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舞曲——舞蹈成诗

 阿里山图书馆 2018-04-10
“穿过旋转的云层,可瞥见跳华尔兹的人们。云层渐渐散去: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大厅,人群在翩翩起舞。场面逐渐的被照亮。枝型吊灯散发出灿烂的光辉……令人想起一座1855年的皇家宫殿。”

  

这是拉威尔在出版的《圆舞曲》乐谱前写下的描绘性的序言。
早在1907年,拉威尔就考虑写一首华尔兹向约翰·施特劳斯表示敬意,1914年,他反复构思一首标题为“维也纳”的交响诗。1919年,一位很有影响的俄罗斯芭蕾剧院经理谢尔盖·加吉列夫表达了他希望第二年夏天在巴黎上演一部芭蕾舞作品的愿望;拉威尔对这个提议很兴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创作中。

 

作品于12月底结束,直到1920年3月交响乐队才将它搬上舞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也纳”这个名称已经不再合适,剧院经理认为副标题“交响诗”也不再准确。所以新的标题“圆舞曲——为管弦乐的舞蹈诗”油然而生。加吉列夫最后并没有制作《圆舞曲》的舞剧——拉威尔可能将一个偶尔的兴趣误解为一个委托。作品于1920年12月12日在音乐会上首演,直到1928年11月20日才当作芭蕾舞剧音乐在巴黎歌剧院演出。

《圆舞曲》的结构分为两大乐段,每一段在朦胧的低声区含糊地翻腾开始,在朦胧中旋律和节奏逐渐地明朗,就像在战争的硝烟中冒出一些梦幻的、扭曲的华尔兹的景象。前一半,运用了典型的维也纳华尔兹的风格,把分散短小的华尔兹交织在一起,一个旋律紧跟着另一个旋律;后一半,把同样的主题在更加怪诞和不祥外表下灵活地再次运用。(作品的长度与施特劳斯的大多数华尔兹相似)

     

拉威尔用锐利的洞察、惊人的想象和有效的目标,模仿着华尔兹风格的各个方面:诱人的旋律、丰富的和声与织体、令人为之振奋的交叉的节奏和高雅的管弦乐配器。随着乐曲的进行,作曲家为我们展示出仿佛由哈哈镜夸张、扭曲的维也纳华尔兹,布满了不和谐音、支离破碎的和不稳定的华尔兹。从开始清晰可见的贵族化举止的圆舞曲,随着乐曲的发展显得越发的苍白、怪异和颓废。当乐曲进入尾声时,它变得喧嚣、暴力而疯狂,就像理查·施特劳斯歌剧中疯狂的埃莱克特拉的胜利舞蹈。整首作品积累起来的紧张突然在最后令人毛骨悚然的喧嚣中爆发。

 

拉威尔: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七岁开始学钢琴,十四岁入巴黎音乐院。早期印象派音乐热衷于明暗对比、光明与阴影中神秘的游戏,而自我陶醉在冗长的印象中;而拉威尔作为印象派音乐家则大大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他喜爱喷射出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人造烟火,喜爱富于诗意的洪亮的声响。他既是乐曲形式的大师,又赋予音乐丰富的色彩,另外他严守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戒律,而以独创的手法运用这些传统戒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作品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