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大师华罗庚

 茂林之家 2016-12-21

华罗庚于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苏金坛的一个商业小家庭。数学大师华罗庚

华罗庚一生对数学的热爱和造诣可谓超群绝伦,登峰造极。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人民科学家”。在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出的88位古今数学伟人中,华罗庚位列其中。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 “华氏不等式”、“华氏算子”、“华—王方法”(华罗庚与王元用代数数论方法研究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等。

华罗庚在生前发表专着与学术论文近300篇,解决了一些世界数学史上长期末能攻破的难题,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主要著作有:《堆垒素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高等数学引论》、《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从单位圆谈起》、《典型群》、《统筹方法平话》、《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 、《优选法》、《优选法平话》、《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等。

其中《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和改进了英国诗人托马斯哈代与英国数学家李特尔伍德的圆法研究、维诺格拉多夫的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

《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

《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在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优选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石油、冶金、煤炭、建材、纺织、粮食加工、机械、医疗卫生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70年代,优选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在优化设计、新产品试制、模型参数的识别、经济决策、经济发展规划优选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经验。

华罗庚只读完了初中。他的成长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读小学时,他得益于赵校长。赵校长见他数学天赋极好,于是把自己的数学资料全部借给了他,华罗庚如获至宝,日夜苦读苦练,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

15岁初中毕业,到上海进了一家职业学校,他还是因为交不起生活费而不得不退学回家。回家后帮助父亲在杂货店卖里卖东西,替父亲挑起了养家糊口的担子。

那时候他手中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还有一本不全的《微积分》。他开始了自学。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他以惊人的毅力和超群的天赋先后自修完了中学、大学的数学内容并对其知识进行了研究。

老师得知他自学成才的事情后,很受感动。

十九岁的时候(1929年),在老师王维克的帮助下被金坛中学聘为庶务员(勒杂工)。

1930年,年仅二十岁的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这篇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当他听说华罗庚只念过初中时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并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如龙入海,每天都遨游在数学的海洋里。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着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学习期间他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学成回国后的短短几年中,华罗庚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59年,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1963年,华罗庚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他为培养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从出题、监考、阅卷,都亲自参加,并多次到外地去推广这一活动。他还写了一系列数学通俗读物,在青少年中影响极大。他主张在科学研究中要培养学术气氛,开展学术讨论。他发起创建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也是我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1956年的一天,有一个叫陈景润的青年给华罗庚写信,提出他的堆垒素数论中第五章的方法可以用来改进第四章的某些结果,华罗庚大为赞赏。和当年的华罗庚一样,陈景润也仅仅只是一个厦门大学的图书管理员。华罗庚马上邀请陈景润参加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并让他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陈景润就这样来到北京,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10年后,陈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登上了数学王国的顶峰。每当回忆起这段历史,陈景润总会感激地说:“我是华先生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走后门’调来的年轻人!”不论陈景润走到哪里,都会特别自豪地和别人提起“我的老师华罗庚”。

1985年6月,华罗庚应日本亚洲协会的邀请访问日本。访问期间他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

华罗庚曾说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再没有比这更壮丽的谢幕方式来为这位世界数学大师的精彩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