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边坡挖填简单快速放样

 勇敢而率直的人 2016-12-20

高填挖边线放样需要数据较多,首先要有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这些数据,还要与现场地形线情况比较,得出设计线与地面线的交叉点即为高填、高挖边线。

据我调查,我们现在大部分同志采用的办法是:

1、首先用全站仪放出中线。

2、采用水准仪、全站仪或其它办法测出每个桩号的横断面。

3、用CAD或其它工具绘出横断面图。

4、再到现场放出高填、挖边线。

当然有些朋友还有一些略为简单的办法,但大体差不太多,我们已可看出,这样放样是不是很麻烦,效率也很低。是不是可以采用更简单、准确的方法代替这种办法呢,回答是当然的,不然就没必要讨论这个话题了。

简、快、准的方法是有的,原理与上面是一样的,也要通过以上说的平、纵,横断面及原地面数据来确定高填高挖边线,只是采用先进办法集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处理,现场实时得到这些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高边坡挖填简单快速放样放样。具体过程如下。

1、充分利用全站仪的功能,进行三维放样,三维放样概念我想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在平面坐标放样的同时进行高程放样。

2、采用三维坐标测量程序,计算断面的三维坐标数据,与全站仪配合,在现场实时完成高填高挖边线。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该路基断面为半挖半填,分别要放出填方边线及开挖线,要在测站点上直接放出这两个点,包括平面和高程,平面放样大家都知道,就是指挥棱镜到要求的角度和距离上,那么高程放样也一样,指挥棱镜到要求高度上,如上图,可以由设计数据计算出仪器放样时所需的高差读数,计算式如下:

仪器高差读数=设计线高程+棱镜高度-全站仪视线高程

仪器视线高程=测站点高程+测站点到仪器视轴的高度,或

仪器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棱镜高度-后视读数

填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度

填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比

挖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碎落台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比+平台高差(如果有)

关键点,朋友会问,在没放样时,边坡宽度还不知道,怎么计算设计高程啊,有了宽度不就可以直接放了吗,所以,我要告诉大家,边坡放样就是一个寻找边坡宽度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至为以下几个步骤:(以填方边线为例)

(1)数据计算处理,采用高性能的计算程序,将路线的平、纵、横全部数据输入计算程序。

(2)置仪器于放样测站点上,后视其它控制点,设置仪器水平角,量取或后视高程读数,将仪器高程数据和棱镜高度输入计算程序。

(3)根据现场大致填挖情况,粗略定一个可能的填方边线,在程序中输入待放样点的桩号和距中桩距离,计算出该点的放样方位角、距离、高差读数。

(4)按计算数据进行放样,当棱镜到达放样点上时,读出仪器高差读数,与计算的高差读数进行比较,由于你是第一次试放,两者肯定是有差距的,再根据这个差值,判断这次试放是宽了还是窄了。

(5)根据宽窄情况与地形情况变化,调整第二次试放宽度,这是要目测的,目测准确性关系到你的试放次数,在计算程序中输入你调整后的宽度值,再计算出放样方位角、距离、高差读数,进行第二次试放,如果你的目测够准的话,这次棱镜到达平面的同时,测量的高差读数就可能等于或十分接近计算的高差读数,这个点就是你想要放的边线位置了。

(6)重复3-5步,继续进行其它桩号的边线放样。当然,开挖边线也是一样啦。

通过上面说明,我想大家对这个原理应该比较清楚了吧,你是不是对计算这部分有点头晕呢,不过这没关系,所有的计算都交给程序去完成吧,你只需要做的就是架仪器、按目测情况进行试放,最终达到设计边线就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