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华德福学校讲座-中医和儿童教育的对话01

 多多金星 2016-12-20

最终校订时间:2014-01-23 

主讲人:李辛 刘杰(刘杰博客:http://blog.sina.com.cn/eeliujie

主持人:黄明雨 (致良知-迈向华德福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45631653_8_1.html

文字整理:川JYH-刘一平  晓杰  川JYH-Lynn  川JYH-方丽君  桂JYH-憨娘  粤JYH-马可 闽JYH-素丸子  川JYH-刘辉  红桃绿梦  沪JYH-水缸  嘻嘻田  鄂JYH-徐灿  半弯月

文字校对:桃之11 青莲 锉锐

开场白

黄明雨:去年我们“人智医学工作坊”当时刘杰老师参加了两次中医的对话。刘杰大夫和李辛大夫是好朋友,今天我跟李辛大夫提议,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咱们有个交流,建议不搞成正式的讲座,就是互动,聊聊大家关心的问题。

我跟李辛大夫认识有几年了。最近呢,《儿童健康指南》出版了,我们请米凯拉博士来,办一个读者见面会。米凯拉博士说,你们的中医啊,博大精深,如果再版的时候,能不能请你们的中医帮这本书做一些补充,从中医的角度来解读孩子的身心问题,还有可以从“人智医学工作坊”的角度来看孩子发烧的问题,还有很多症状等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包括一些实用的治疗方法。这样有两个角度对照着来看,可能会比较有趣。

当时我第一念就想,找李辛大夫比较合适,我就马上给他打电话。他以前在北京工作,现在主要在南方。我们在“华德福”和“人智医学工作坊”没怎么交流过,但我电话一说呢,他对鲁道夫·史代纳很熟悉,他说他对“人智医学工作坊”有些了解,他觉得这是个好想法,但是实施需要点时间。

前天我们吃饭说到这个事儿,李辛大夫说他是有想法写一本中医角度的儿童健康指南,他有这方面的积累。

所以,今天我们先从这本《儿童健康指南》谈起,因为在座有些家长读过这本书,这本书很厚,读起来比较费劲,比较干巴巴。所以,请李辛老师讲讲,他对这本书的一个认识,几个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地方,然后再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就这么开场,大家欢迎。

 

关于《儿童健康指南》

李辛:《儿童健康指南》是黄先生2012年寄给我的,两本。读完以后,一本我留下了,还有一本呢我寄给了我的一个好朋友,一个一岁小女孩的妈妈,她原来也在学中医,当妈妈之后呢,她对养育孩子有很多疑惑,因为现在流行的各种中医、西医、心理学、儿童教育的观点,互相之间有冲突,而这本《儿童健康指南》非常系统、完善,可以给她做一个参考。

这本书第一部分的西医内容非常清晰,有相对应的处理思路和方法,重点是提供一个思路,告诉你什么时候需要去找医生,什么时候你可以观察,这一点对目前国内的家长尤其重要。

疾病其实是一个整个生命旋律的其中某个节奏,不可能永远都像第三或第四乐章那样那么蓬勃那么优美,也不可能永远像第一乐章第二乐章没有冲突,只是在那里酝酿。

所以,当我们生病的时候,需要了解,这只是你生命的旋律到了这个节点出现的一个变化而已,重要的是我们要决定是去观察,还是等待。作为家长需要做的是判断它的风险性到底有多大?它发展的方向是从光明走向黑暗,还是从黑暗走向光明,然后来决定是否需要马上去看医生。

现在很多家长,有的学过中医,有的有不少西医的知识,但面对现实问题,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他有没有条件、心力和精神来统合地运用这些知识。

我认识很多家长,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课程,记了厚厚的笔记本,但是没有办法运用它,有问题还是马上找专家,因为他的知识还是没有统合的碎片,他没有建立一个自己的思路。所以,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很有价值的地方是讲了一个思路,还有提供家长自己可以处理的安全实用的方法。

中医和西医并不冲突,我们所认为的冲突的是因为我们尚未理解它们各自所作用的层次。一个问题的发生,从来不会只是单一层面的原因,它既有物质层次的原因,也有心理学层次的原因,也有中医所说的能量层次的原因,是一个同步存在的立体结构。

但是,如果要找一个入手点的话,我们要看,如果这个问题,它在物质层次很明确,而且原因在物质层次居多的话,西医是非常合适的选择,而且比较容易掌握,只有在能量层次出现明显问题的时候,才是中医出手的时候。这本书的西医部分可以给家长们一个便捷的指导。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后面关于儿童的发展、性格的形成、学习的过程,对美的感受以及每个儿童独有的模式。

孩子就像一个预装的电脑,出生前已有装好的程序,好比我们的电脑,有的是图片处理功能比较好的,有的是声卡显卡功能比较好的,有的是办公功能比较好的。

作为目前的教育模式,我们往往会给孩子的成长定一个标准的模式,标准之外的特点和可能性,往往不被鼓励。这就比较麻烦。而这本书在这个部分讲了很多,怎么去尊重和发现孩子未来成长发展可能的方向。

这个尊重和发现不只是在意识上去完成,而是让父母能够通过感受,就像我们听音乐或者喝一杯咖啡,立刻就有全面的身心感受,我们用身心去感受孩子的身心,是厚的还是薄的,是稳定的还是灵敏的,去感受孩子生命力的特征,去感受他的身、心、情感、思维等各个面向。

比如有的孩子,天性就是情感部分很浓烈的,有的孩子可能情感有匮乏的部分,那么他和家长建立的关系包括他未来将要和这个社会建立的关系中,情感会成为他生命中某一阶段的主要模式。

比如说我的以为朋友在教育她的小孩子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她们有一个新加坡的朋友,那位妈妈看起来非常通晓教育理论,也确实学习过,所以她常常带着一种我是这方面的权威,我是对的,是非常有经验的态度和其他家长交流。

她的两个小孩子也确实表现得知书达理,比其他同龄的小朋友懂得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立刻说出:对不起、谢谢、你好……成人社会的那些礼仪都已经熟练掌握。

然后,我的朋友就开始担心,我的宝宝好像不如她的宝宝,我的宝宝为什么不合群呢?为什么需要笑的时候她不会笑呢?她给我打电话,我问她,你觉得那两个小女孩快乐吗?她说:对哦,那两个小女孩好像不快乐。我又问她,那个妈妈快乐吗?她说,那个妈妈好严肃哦,跟她在一起我有点紧张。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被平衡:知识、理论……和人的精神状态。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学派,重要的不是去学得越多越好,重要的是让这些知识和学派,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安心地面对一切。

当我们想用饮食来调理自己身体的时候,不能直接跑去买一大块羊肉回去炖汤喝,我们得先了解我们是什么体质的,最近在什么状态。比如我最近有点上火,晚上也睡不好觉,有点烦躁,那我就多吃点白菜和萝卜比较合适。

我们可以把知识、学说、各种专家的观点,也当作我们的日常食物,然后看我们当下的状态去合理运用,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完善自己,最好让自己的生活更简化一些,负担少一些,而不是让自己变成一个超级电脑,飞速运转,一切掌握,应有尽有。

我们如何跟孩子相处,也是这本书里很重要的一点。其实不光是跟孩子相处的问题,是我们家长如何跟周围的人相处?如何跟周围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世界相处。以及我们在相处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一个什么状态?感受到了什么?以什么心态和行为来回应?家长的这些内在的东西对孩子的健康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我那天去办台湾通行证,来接我的司机跟我聊天。他问,李大夫,小孩子的哮喘和咳嗽怎么办?我问多大的孩子。他说三岁,双胞胎。我问什么情况。他说了一通,定期发作啊,晚上加重啊,会咳嗽,会流汗啊,看中医也看西医,先是请医生按摩,后来妈妈又去学按摩,学营养学,总之很用心。这些看起来都是对的,营养补给也是对的。然后我接着问他,你们夫妻俩会不会经常抱抱他们?他回答,好像不多,没时间。

因为我跟他只是第二次见面,还不好说得太直。我接着说,我觉得您像是在部队里呆过的,属于那种非常坚强、刚毅的人。他说是。那我说,你最近跟孩子相处得怎么样?他说,我最近骂孩子骂得比较多,我觉得孩子很多事情都做不到位。我说,三岁哪有对和错。后面的谈话我就不说了。

这里面要讲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般都会注意营养要平衡,但一个生命能够健康成长,最基本的要素不只是营养啊,干净的空气、有能量的土地,健康的大树和花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于小孩子,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孩子,他个人意识还没有成型,他跟父母的关系,就像是一个主机带了两台电脑,父母和孩子的精神,其实是合一的状态。

还有就是父母的关注力。现在,很多忙碌的父母也能抽出时间跟孩子呆一会儿,但是他们的心不在孩子上,要看手机、看电脑,还有很多很多的事在脑子里转……有的父母他学过传统文化,想把心放孩子身上,但已经没有心力,因为平时忙碌的工作已经把他们给耗干了,回家的路上还堵了一个小时,白天又窝了一肚子的火,不光是对孩子没心力,对他的父母、妻子,还有自己,都没有心力了。

这个时候,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光——西方说灵魂的光,传统文化说的神光,已经黯淡了,这个内在的灵魂之光也就是一切,它既代表你的思维,也代表你的情感,也代表你的内心,也代表中医所说的经络气脉、奇经八脉和气血,其实它就是一样东西,没有这个东西,照在这个孩子身上,这个孩子的身心就很难正常地发展。

所以,这个部分非常重要。第一是爸爸妈妈要有这样一个精神力;第二是爸爸妈妈需要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其实这两个也是一个东西,只有有相对充足的精神力的人他才会有感受,只有有感受的人,以感受的模式在跟这个世界交流,他才可能有生命力。

我常说的一个比方,一件事情出现了,你马上能做出的一个反应和决定,往往是最佳方案。当精神力不够,就是电脑内存不够,程序混乱,很多垃圾邮件,电压也不稳定,这个事情过来了你马上处理不了,然后就等待老版本的程序慢慢运算,慢慢分析,这是第二等的答案,这就是思考。翻百科全书,上网搜索各家观点,这是第三等的答案。大家坐在一起脑力风暴,是第四等的答案。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就是在装程序,华德福也好,中医也好,不过就是一套程序,但比较好的教育,它能让我们能够慢慢学习自己编写自己最合适的程序。

人生就是在找答案,任何时候你都面临选择,吃豆腐还是吃肉,多喝一碗还是少喝一碗,在这类琐事上的思考方式,和你在决定到底是嫁给甲还是嫁给乙,是出国还是不出国,虽然有大事小事之分,但其实是一样的。

四种寻找答案的模式,决定了我们的生命力,是以何种水平在运转,也决定了我们的生命,是以何种方式跟外界交流。所以重点是我们发展到了什么层次,这个层次并不是我们最近开始流行的要修佛修道啊,练功打坐啊,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中医或者传统文化里面说的,先做个正常人、平常人。这是我从华德福里面引申出来的一点东西。

这本《儿童健康指南》好在哪里呢?西方人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又有非常系统的逻辑,对细节追根穷底,加上他们敏锐的感受和旺盛的生命力,使得他们可以以非常清晰,非常符合现代人类思维的语言和逻辑,把这些感受,全人类共同的东西呈现出来。

东方人可能会常常用我刚才的语言去描述,从感受方面去描述;但是西方人呢,有表述清晰的优势。所以,这本书后面的那部分,我觉得特别好。

关于这本书,我先讲这么多。

休息一下......


图片

最近几年的游学生活,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真正的学习就在平常的生活中。

图片

我们读到的每一本书,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走过的每一个地方,见过的每一个人,甚至每一次的争吵与澄清,尝过的每一个新菜,哪怕只是土豆的又一个做法,都是来扩展自己的未知象限,让我们比之前更圆满一点点,也让我们比之前更平静一点点。

图片

有篝火的厨房特别温暖,雅克爷爷正在打理我们的晚餐。

图片
他从墙壁的储藏洞穴里拿出半块大大的奶酪,放在篝火上烤。
 

图片

被火烤化的奶酪浓浆配上土豆,是瑞士高地人的特色主食。

雅克爷爷不停地烤,我们不停地吃。那天晚上,大家吃得实在是饱。

图片

吃停当后,雅克爷爷告诉我们,背对着篝火坐,那才叫舒服,然后他把这个宝座让给了我们几个好奇的大龄小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