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它在十二辟卦中属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一阳来复,象征阳气的初生,故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在中医养生学中,保护初生的阳气是养生的重要环节,因而冬至的养生保健异常重要,必须保护好初生的阳气,并使其逐渐壮大,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精神调养
冬至时节精神调摄仍以静养为主,保持心境清静,宁神定志,清心寡欲以顺养初生的阳气,保持良好的修养,做到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热爱生活,生活知足无嗜欲,精神畅达乐观,真正做到“恬淡虚无”。 起居调养 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冬至是一阳初生的重要时刻,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冬至时节睡好“子午觉”不但有助于一天之中阴阳之气的更替,更有助于一年之中阳气的生长,以期下一年的阳气充足,少生疾病。另外,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冬至到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民间有冬至过后开始“数九”的习俗,从冬至就开始“入九”了,此时天气较冷,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更应如此。 饮食调养 冬至时阳气初动,火力方微,此时天气进一步转冷,阳性闭藏,饮食调养宜减辛苦二味,以养肾气。可吃温润益肾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腰果、枸杞、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桑葚、黄精等。 木形人:冬虫夏草调养肝肾 饮食调养:多吃疏肝健脾、益气补肾的食物,枸杞子、冬虫夏草、牛肉、羊肉、酸枣仁、桑葚等都不错。 药膳可选择“熟地黄黄精陈皮粥”: 熟地黄30克、黄精30克、陈皮6克、粳米150克、冰糖适量。将熟地黄、黄精、陈皮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时,调入冰糖即成。 功效:补益肝肾、滋养精血。 金形人:沙参玉竹养阴益肺
饮食调养:多吃具有养阴益肺、补肝肾功效的食物,如沙参、玉竹、冬虫夏草、牛肉、猪肉、蜂蜜、枸杞子、百合、黑木耳、银耳、五味子等。 药膳可选择“百合黑芝麻粳米粥”: 百合30克、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白糖10克。将黑芝麻拣去杂质,淘洗干净、晒干,入锅炒香,压成碎末。百合、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熬煮至米烂粥稠,加入黑芝麻末,再煮沸,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养阴益肺、滋补肝肾。 火形人:酸枣仁、枸杞子益气养阴 饮食调养:多吃有益气养阴、补肝益肾功效的食物,如酸枣仁、枸杞子、麦冬、芝麻等。 药膳可选择“酸枣仁粥”: 酸枣仁30克、枸杞子15克、粳米150克、冰糖适量。将酸枣仁、枸杞子、粳米共同洗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至米烂粥稠,调入冰糖即成。 功效:补益肝肾、宁心安神。 水形人:猪肝糯米温肾养肝 饮食调养:多吃糯米、猪肝、猪腰、核桃、莲子、牛肉、肉苁蓉、茴香、骨碎补等有温肾养肝功效的食物。 药膳可选择“杜仲牛膝汤”: 牛膝10克、黑豆100克、杜仲20克、大枣6枚、鸡腿2~4只(约400克)、鸡翅膀2只(约200克)、生姜、葱、精盐、米酒各适量。将牛膝、杜仲洗净入锅,加适量清水煮成药汁,去渣留汁备用。鸡腿、鸡翅膀洗净,剁成块,和葱、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米酒,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煮,熬成澄清的浓汤,放入洗净的黑豆,待黑豆煮软有香气后,加入大枣及药汁,再熬煮片刻,调入盐后即成。 功效:补肝益肾、强腰壮膝。 土形人:羊肉腰果健脾温中 饮食调养:多吃羊肉、牛肉、腰果、芡实、山药、栗子、核桃、黑豆健脾温中功效的食物。 药膳可选择“大枣羊骨汤”: 羊胫骨1根、大枣20枚、姜、葱、精盐、味精各适量。将羊胫骨洗净、敲碎,与大枣、生姜、葱共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改慢火煮3~4小时,调入精盐、味精,再略煮即成。 功效:补肾壮阳、补脾益气。 运动调养 宜进行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但要做到劳而勿过,避免损伤阳气。而导引方面则可选择《遵生八笺》中的十一月中坐功,具体方法:每晚睡前,平坐,伸开两脚,双手握拳,按在双膝之上。向左右方向用力扭动身体,直到扭不动为止,反复做二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 本周推荐穴位:关元穴 关元穴: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冬至一阳来复,保护好初生的阳气,并使其逐渐壮大,就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此时按揉和震颤关元穴,通过调节内分泌,可以达到增强免疫、强身长寿的效果。 取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四指横放即为三寸)。 更多节气养生知识,可参阅专著《顺着节气养自己》(池晓玲 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