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了!一个金融街“女强人”把第二事业浓缩在一件小店里,竟然将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屋打造成一个“微型博物馆”

 水木公717 2016-12-20

每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背后,都闪现着手工艺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个精美绝伦的瞬间都凝聚着岁月与人生的坎坷沧桑。寻找最东方千名手艺人,续一段时光在此传扬。


以物动人· 以手言心


当你推门而入

潺湲的流水声

恬淡的丝竹声

袅袅的薫香

……

你的神经便被悄悄松绑

抿一口新茶时

你就能尝出一种文化



一个金融街“女强人”

把第二事业

浓缩在一件小店里

试图在这里

陈列出一个群体的

生活态度




在2008年

李慧还是香港一家

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

从那时起

她决定为自己的

爱好做点事情




2011年

李慧创办了自己的品牌

“细活里”




这份多年的爱好

终于变成她自己事业的

一部分



她出生于1960年代

十多岁时赶上了动乱时期

无事可做的时候

她便在家里做手工

后来这份记忆

也伴随着她出国学习工作




1994年她开始在香港

从事金融行业

成为第一批从事股票分析的

中国人之一




彼时奢侈消费

正在香港盛行

满街Gucci、LV

李慧却整天穿着

盘扣斜襟的中式手工服装

穿行在这座水泥森林里




这身行头

在西装革履的金融界显得异类

但越来越多的朋友

开始欣赏这种风格

并被她影响




“细活里”的第一批忠实顾客

也是从朋友圈开始

并从口碑开始了品牌扩散




人们往往会倾向于

回归到追随原生态

摈弃过度包装

没有醒目的Logo

采用天然原料纯手工制作




二十多平方米的

“细活里”

像个微型博物馆

流淌着一种亲切家常的

传统气息




若你为某件心仪的器物驻足

你还会不小心发现

多数商品背后都附有一张

小巧的便笺




上面是一段用毛笔

细心手抄的文字

介绍着这物件的




这就是手工制品的魅力

也许同款的每一件都有

细微差别

正如自然界没有

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她觉得

一件手工艺品合不合格

不是用数字标准来衡量的

而是手的温度心的感受




培养责任感也好

激发创造性也好

她很在乎与手艺人的交流过程



她希望仰仗

中国传统文化

用本土的原材料和手工艺

做出“不土”的生活用品

这种“不土”

既包括创意设计

也包括文化情感



在李慧心中

好的原创手工制品

必须基于实用美学




不做无谓的标新立异

不为设计而设计



踏遍亚洲公平交易小店

寻访欧美手工制品机构

与国内众多手艺人合作切磋




李慧逐渐认识到

单有用心做的产品

单有低廉的价格

或者单有一腔文艺热情

都不是出路




只有将人文情怀

工匠精神 商业理念

及体贴服务结合起来

才能让手工艺好好活下来

而不是当某种“遗产”供起来




几度梦起几度放下

从小就爱做手工的李慧

最终在2011年底

开了这家“细活里”




并写下小店的宗旨

典雅实用 手工精制

生态环保 公平交易




从最初自己钩窗帘

做喜欢吃的南北糕点

收藏老扣子到去景德镇等地

拜访手艺人




她的初衷便是让手艺人

体面地活着

得到劳动者应有的尊重




也让更多人喜欢

手工艺品

进而理解手工背后的文化




这不只是做一桩买卖

而是传播一种理念



所以当她看到有年轻人

来店里欣赏或者

购买一只八十块的小茶杯时

她都会很高兴




因为这个小茶杯

记载了一段水木火土的

自然对话




“细活里”的器物

还有一些被人采购用作

送给国外客户的礼品




它能代表本土中国

却又一点也“不土”



有的客人还很开心能在

“细活里”

学到一些中式传统生活方式




比如关于“白鸡冠”茶

最有意思的是宋代冲泡法

降温后的开水先醒茶

再放在炉子上烧开

到出现鱼眼似的水泡再取下

撒一点点喜马拉雅山盐

茶香会从两颊

一直蔓延到鼻子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