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鱼之王马尔克斯

 汐钰文艺范 2016-12-20

  如果说卡夫卡是一条锋利无匹、骤然出手的剑鱼,马尔克斯就是一条不时蹿出海面追风滑翔的飞鱼之王。在切入存在的锋利度上,马尔克斯未能超越卡夫卡。由他和同时代的一批拉美小说家共同发扬光大的魔幻现实主义,在熟读中国古典小说的我看来,也不足为奇——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笔记小说作家们就已经抵达了人鬼不分、亦真亦幻的境界。马尔克斯让我叹服的地方,在于他同时关注了生存和存在。拉美大地的劫难和人物内心的孤独合二为一;奇异的风俗融入了小说整体,没有成为可以单独抽离的部分。他所营造的小说氛围,有卡夫卡的沉沉阴郁,同时也有卡夫卡所没有的浪漫和神奇。假如有位诗人写出这样的作品:同时具有李白的浪漫飘逸和杜甫的沉郁顿挫,在中国读者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马尔克斯在小说中做到了这一点。也许这跟拉美人民忧郁而又浪漫的气质有关。而卡夫卡所隶属的德意志民族则偏于阴郁多思。从这里可以看出,任何杰出的作家都无法超越地缘文化的制约。所以制定全球化的文学统一衡量标准,是其志可嘉但又甚为可疑的行为。马尔克斯的高明之处,是在拜服卡夫卡的同时,并没有亦步亦趋,抹杀在个人气质和文化熏陶上跟老师的差异性成分。他恰恰是从差异性中开辟出了一个广阔天地。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东方大画家的肺腑之言。作为西方大小说家,马尔克斯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他总是津津乐道于对前辈作家诸如卡夫卡、海明威、胡安·鲁尔福的倾慕之情。但他并没有“死”在这些作家手里,而是自铸了一片伟岸奇丽的景观。我热爱马尔克斯的小说,但我认为他的这种自觉和自信才是我真正需要学习的地方。

  作为拉美大地上的另一座文学丰碑,博尔赫斯的成就是综合性的——随笔、文论、诗歌和小说,共同构筑了一个精微幽雅的文学小宇宙。我总觉得他跟周作人在气质上很接近:两人都是彻底的趣味主义者,都安于在典籍的森林中优游,并以此展开各自的写作。但博尔赫斯比周作人多了一种癖好:玄想,而小说无疑是玄想的最佳载体,所以他比周作人多了一重身份:小说家。在第一次阅读时,我就喜欢上了他那些优雅渊博的随笔和文论。

  我读经典

  西方现代小说之旅之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