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为大家介绍路易·帕罗和他的两个儿子凯文·帕罗和安德鲁·帕罗为我们带来的《圣诞祝福》这一本书。说到圣诞节,朋友们肯定会想到那位憨态可掬给大家带来礼物的圣诞老人,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来自于安德鲁·帕罗的文章《圣诞老人》。 虽然圣诞老人是一个虚构人物,并不在《圣经》记载的圣诞故事里,但他是美国传统文化的有趣组成部分,对其他很多国家而言也一样。有些父母甚至想方设法延长孩子们相信圣诞老人的时间。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爸爸比较实际,所以,我从没有真心相信过圣诞老人,但我记得,想到圣诞老人,的确让我感到兴奋,想像他带来礼物,期待那天的到来。 尽管如此,我们弟兄几个只按照节日的习惯把饼干和牛奶摆出来,给圣诞老人当平安夜的点心。那天晚上,爸爸妈妈会咬一口点心,喝一点牛奶,假装圣诞老人来过。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努力给他们制造同样的惊喜,这是圣诞老人的传统。我们也照例吃饼干,喝牛奶,让他们好奇。 礼物是怎样在平安夜和圣诞日期间神奇到来的呢?有时候想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说圆还挺困难的呢,尤其是我们在牙买加庆祝圣诞的时候。由于我的妻子温蒂是牙买加人,我们家每年都在热带海岛上过圣诞节。那里阳光充足,常年温暖,从来不下雪,也不冷。对圣诞老人而言,最糟糕的是那里的房子没有壁炉,也就是说没有烟囱。根据我们熟悉的传说,圣诞老人是从烟囱进入各家,把礼物送进来的。为了让孩子们相信,即使没有烟囱,圣诞老人也会来牙买加,我们解释说,圣诞老人手里有每家房门的备用钥匙。至于孩子们是否相信,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想他们的朋友肯定告诉过他们,圣诞老人根本不存在。然而,他们早晨醒来,发现礼物,看见饼干被吃掉,牛奶被喝光,你能看出他们渴望相信圣诞老人,而且心里很激动。 凭着红外套、白胡子、锥形帽和“呵呵呵”的大笑声,谁都不会认错他。他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人物。在商场里,孩子们坐在他的腿上跟他合影。我们给孩子讲他的故事。在平安夜,我们观看讲述他冒险经历的电影。 你也许想不到,圣诞老人的传说竟要追溯到好多个世纪以前,他的原型是一位名叫“圣尼古拉”的主教,来自现今的土耳其地区。这位生活在4世纪的土耳其米拉城主教,因为乐善好施、关爱孩子而家喻户晓。17岁时他决志做了修士,随后做了神甫,最后成为一名主教。据传说,父母去世后他把所有财产都分给了家乡的穷人。终其一生,这位慷慨的人总是拿出自己的所有来周济身边的人。 他的善良和无私使他成为楷模,为了纪念他,教会规定了一个宗教节日,叫“圣尼古拉节”,日期是12月6日。这是一个行善举赠礼物的日子。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国家庆祝这个节日。 在宗教改革之后,圣尼古拉在欧洲的追随着日见稀少,但在荷兰,他的故事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荷兰的儿童会把自己的木鞋留在壁炉边,而圣尼古拉会在好孩子的木鞋子里放进糖果作为奖励。到了17世纪,荷兰的殖民者把这种传统带到美洲,那的人给圣尼古拉起了个英文名叫Santa Claus,发音近似他的荷兰名字。于是,圣尼古拉在新大陆走红了。在20世纪中期的商业化推动下,圣尼古拉作为圣诞老人再一次传遍世界,形成我们今天圣诞老人的形象和故事。 主持人:程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