一下从地板缝中掉到车下面去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16

  除了破败老旧的车辆之外,公交车上还到处充斥着电车之狼,不仅妹子们要注意,男士们最好也提防着点吧。

  其他神工具!

17

  牛车也可以算作印度的重要交通工具,虽然牛在印度神圣无比,但是偶尔做做交通工具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18

  印度的出租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没有后视镜!没错,每辆都没有后视镜,不要问为什么,因为你永远不能理解印度人民的心。

19

  乘坐大象并不稀奇,但是乘坐大象和自行车、突突车、汽车一同前进,这感觉还是挺美妙的。

20

  除了大象之外,还有骆驼,由于骆驼的“装载能力”较强,因此可以使用更大车轮、更多座位的拖车。

  看完了印度人民的开挂交通工具,你震惊了吗?或许下次,在你下班堵在高架上、上班被地铁挤成肉饼的时候,不如想想被迫开挂的印度人民们,你还想抱怨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