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迄今最美的叶芝诗集,在炉火边品读怦然心动的美好

 冬冬亲 2016-12-21

(爱尔兰诗人叶芝  阿诺德·根瑟摄,1915)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当你老了 李健 - 我是歌手第三季 第8期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

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栅边,你弯下了腰,

低语着,带着浅浅的伤感,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叶芝《洒掉的奶》


人生如树,枝叶虽多

但根茎却只有一条

在他青年时代里

那些为梦想而说谎的日子

如今,终已萎缩成真理






青年时代的刺伤成诗


威廉·巴特勒·叶芝,每个文艺爱好者都绕不过去的名字。这位盎格鲁–爱尔兰诗人和幻想家,以字里行间惊人的想象与浪漫气质闻名于世,他的笔下,“神秘的幻想世界与理想化的爱尔兰交织在了一起”。






青年时代,是一个无法绕过,却又过度热烈,过度真诚,过度伤感……因为总是需要过度一点,才能把余额留给自己的余生。


从理想中的《当你老了》,到梦破碎后的《墓志铭》,叶芝的诗歌影响了无数普通人,也在许多文学艺术家的创作里打下了烙印。


所以,1923年,凭借“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整个民族的精神、永远富有灵感的诗”,叶芝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


乔伊斯称他“超现实主义诗人无人能望其项背”,艾略特亦称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奥登在写给叶芝的挽歌中感慨,“疯狂的爱尔兰将你刺伤成诗”,而自己“成为了他的崇拜者”。



叶芝墓园


当艺术被诗歌点燃


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叶芝。


一个的普通读者,是不大会去读一本叶芝研究的专著的。但是他的诗又确实可以隔着时空与语言的障碍,让人得到心灵的烛照。


所以其实并不需要从全部的叶芝里去理解叶芝,我们只需用我们的经验去读他诗,如此而已。他的诗就像是一个虫洞,通过它抵达了另一个时空,但我们一定是也有过那个时空的记忆,因为那些“青年时代说谎的日子”,终是在我们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却又不可或缺的烙印。




那属于叶芝的青年时代



在所有爱叶芝的人中,有三十三位世界艺术家和作家,将他们心头激荡的叶芝诗歌,注入了笔下炙热的绘画作品,把他们对叶芝的爱,传达给所有被叶芝打动过的人们。




马丁·盖尔画作《在那些柳园的下边》


比如这首《在那些柳园的下边》——


在那些柳园的下边,爱人和我曾会面,

用一双雪白的小脚,她走过那些柳园。

她教我把恋爱看轻易,一如枝头生叶,

可是我年少又无知,不同意她的见解。


在河边一片野地里,爱人和我曾驻足;

在我斜倚的肩头上,她搭着雪白小手。

她教我把生活看轻易,一如堰上长草,

可是我年少又无知,如今满眼泪滔滔。



著名画家马尔·盖尔将诗中的人变为画中的人,诗中的情,仿佛我们在哪见过,仿佛那一刻,也曾怦然心动过。“可是我年少又无知”,时光却已不再。



秋野畅子画作《拐走的孩子》


人类的孩子啊,走!

跟一个精灵,手拉手,

到那水上和荒野里,

因为人世溢满你不懂的哭泣。


——节选自叶芝《拐走的孩子》


秋野畅子笔下的《被拐走的孩子》,将大自然和其中的神奇童话世界描写得美轮美奂。她希望孩子可以远离世界的纷扰,得到属于他们的童真与快乐。




麦克尔·坎宁画作 《尘世的玫瑰》


谁曾梦见美像梦一般飘逝?

为了这红唇——满含哀怨的骄傲,

哀怨没有新的奇迹会来到——

特洛伊在一场冲天的葬火中消逝,

乌什纳的孩子死掉


——节选自叶芝《尘世的玫瑰》


这首萦绕在无数人心头的《尘世的玫瑰》,被画家麦克尔·坎宁赋予了如梦幻般的褪色玫瑰的影像。 



迄今为止最美的叶芝诗选


这些饱含深情的创作,正像是叶芝诗歌在多年之后的回声,它们被诗歌的灵魂点燃,形成了这部独特的艺术图书《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







对所有热爱诗与美的人们来说,这本书都是最值得期待的版本。从来没有一本叶芝诗选,像它这样珍惜印刷的价值。它像一座回荡着叶芝诗歌的美术馆,在这里,你可以读到叶芝诗作中最能激发艺术灵感的三十首作品,涵盖了叶芝对爱情、生命、政治和信仰的理解。 






它第一次把绘画艺术和诗歌精神结合得如此紧密,精心地将诗歌设计成小插页,镶嵌在每幅画作间,你在翻阅叶芝诗歌的同时,艺术家为它诠释的绘画就会映入眼帘。为了实现这种独特的图文间叠的效果,每本书都进行了复杂的纯手工插页。






全书中叶芝诗歌都为中英双语,印刷完全还原了三十三幅高清版画的视觉效果,并匠心独运地用丝网印刷的工艺,在丝带书签上印上了叶芝的诗句。






伟大诗歌与艺术的相遇,注定会产生最美的图书。外封的设计灵感来自活页夹,并特别选用自然机理的日本特种纸,书名的烫金在不同光线下会显示出不同变化。它是给那些用耳朵和心灵去聆听叶芝的人的最好礼物。





不仅如此,这本美书的诞生,还在于出版人的执着。他们第一次把绘画艺术和诗歌精神紧密结合,创造了出版界的“纸间艺术”——


《寂然的狂喜》——之纸间艺术欣赏↓↓↓





寂然后,狂喜

美,值得所有人拥有

用耳朵和心灵去聆听

那远方微小却激荡的回声

“斯威夫特无处不在”

却要从“青年时代说谎”的日子说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