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金融:最严整治才刚刚开始,年初或决定生死

 用珠宝装饰自己 2016-12-21

兔子/文 吐金融

2016年下半年,监管层出台一系列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也因此被称为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原以为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排查、清理,诸多小平台退出、各平台成交额锐减、玩家迅速减少之后,年底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松一口气,然而并没有!

据央行网站报道,12月9日,人民银行等十七部门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交流了部分地区清理整顿工作推进情况和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清理整顿工作重点和要求。同时,有消息称,《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已于月初正式定稿,今年年底前有望正式下发。显然,互联网金融新一轮整顿即将到来,而在央行等17部门的联手下,这一轮整顿将更加残酷。

众矢之的:P2P网贷从年初开始,互联网金融行业整治风暴不断,以网贷尤甚,小型平台逐渐退出市场,大型平台则转型升级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暂行办法》以及《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正式落地对于不合规的平台发展存在着不小的影响,截至2016年11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3345家,占总数的7成左右。然而,网贷的曲终人散并不代表这一行业的失败,相反正是因为网贷要对经济有一定正向影响才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底,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为31847.67亿元。其中,2016年11月网贷行业成交量更是来到了2197.34亿元,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单月成交量突破2000亿元大关。

除了成交量实现突破以外,网贷行业的收益率也在一轮轮的整顿中,逐渐趋向理性,符合市场规律。今年11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来到9.61%,同比下降了2.64%,且受资产端竞争加剧,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这一收益率基本趋于平稳。更为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网贷认识的不断提升以及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跑路、受骗等现象直线下降。兔子认为,网贷正经历从杂牌军向正规军转变的过程,退出、整合、转型升级将成为行业常态。实力较弱及投机者将彻底告别历史舞台,经营较为困难的中小平台也将被迫退出,实力较强的平台将通过监管得到认可,而随着政策红利逐渐耗尽部分上市搅局者也迅速退出。因此,网贷行业进行大浪淘沙之后,将形成信用极高的少数企业领军,其他企业跟随的局势。

罚单元年:第三方支付躺枪2016年网贷并不孤单,第三方支付可谓生死一线。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开出26张罚单。同时央行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资料显示,2015年3月广物电子商务公司获得支付牌照至今,央行尚未新增一张支付牌照,但目前在排队申请的企业仍有80多家。央行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做好对现有机构的规范引导和风险化解工作,防范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为底线。触碰底线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甚至被央行注销《支付许可证》,多涉及存在大量挪用客户备付金、伪造财务账册和业务报表等严重违规行为等行为。

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体现在罚单上,包括通联支付、银联商务、易宝支付等都因为违反相应规定收到了千万罚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被央行开过罚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有18家。千万罚单中,依法没收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违法所得303.38万元,处以罚款1110.13万元,对其总公司及四家分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依法没收银联商务有限公司违法所得613.43万元,处以罚款2653.70万元,对其总公司及五家分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对易宝支付,没收其违法所得约1059.2万元,并处以违法所得4倍的罚款约4236.9万元。4236.9万元也再次刷新了央行开出的支付行业最大罚单纪录,也是目前纪录的保持者。

对于诸多互联网企业而言,第三方支付是整体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移动支付和跨境支付,而随着牌照停发,市场中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并购,尤其是相对小的企业的收购,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

兔子认为,如果说2016年是互金监管元年,那么2017年将成为互金“正规化”元年,而这一年将成为格局形成的一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戏码将反复上演。

吐金融 ∣有态度的金融观察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