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问候

 霃楓 2016-12-21


2016年12月21日

农历十一月廿三 

星期三

冬至又稱冬節、大冬,是二十四節氣之壹,也是我國的壹個傳統節日,與春節、端午、中秋並列為四大節。


冬至壹般在農歷臘月二十二的前後,歷書上說:“寒氣已極,故曰冬至。”意思是“冬天到了極點”。這壹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冬至過後,氣候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因而民間有“冷在三九”之說。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壹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我國古代對冬至節很重視。


魏晉時,皇帝在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並有獻襪履之儀,表示迎福綿長。南北朝時,其禮更重,且有拜父母之禮。


到了唐宋時期,冬至成了祭天祭祖的日子,冬至已與過年並重了。孟元老在他的《東京夢華錄》中說:“……冬至,京師(汴梁)最重此節,雖至貧者,壹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壹如年節。”可見當時汴梁的百姓對於冬至的重視。


明清時仍繼承這壹風俗,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由於冬至節的禮儀類似過年,所以又稱“亞歲”,《清嘉錄》中甚至有了“冬至大如年”之說。


冬 至 大 過 年


據說公元前

我們祖先剛開始確定節氣時

冬至是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


後來它還逐漸演變成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

至今有不少地方在過“冬至節”

俗話說“冬至大過年”

可見這個節氣的分量之重


食 餃 暖 心


這樣的節日

當然少不了吃


大聲告訴我

冬至該吃啥


餃!子!





冬至吃餃子這習俗大家都知道

但是

“冬至為啥要吃餃子呢?”


說起來還有個傳說

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

他告老還鄉時

正值大雪紛飛,寒風刺骨

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

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

他心裏非常難過

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

用羊肉、辣椒和壹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

撈出來剁碎

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

再放下鍋裏煮熟

做成壹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

服食後

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來

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

是故形成“捏凍耳朵”的習俗

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

還紛紛傳說

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數 九 沖 寒


諺語雲:“冬至不過不寒”

從冬至日始

我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進入了數九寒天

 由於冬至是“壹九”的開始

還不是北半球壹年中最冷的時候

即便走完冬至的15天

也還沒有進入最寒冷的“三九、四九冰上走”時段

僅僅是即將邁入“三九”的門檻

而冬至後面的小寒、大寒節氣

才是我國大部分地區壹年中最寒冷的時段


飲食


冬至時節過後,天氣愈加寒冷,因此要註意防寒保暖,同時也是進補、養生的最佳時節,冬至進補需遵循以下三大原則哦~




一要有保溫功能:


即多吃能增加熱能供給,富含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類、蛋類、魚類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禦寒功能:


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其體內缺乏礦物質有關。因此,應註意補充礦物質。中國人壹般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證人體對鉀、鐵、鈉等礦物質的需求。




三要有防燥功能:


冬季氣候幹燥,人們常有鼻幹、舌燥、皮膚幹裂等癥狀,補充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十分必要。維生素b2多存於動物的肝、蛋、乳中;維生素c主要存在於新鮮蔬菜和水果中。






運動


首先,在鍛煉上,不適合劇烈運動,如運動過大,身體大汗淋漓,毛孔張開,陽氣易從皮膚外泄。人體的皮膚好比樹葉,夏季出汗降低體溫、幫助人體排毒,在冬天,則應該像松針壹樣收攏,利於閉藏。


其次冬季要多多曬太陽,尤其要多曬後背,背部是身體最重要的七條運輸和管理陽氣的經脈匯集處,經常背對日光而坐,讓太陽把脊背曬得微暖,體內陽氣充足,經脈通暢。以太極、八段錦為主要鍛煉方法。



起居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老年人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盡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情誌


冬至時節養心是關鍵,心態決定壹切,身心的放松也是健康的源泉。所以養心是養生之本,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


兒女要對老人噓寒問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養。健康的身體來源於精神的愉悅,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郁,即養生之本始於養心。




防护


冬至時節,人體的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當寒冷的氣溫作用於機體時,會使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流動不暢,甚至引起淤血阻滯,從而為心腦血管病的發作和加劇提供了條件。因此,在寒冬季節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




联系我们:

广告咨询:021-52302735-8042 陈小姐

投稿咨询:49203481@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