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尔除开对巴洛克舞曲喜好外,还受近期的圆舞曲影响至深,曾于二首作品中将圆舞曲比拟为生命。 拉威尔 莫里斯·拉威尔(1875~1937),这位“印象派”的作曲家,早在1907年就考虑写一首华尔兹向约翰·施特劳斯表示敬意,1914年,他反复构思一首标题为“维也纳”的交响诗。1919年,一位很有影响的俄罗斯芭蕾剧院经理谢尔盖·加吉列夫表达了他希望第二年夏天在巴黎上演一部芭蕾舞作品的愿望,拉威尔对这个提议很兴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创作中。 穿过旋转的云层,可瞥见跳华尔兹的人们。云层渐渐散去: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大厅,人群在翩翩起舞。场面逐渐的被照亮。枝型吊灯散发出灿烂的光辉,令人想起一座1855年的皇家宫殿。 ——拉威尔在作品出版时写下的序言
《圆舞曲》选自1906年着手创作的交响诗《维也纳》,拉威尔最初构想:“这是首大华尔滋曲,藉以向伟大的约翰施特劳斯致敬。我对此曲生活乐趣(如此曲所表现)远比清教徒禁欲主义还看重。” 作品于当年12月底完成,但直到1920年3月交响乐队才将它搬上舞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也纳”这个名称已经不再合适,剧院经理认为副标题“交响诗”也不准确。所以新的标题“圆舞曲——为管弦乐的舞蹈诗”油然而生。加吉列夫最后并没有制作《圆舞曲》的舞剧——拉威尔可能将一个偶尔的兴趣误解为一个委托。 1920年12月12日,《圆舞曲》首演于巴黎。直到1928年11月20日才当作芭蕾舞剧音乐在巴黎歌剧院演出。 这首《圆舞曲》的结构分为两大乐段,每一段在朦胧的低声区含糊地翻腾开始,在朦胧中旋律和节奏逐渐地明朗,就像在战争的硝烟中冒出一些梦幻的、扭曲的华尔兹的景象。前一半,运用了典型的维也纳华尔兹的风格,把分散短小的华尔兹交织在一起,一个旋律紧跟着另一个旋律;后一半,把同样的主题在更加怪诞和不祥外表下灵活地再次运用。 玛莎·阿格里奇与内尔松·戈埃内尔的双钢琴演奏版本 (2011年瑞士维尔比耶音乐节庆典音乐会中的实况演出) 芭蕾舞-拉威尔圆舞曲La Valse (2013年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纪念阿什顿庆典演出)
* 更多唱片详情请点击公众号后台菜单【古典天碟】 * 投稿方式:请点击公众号后台菜单【点我】-【乐迷投稿】 高逼格的音乐享受 你值得拥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