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瑜伽】论瑜伽中的呼吸

 阿斯汤加Alan 2020-04-30

呼吸是指气体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它是动物维持生命体征的最基本的一项生命能力。我们可以几天不吃饭、不喝水,但是不可以不呼吸。

人的呼吸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呼吸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一个呼吸分为三个部分:呼气、屏息、吸气。

不仅我们的生命取决于呼吸,而且我们的活力也与呼吸习惯和规律直接相关,然而当我们的姿势不正确,含胸缩背时,我们的呼吸也变得短促而浅薄,瑜伽可能是唯一一种把呼吸作为练习中一个最基本组成部分的锻炼系统,有意识,有规律的呼吸不仅是身体姿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本身也是一种练习。呼吸是为了运动的顺畅而存在,它还能使大脑专注于当前的时刻。

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呼吸系统,在此就不详细的给大家介绍呼吸系统了,如果你还对呼吸系统不是太懂,那就去问问你的启蒙老师吧哈哈

梵文中“Pranayama”(音译:普拉纳阿雅玛。相当精准的梵文读音因为没有对应发音的汉字,只能如此啦)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瑜伽中的调息法。“Pram”的意思是“能量”或“生命之气”,而“yama”的意思是“延长”。因此,调息法的主要目的,正如这个词蕴涵的意思一样,就是通过延长呼吸和更深入.更充分地训练呼吸。让我们增加活力,改善生活质量,变得更加健康。

在瑜伽的理论中。呼吸不仅是一种身体行为。还是一个从宇宙中吸取活力或生命之气的过程。"Pram"是宇宙中所有生物的生命之气;它能渗透到人类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去。而且恢复和更新每个细胞的背后中坚力量,因此,一个人的健康和活力完全取决于注入到身体中生命之气的数量。

身体吸收生命之气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呼吸,所以更充分和更有效的呼吸能够增加体内的生命之气.滋养人体的组织,血脉和神经系统,并增加总体活力。

适当的呼吸和身体健康

有规律的深呼吸能使神经系统平静下来。身体和大脑都得到放松,这将帮助人们防止失眠症和低质量的睡眠。

呼吸能给大脑带来充分的氧气,使大脑更加清醒.同时它也给人体组织.血脉和神经系统带来充分氧气,使它们得到足够的养分,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免疫系统的机能,而深呼吸则能有效地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减轻这些疾病带来的痛苦。

1、深呼吸的吸气时,肺部得到扩充,横隔膜就会按摩腹部器官,这个动作能够帮助人体的消化。 

2、在呼气时,横隔膜又会轻轻地按摩心脏,横隔膜的大弧度的收缩运动会影响到淋巴系统内体液的流通,所以横隔膜活动得越剧烈,就越能够排除体内毒素,当深呼吸的重点在延长吸气时,能帮助缓解低血压症状,当深呼吸的重点在延长呼气时,能帮助缓解高血压症状。

呼吸和情绪

正确的呼吸与情绪和大脑状态有根本的联系,例如当我们受到惊吓时,会倒吸一口气并屏住呼吸,当我们感到疲劳和烦闷时,我们的呼吸会被拉得很长一一我们会打呵欠,如果我们感到生气或难过,呼吸就变得没有规律而且起伏很大,当我们感到紧张。担 心或焦虑时。呼吸就会变得很浅,并且非快即慢。

由于呼吸和情绪是相互依赖的因此如果我们能控制呼吸,就有可能减少情绪的波动、产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够选择均匀,平缓的深呼吸,你将很快发现在呼吸平缓、有规律的时候很难感到焦虑,当然,反而言之,当呼吸很急、很快、很不均匀时,你的情绪也很难平静下来。

正确的呼吸之道

在瑜伽中,(除非特别指定方式)所有的呼吸都是通过鼻子来进行的,鼻子里的鼻毛能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并使空气在进入肺之前变得更加温暖和湿润:如果空气通过嘴巴进入肺部,那么将把未经过滤的污染物直接带进肺里。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进行瑜伽练习我们的老师或者代课教练会跟你强调鼻吸鼻呼的原因。

在大多数瑜伽练习里。呼吸由一个健康的姿势开始,为了让横隔膜得到最大的锻炼,必须紧缩下腹部(让肚皮尽量贴近脊椎骨)让空气进入胸腔和上腹部,在肚脐和胸腔之间。当然如何你能做到完全式呼吸那是更好(初级瑜伽练习者是需要慢慢过渡的)

1、在吸气时扩充上腹部和胸腔让前后胸腔都充满空气。

2、在呼气时,放松胸腔和下腹部让废气流出去。运用腹部的肌肉帮助吐出废气.直到所有废气都吐出为止(腹部肌肉的收缩会导致横隔膜向上压迫。并压缩肺部,使肺部所有空气都被清除出去)。

正确的呼吸是瑜伽的精髓和生命,也请伽人们,在习练瑜伽的时候可以更多的去关注自己的呼吸。

-END-



你最想问小编什么问题?

欢迎在下方留言!

记得点赞哦

Namast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