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净从秽生,明从暗出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日。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粪土里所生的虫是最脏的虫,可是一旦成蝉蜕化后却只喝秋天洁净的露水。腐败的野草本来不会发光,可是一旦孕育出萤火虫之后,却能在夏天的夜空中发出耀眼的光彩。由此可以知道,洁净的东西常常是从污秽中产生,而光明的事物常常在黑暗中出现。 俗谚有“好汉不怕出身低”,“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说法,可见一个人不必为了自己出身微贱而自卑,更不必为生活环境不好而苦恼。不但如此,相反的,生活环境越好越使人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人性也跟物性相同,越是温暖或暑热的地方,东西越容易酸臭腐败,反之寒冷的地方,却能使东西保持常久新鲜。人也是如此,在清苦的环境中,最容易激发人的斗志,古今中外很多伟人,都是从他们青少年时代的艰苦环境中奋斗成功的。由此观之,环境清洁与污秽并没什么区别,“清净即污秽,污秽即清净”就是这种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