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研究 | 中国画中的“意境”

 青木森森 2016-12-21


  “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诗论、画论中屡见不鲜。“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他将诗中之“境”分为三类:“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可见,在这三种境界中,“物境”指自然山水的境界,“情境”是指人生经历的境界,“意境”是指内心意识的境界。

  晚唐诗僧皎然也讲过“境”。他在《诗式》中的“取境”一节里说:“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诗式》中的“辨体有一十九字”一节也讲“取境”:“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皎然还把“境”与“情”联系起来。他说“缘境不尽曰情”,“诗情缘境发”。对“境”作明确界定的是刘禹锡。他在《董氏武陵集记》中说:“境生于象外。”

  较早地在绘画领域中探求“境”的,是北宋的郭熙。他在《林泉高致》中说:“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至此,“境界”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才被正式引入绘画领域。

  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意境”。他说:“善师者师画工,不善师者抚缣素。拘法者守家数,不拘法者变门庭。……皆其澄清味象,各成一家,会境通神,合于天造。”又说:“布局观乎缣楮,命意寓于规程。……有结有散,应知境辟神开。”最后得出结论:“其天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于兹编可会通焉。”笪重光的最大贡献是对“意境”作了美学分类。他将“意境”分为“实境”“真境”“妙境”“神境”四种。“山下宛似经过,即为实境;林间如可步入,始足怡情。”由此可知,“实境”是指描绘逼真的境界,让人可游可居,心旷神怡。“真境现时,岂关多笔;眼光收处,不在全图。……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真境”即是化多为少,简练概括。“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此,“妙境”指的就是空白之美、虚空之美。“真境逼而神境现”,此谓“会境通神,合于天造”。笪重光在《画筌》中对空实、传神、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等都予以了精到、深刻和辩证的阐析。

  清代布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中云:“山水不出笔墨情景。情景者,境界也。古云:‘境能夺人。’又云:‘笔能夺境。’终不如笔境兼夺为上。”他又说:“境界因地成形,移步换影,千奇万状,难以备述。……盖因情景入妙,笔境兼夺,有感而通也。夫境界曲折,匠心可能,笔墨可取,然情景入妙,必俟天机所到,方能取之。”  

  清末民初鸿儒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里谈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认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唯有如此,才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还从其他角度对“境界”进行了划分,如“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外,他还从“境界有大小”“有造境”“有写境”等多个角度对“境界”进行了阐述和划分。至此,王国维成为“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境界是中国画的最高标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强,中国文化已逐步走向自信与自觉,以境界为核心审美范畴的中国画亦逐步走向世界,并不断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赞赏。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趋势。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