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只涉及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
我们在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经常会看到C大调、a小调之类的名词,这些词又代表什么意思呢?今天就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来聊一聊。
先不管前面的C,a代表什么(后面会说到),单就大调和小调而言,他们把整个音乐体系分成了两个世界。这种二分法的方式,最早起源于巴洛克音乐时期,大约相当于我们的明末清初,到今天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o(╯□╰)o
1. “感性”认识大调和小调
音乐是用来听的,因此我们先抛开各种乐理知识,单纯从音乐欣赏的角度,来说说大调和小调给人的感觉。
大部分人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都是更喜欢听小调的,因为它更好听。为什么好听呢?因为小调更复杂,情感也更丰富。如果是在音乐学院里学习和声的话,就会发现,小调和声比大调和声要复杂的多。
小调给人的感觉更加的温馨和细腻,或者还带有一点点的哀伤。听起来仿佛一个人在低声诉说,给人一种很私密的感觉。
相比之下,大调给人的感觉则更加的平坦和宽阔,情感表达更为明亮。听起来仿佛一个人在对大众进行宣讲,一切都是暴露在阳光之下的感觉。
下面,我们来听一段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的第四乐章。这一乐章由小步舞曲 I 和 II 两段组成,其中第一段是小调,第二段是大调,我们来听听看,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时间都不长,大家可以静心感受一下。
1. 小调:(时长:1分49秒)
2. 大调:(时长:2分21秒)
听完之后是不是觉得小调更好听一些呢?当然,这些也都因人而异,主观色彩更重一些,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个笼统的概念。而这种“小调在前大调在后”的安排,也是作曲家惯用的一种方式,给人一种风雨之后见彩虹的感觉。
不同情绪的表达,也是需要和不同的调式相结合。比如,如果我们把国歌改成小调,感情就完全不对了,下面这段可以来感受一下。我第一次听这段的时候,总是有种鬼子进村的感觉...(今天就是单纯的讨论音乐,不接受上纲上线...囧)。
最后,再来看一个由 Bill Belongia 制作的动画短片,大调和小调的情绪色彩会更加的一目了然,可以注意听一下歌词的引导内容。
到此为止,如果你已经能感受到大调和小调的不同,下面的内容就可以不看了 ^_^
2. “理性”学习大调和小调
前面说的是感性认识,我们发现大调和小调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可这是为什么呢?音乐学家正是根据人们听觉感受的不同,总结出了一整套关于调式的乐理知识。
下面的这个视频可以帮助大家搞懂,究竟什么是大调和小调,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音乐的本质。
这里我再补充两张关于C大调和c小调的图给大家,或许看起来更为直观一些。
有没有发现,C 大调和 c 小调的区别,就是 C 大调的音全部是在钢琴的白键上,而 c 小调因为降低了第3,第 6 和第 7 个音,所以跑到了黑键上。
C大调音阶 c大调音阶
那是不是只要音阶全部落在白键上,就是大调音阶呢?答案是否定的。举个栗子的话,就回到我们开篇提到的 a 小调,a 小调的全部音阶就都是落在钢琴白键上的。
那么 C 大调和 a 小调里面,C和 a 究竟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其实 C 和 a 代表的是主音。所谓主音,指的是调式里第一个音,也就是“Do”所在的位置。
所以 C 大调是一个从 C 音开始的大调,组成音依次为 C、D、E、F、G、A、B。而 a 小调是一个从 a 音开始的小调,组成音依次为 A、B、C、D、E、F、G。
其实,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区别的根本,是他们的音阶结构。大调音阶的组成音之间的关系,就如视频里面讲到的,遵循 “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关系。也就是说,不管以哪个音开始,只要每个组成音之间的关系符合这个排列,你听起来都是Do Re Mi Fa Sol La Si 的感觉。以什么音开始便叫做什么大调。
小调音阶的组成音之间的关系是 “全半全全半全全”。和大调一个意思,不管以哪个音开始,只要每个音之间是这样的关系,那么组成的音阶便是小调音阶。这部分内容,我们今后还会展开解释,看不懂的可以先忽略哈。
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而实践中,小调也可以欢快,大调也可以悲伤。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菊花台》都被认为是伤感的音乐,可他们却都是大调的。
实际上,大调和小调只是音乐的基本材料,具体音乐的色彩还取决于作曲家如何搭配。就如同画家一样,不同颜色的组合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也无需被这样的措辞所限制,真正享受音乐就好了 ^_
|
|